-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102.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识别弃渣体地表形态,基于探地雷达可判别弃渣内部物质组成及空间异质性,采用高密度电法快速勾画弃渣内部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根据识别的弃渣体地表形态、内外部物质组成、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精准指导弃渣场暗管、盲沟布设,高效排除渣体内部水分,保证弃渣场稳定;按照“植被优选→表面减蚀→内部增强→坡脚加固”的综合生态修复思路构建完善的弃渣场生态修复体系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方法解决了工程弃渣物质组成复杂识别困难,无法探测弃渣体内部含水率和可视化表达渗流场分布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弃渣场覆土难、植被生长不良、边坡失稳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07994.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无人机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程堆弃体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定项目区内(含堆弃体)的视电阻率,结合前期对项目区内堆弃体情况以及边缘土质情况进行查勘,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进行解释,进而可以准确分析出堆弃体下垫面高程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及控制点位布设可准确获取堆弃体表面高程,然后利用GIS计算堆弃体上下高程差即可计算出堆弃体量,本发明可以避免因为堆弃体堆弃时限较长无法区分下垫面的难题,也解决了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及单独使用无人机航拍无法精确计算堆弃体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3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7994.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无人机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程堆弃体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定项目区内(含堆弃体)的视电阻率,结合前期对项目区内堆弃体情况以及边缘土质情况进行查勘,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进行解释,进而可以准确分析出堆弃体下垫面高程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及控制点位布设可准确获取堆弃体表面高程,然后利用GIS计算堆弃体上下高程差即可计算出堆弃体量,本发明可以避免因为堆弃体堆弃时限较长无法区分下垫面的难题,也解决了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及单独使用无人机航拍无法精确计算堆弃体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936006.9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考虑土壤厚度分布和基岩渗透差异性的径流收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土槽、土槽隔板、径流收集槽、底板、土槽底座,土槽隔板将土槽分为两个小土槽,分别为透水小土槽和不透水小土槽;径流收集槽用于收集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底板分为透水支撑板和不透水支撑板,分别位于两个小土槽内以实现不同基岩渗透性设计,支撑板下设有可调整放置方向的支撑架,可实现土槽内不同的土壤厚度分布设计;土槽底座位于土槽下方,用于支撑土槽,并可使土槽移动和进行不同坡度调整。本发明可利用连续人工降雨试验实现对不同土壤厚度分布、不同基岩渗透性条件下的径流过程收集,更准确地模拟和分析典型山区坡面不同下垫面形态条件下的连续降雨径流产流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575562.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临时苫盖和拦挡措施的室内土壤侵蚀试验槽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槽主体、顶推装置、苫盖调节装置、轻质拦挡板、底座及苫盖材料;试验方法包括选用质地不同的土壤、根据液压装置调节不同试验槽坡度、根据苫盖卷轴选择不同苫盖材料、根据传动装置调节不同苫盖覆盖率、根据活动的轻质拦挡板可进行裸土、独立临时苫盖、独立拦挡、拦挡及不同苫盖覆盖率配置模式条件下的土壤侵蚀试验;能够精准铺设不同覆盖度的苫盖措施;传动装置中的苫盖卷轴根据试验需要可拆卸并更换苫盖材料;实现不同临时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下的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试验;可得到不同坡度、不同土壤、不同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下的土壤侵蚀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01987.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边坡生态混凝土防护用施工设备,属于混凝土反坡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定位吊装机构、攀升转移机构和物料喷射机构,定位吊装机构设置在边坡顶端,且定位吊装机构与攀升转移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攀升转移机构沿边坡倾斜方向运动,所述物料喷射机构设置在攀升转移机构顶端并用于向待处理架柱喷射混凝土浆液。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反坡结构的加强与防护,进而有效维持反坡结构的支撑力,降低崩塌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26147.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底泥就地处理的植生型快速固化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将池塘水抽干或排干,清理平整池塘边坡;将钢丝网沿着池塘边坡进行布设,将铆钉打入池塘边坡土体内;将水泥、海藻多糖、硫酸亚铁和植物纤维撒入池塘底部,进行就地搅拌;将搅拌好的池塘底泥植生型快速固化材料挖至铺设好的池塘边坡防护装置上,就地应用,形成边坡底泥固化材料;运用插孔装置在抹平好的边坡底泥固化材料上形成植生孔;在植生孔内填满营养土;选择沉水型植物和陆域植物,在营养土内播撒草种或移植植物,在底泥固化材料边坡上播撒草种;对池塘边坡进行洒水养护。本发明使得池塘底泥既得到了就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又能够使得池塘边坡具有一定强度和植物生长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78900.2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T7/62 , G06T7/00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景检测基准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应用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精准有效识别出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通过与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已录入上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核对,可以确定该生产建设项目是否违规未批先建和扰动超出防治责任范围,从而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的全覆盖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74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194872.0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无人机和探地雷达的工程堆弃体量测量方法,通过率定探地雷达在堆弃体中的传播速率,可以准确测定堆弃体下表面高程,通过无人机航拍及控制点位布设准确获取堆弃体上表面高程,利用GIS计算堆弃体上下表面高程差即可计算出堆弃体量。该方法可以避免因为堆弃体堆弃时限较长无法区分下垫面的难题,也解决了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及单独使用无人机航拍无法精确计算堆弃体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5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078900.2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T7/62 ,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景检测基准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应用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精准有效识别出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通过与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已录入上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核对,可以确定该生产建设项目是否违规未批先建和扰动超出防治责任范围,从而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的全覆盖监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