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879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18255.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理化性质和分子模拟的前体碱激发反应活性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不同碱激发前体材料的理化性质;获取各前体材料在对应的理化性质下的分子动力学参数;通过传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取各前体材料的强度活性指数;将理化性质和分子动力学参数按照对前体材料强度活性指数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行排序,剔除非显著性参数,保留显著影响参数;基于各前体材料的显著影响参数和强度活性指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以显著影响参数为变量的前体碱激发反应活性指数的预估模型。本发明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实现了对前体材料碱激发反应活性的快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91311.5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30/25 , G06N5/01 , G06N2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渗透速率双层PA路面结构优化为三层结构的方法,属于双层PA路面结构优化领域,包括将双层PA路面压缩,确定加入面层的摊铺厚度和位置;构建基于XGBoost算法的多因素渗透速率预测模型;将渗透速率预测模型中因变量变为空隙率得到空隙率预测模型,基于优化前后渗透速率相等原则计算既定渗透速率下三层PA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空隙率;确定中面层和下面层的层间乳化沥青用量;考虑乳化沥青对下面层渗透速率的影响,确定下面层的空隙率,得到最终的三层PA路面的厚度和材料组成。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等渗透速率双层PA路面结构优化为三层结构的方法,减少了结构冗余空隙率的浪费,有效增加了连通空隙率,空隙率下降,提升了路面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9689.9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E01C3/00 , E01C3/04 , E01C3/06 , C12N1/20 , C12R1/19 , C12R1/44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的榫卯装配式梯度净水储水路基及其施工方法,其路基结构包括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基、渗流沟、防渗夹层、排水管、边坡填土、锚杆;本发明所用的材料为建筑垃圾处理后的再生骨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量,缓解固体废弃物处理难题,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编织带、石笼可实现路基装配式快速施工,适用于生态敏感地区灾害抢险亟需的应急保通工程;预制石笼设置榫卯结构并通过榫卯+插接方式进行装配,可以有效提升路基初始承载力;本发明通过微生物矿化等方法对再生骨料裂缝进行修复,对其结构进行自行加强,随时间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而提升其强度,提高路基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4322.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响应等效的路面结构层等效模量确定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路面结构层粒料类材料及路基土结构层对应的关键响应指标,作为等效计算依据;按照实际路面结构创建轴对称的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考虑材料非线性特征的结构层关键响应Responsei,作为等效线弹性模量迭代计算目标值;基于当量应力状态的方法计算粒料类及路基土结构层初始迭代模量,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各迭代步下的关键响应根据计算获得的与Responsei确定下一次迭代模量,满足收敛条件时,获得的模量值即非线性结构层的等效线弹性模量。本发明科学合理,准确性高,为直接进行沥青路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255.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理化性质和分子模拟的前体碱激发反应活性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不同碱激发前体材料的理化性质;获取各前体材料在对应的理化性质下的分子动力学参数;通过传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取各前体材料的强度活性指数;将理化性质和分子动力学参数按照对前体材料强度活性指数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行排序,剔除非显著性参数,保留显著影响参数;基于各前体材料的显著影响参数和强度活性指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以显著影响参数为变量的前体碱激发反应活性指数的预估模型。本发明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实现了对前体材料碱激发反应活性的快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6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782424.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路面结构服役性能的公路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标准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与路基永久变形关联的路面结构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指标;步骤S2、根据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指标建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步骤S3、确定基于路面结构长期服役性能的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标准;所述步骤S2包括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以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公路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指标与标准难以匹配实际情况、缺乏考虑路基永久变形与路面结构服役性能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的变异性、无法有效避免路面结构早期破坏和目标使用年限内路面结构易疲劳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2424.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路面结构服役性能的公路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标准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与路基永久变形关联的路面结构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指标;步骤S2、根据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指标建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步骤S3、确定基于路面结构长期服役性能的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标准;所述步骤S2包括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以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层底拉应力预估公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公路路基永久变形控制指标与标准难以匹配实际情况、缺乏考虑路基永久变形与路面结构服役性能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的变异性、无法有效避免路面结构早期破坏和目标使用年限内路面结构易疲劳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26534.1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 G01R27/26 , G01N15/020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常数确定粗颗粒土基质吸力的方法,具体为:确定土体饱和介电常数εs;建立基质吸力介电常数特征曲线模型,通过三个点对基质吸力介电常数特征曲线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一个点为基质吸力最大值处,第二个点为土体饱和介电常数εs处,第三个点为基质吸力与介电常数实测点;以实测基质吸力与拟合基质吸力差值最小为目标,确定五个拟合参数值得到基质吸力介电常数特征曲线。本发明确定方法的精度高,模型中参数物理意义明确,适用范围广,测试过程快速、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0922830.2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链式锚索框架梁加固土质边坡动力模型装置及试验方法,剪切模型箱置于土工离心机的离心机挂篮上,数据采集通道增加装置上设有多个数据线接口,每个数据线接口通过屏蔽线与对应的应变型数据采集通道连接,每个数据线接口分别通过多个转换频道连接对应的屏蔽线接口,每个转换频道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电台控制,所有屏蔽线接口通过屏蔽线与对应的应变传感器连接;路堑边坡模型的坡面设置有铰链式锚索框架梁,横梁和纵梁之间通过铰接构件连接,锚索固定梁内撑于剪切模型箱内,所有铰接构件均通过预应力锚索与锚索固定梁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铰链式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柔性支护、预应力施加,克服数据采集通道数量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4817.X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被动一体防护的全预制框架梁及其施工、修复方法,所述全预制框架梁包括多个框架梁横梁和纵梁,相邻的两个纵梁铰接,相邻的两个横梁铰接;横梁和纵梁均包括一个碶孔预制梁和两个L型预制梁;两个L型预制梁对应位于所述碶孔预制梁两侧并与碶孔预制梁转动连接,可以跟随土体进行细微转动,对边坡进行适应性防护。相邻的两个纵梁以及相邻的两个横梁通过对应的L型预制梁的第二铰接头匹配铰接,第二铰接头上设置有螺纹钢杆,相铰接的两个第二铰接头上的螺纹钢杆通过外附预应力钢索连接为一体,对边坡土体产生一个主动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