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挡AMT变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8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60261.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挡AMT变速器,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一轴上空套安装有分速齿轮组和传动齿轮组,分速齿轮组和传动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前副箱同步器,一轴通过轴承连接二轴,二轴上空套安装有一挡齿轮组、爬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一挡齿轮组与传动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二挡滑套,爬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倒爬挡滑套,二轴与副箱主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副箱主轴上空套安装有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与驱动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副箱同步器。在挡位数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一排主箱齿轮,减小轴向尺寸;将前副箱气缸、电磁阀组和气路均集成在前端盖上,电控气动选换挡执行机构和离合器执行机构,提高了集成度和一体性。

    一种变速箱挂挡限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85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65759.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挂挡限位机构,包括导块,挂挡拨头和互锁板;所述导块穿设在拨叉轴上,所述挂挡拨头,所述挂挡拨头设置在导块之间,所述互锁板与挂挡拨头连接。所述互锁板的底部设置有互锁块,所述互锁板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设置在互锁块之间;导块向后移动挂档,当挂档行程结束,挂档到位时,导块的L型凸台与相邻导块接触,如受力继续向前,则将推动导块向后移动;当导块向后移动吃掉间隙后,其上半部分将与互锁块上边接触,此时由于互锁块本身特点,只能左右平动,前后方向已刚性限死,所以借助互锁块的限位,进而实现了导块的挂挡到位刚性限位。

    一种九挡AMT变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2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4358.2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九挡AMT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主箱传动机构及副箱传动机构;主箱传动机构及副箱传动机构均采用双中间轴结构,主箱传动机构的挡位排布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7/3挡、6/2挡、5/1挡、8/4挡、爬坡挡及倒挡;副箱传动机构用于高低挡切换;操纵执行机构总成设置在离合器壳体的顶部,用于实现主箱传动机构及副箱传动机构的选换挡操作;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及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将操纵执行机构总成设置在离合器壳体的顶部,避免操纵系统的内部器件外露,有效提高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并能最大程度降低变速器总成的高度;自重量较小,满足车辆本身自重轻及载货重的设计要求。

    一种变速箱挂挡限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85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165759.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挂挡限位机构,包括导块,挂挡拨头和互锁板;所述导块穿设在拨叉轴上,所述挂挡拨头,所述挂挡拨头设置在导块之间,所述互锁板与挂挡拨头连接。所述互锁板的底部设置有互锁块,所述互锁板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设置在互锁块之间;导块向后移动挂档,当挂档行程结束,挂档到位时,导块的L型凸台与相邻导块接触,如受力继续向前,则将推动导块向后移动;当导块向后移动吃掉间隙后,其上半部分将与互锁块上边接触,此时由于互锁块本身特点,只能左右平动,前后方向已刚性限死,所以借助互锁块的限位,进而实现了导块的挂挡到位刚性限位。

    一种一体式AMT后盖壳体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55223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0345264.5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AMT后盖壳体,将后盖和轴承盖铸造为一体,从结构上彻底消除了后盖漏油风险,极大的增加了后盖气密可靠性;取消了传统后盖总成的固定螺栓、密封衬垫,降低了零件成本;不用加工传统后盖总成的密封面,降低了加工成本;取消了传统后盖总成的后轴承盖、螺栓孔等,降低了整个后盖总成相关零件的废品率,也降低了装配风险。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体式后盖无需考虑后盖轴承孔和轴承盖轴承孔之间的对中,降低了加工要求和装配要求。

    一种变速器后盖润滑结构、变速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655234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1318222.9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后盖润滑结构、变速器及车辆,润滑结构包括轴承润滑单元,所述轴承润滑单元包括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上开设有润滑油道,润滑油道的中部连通接油槽,接油槽与润滑油道垂直设置,接油槽的一端与挡板相接触,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一封堵件安装孔并安装有一封堵件,所述润滑油道的端部设置有另一封堵件安装孔并安装有另一封堵件。在变速器正常工作时,齿轮持续转动,被齿轮搅动飞溅的油液被挡板隔档之后流入集油槽中,然后油液通过润滑油道直接流入轴承孔中,确保对于轴承的良好润滑,在变速器后盖上设置被动式润滑结构,可以使得油液全部直接进入副箱轴承润滑孔,能够有效润滑副箱轴承,防止副箱温度过高造成烧箱的问题。

    一种集成油道的自卸车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566543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1989299.9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油道的自卸车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变速器壳体进油油道、离合器壳体油道、变速器主箱内置油管以及副箱内置油管;变速器壳体进油油道预铸于变速器的壳层中;离合器壳体油道预铸于离合器的壳层中;变速器主箱内置油管以及副箱内置油管上均设有润滑小孔;变速器主箱内置油管上的润滑小孔靠近变速器主箱高位中间轴设置;副箱内置油管上的润滑小孔靠近副箱主轴以及副箱高位中间轴设置;变速器壳体进油油道的自由端位于变速器内部油液中;离合器壳体上设有油泵。该系统油道和壳体集成式设计,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油道内置可避免外置导致的腐蚀老化,接头松动等漏油风险,有效改善自卸车变速器的润滑情况。

    一种变速器后盖通气结构、变速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655218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1318752.3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后盖通气结构、变速器及车辆,通气结构包括通气结构壳体,通气结构壳体设置在后盖壳体上,后盖壳体内侧设置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与后盖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通气结构壳体与后盖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通过后壁面出口相连通,通气结构壳体的上部开设出气通道,端部开设封堵件安装孔,封堵件安装孔上安装封堵件,出气通道端部开设有通气塞接口,通气塞接口上安装通气塞。在变速器后盖壳体上设置通气结构壳体,在工作过程中,副箱中的高温气体通过第一空腔后,经过后壁面出口进入第二空腔中,最后通过通气塞排出,能够有效的防止副箱温度过高导致的烧箱问题,提高了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种改善轴承润滑的二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95158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230192.5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轴承润滑的二轴结构,包括由二轴、前端回油槽、后端上部回油平面和后端下部回油平面,见在二轴前端平面处设置一个回油槽,二轴后端轴径处在上下两处对称设置两个回油平面,其中上部回油平面沿着与油孔垂直的方向设置,在变速器总成中,二轴前端通过二轴前推力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与一轴进行配合。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二轴前后轴承处的润滑效果,提高了变速箱传动效率及可靠性,延长了关键部件以及整箱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售后市场反馈的轴承烧蚀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