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着生藻类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1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6191.4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着生藻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渠道边坡上设置三角体网箱,网箱各面用网片包裹起来,底部紧贴渠壁,网片网目为5cm;在上述网箱中投放三角鲂,三角鲂的投放规格为400~1000g/尾;投放密度为0.25~1尾/m2;三角鲂在网箱中生活至少4个月时间后将其捞出,同时放入一批新的上述规格的三角鲂继续进行着生藻类控制;对渠道边坡上的着生藻类生物量,以及鱼类的生物学参数进行测定,用来定量评估三角鲂的控藻效果;本发明依据生物操纵原理,结合原位网箱装置,利用三角鲂食性可塑性强的特点,限制其在网箱中转化利用渠壁的着生藻类,以达到降低输水渠道着生藻类生物量的目的。

    一种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着生藻类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1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786191.4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着生藻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渠道边坡上设置三角体网箱,网箱各面用网片包裹起来,底部紧贴渠壁,网片网目为5cm;在上述网箱中投放三角鲂,三角鲂的投放规格为400~1000g/尾;投放密度为0.25~1尾/m2;三角鲂在网箱中生活至少4个月时间后将其捞出,同时放入一批新的上述规格的三角鲂继续进行着生藻类控制;对渠道边坡上的着生藻类生物量,以及鱼类的生物学参数进行测定,用来定量评估三角鲂的控藻效果;本发明依据生物操纵原理,结合原位网箱装置,利用三角鲂食性可塑性强的特点,限制其在网箱中转化利用渠壁的着生藻类,以达到降低输水渠道着生藻类生物量的目的。

    一种浮游藻类自动进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831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62874.1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游藻类自动进样器,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和PC上位机软件;控制装置分别与PC上位机软件和执行装置电性连接;执行装置包括蠕动泵,取样机构,清洗杯,导轨滑块,水平运动模块和竖直运动模块;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架,取样针模块和装夹于取样针模块上的取样针;本发明以蠕动泵进行连续液流取样的方式使取样操作简化,优化了时间和空间成本;盛样容器放置于系统壳体内部,使样品免受外界污染,提高观测准确率;通过多通路同时采样,节约采样时间,并实现多组样品得自由选择观测;通过取样架的晃动避免藻类沉淀聚集,避免了观测精度受影响及可能形成的管路堵塞问题。

    一种浮游藻类自动进样器

    公开(公告)号:CN212622652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2200911.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游藻类自动进样器,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和PC上位机软件;控制装置分别与PC上位机软件和执行装置电性连接;执行装置包括蠕动泵,取样机构,清洗杯,导轨滑块,水平运动模块和竖直运动模块;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架,取样针模块和装夹于取样针模块上的取样针;本实用新型以蠕动泵进行连续液流取样的方式使取样操作简化,优化了时间和空间成本;盛样容器放置于系统壳体内部,使样品免受外界污染,提高观测准确率;通过多通路同时采样节约采样时间,并实现多组样品的自由选择观测;通过取样架的晃动避免藻类凝聚成团,避免了观测精度受影响及可能形成的管路堵塞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