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离合器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80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65964.3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散热结构,包括用以相向组装成离合器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离合器端盖;所述离合器端盖安装有多个用以驱动自所述第一壳体进入的空气向所述第二壳体流出的叶片;所述叶片的进风侧设有用以避免空气紊流的挡板。该离合器散热结构通过在离合器壳体内设置叶片和挡板,利用叶片实现空气从离合器壳体一端向另一端的流动,并利用挡板约束离合器壳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而形成与离合器壳体充分接触且具有稳定流向的空气流动路径,提高与离合器壳体接触的空气的流量,提高冷却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散热结构的车辆。

    曲轴箱盖、总成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0863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94406.7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盖、总成及发动机,曲轴箱盖上设有冷却泵安装位,冷却泵安装位包括泵轴安装座和叶轮安装位,泵轴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曲轴箱盖上并设置有用于支撑安装冷却泵轴的泵轴安装孔;本发明曲轴箱盖设有冷却泵安装位,使用时将冷却泵结构安装于曲轴箱盖,改变现有技术将较多部件安装于曲轴箱箱体的结构,从而优化曲轴箱的整体结构,尽量减少曲轴箱箱体的零部件数量,降低设计、制造及装配工艺的复杂度,从而降低生产和装配成本,并可规避曲轴箱体上设置较多部件而重复设置的安装座等,满足现有发动机轻量化及节能降耗的需要。

    自润滑水泵座、冷却泵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34644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784753.6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水泵座、冷却泵及发动机,自润滑水泵座包括水泵座体,所述水泵座体上设有用于与水泵轴直接转动配合的装配孔,所述水泵座体外设置有外集油槽,所述水泵座体上开设有与装配孔内壁连通的进油口,所述外集油槽用于搜集飞溅的润滑液并将润滑液经进油口引流至装配孔内,其中冷却泵安装有自润滑水泵座,发动机安装有冷却泵;本发明中外集油槽可收集飞溅的润滑液或者发动机箱内壁滴落的润滑液,使得润滑液通过进油口流动至装配孔内壁处,可对水泵轴与装配孔内壁直接形成润滑,提高水泵轴的润滑效果,降低摩擦损失及噪音,提升发动机功率;而且可有效减少冷却泵零部件数量,简化冷却泵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柴油机配气凸轮轴的减压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8803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035629.0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配气凸轮轴的减压机构,凸轮轴的正时齿轮与排气凸轮相邻的轴向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拨动离心块和一个配重离心块,拨动离心块和配重离心块的铰接支点分别偏于正时齿轮圆心,拨动离心块、配重离心块均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铰接支点位于两个自由端之间,配重离心块的第二自由端与拨动离心块的第二自由端相向卡接配合形成联动,拨动离心块的第一自由端与减压块的拨杆部卡接,回位拉簧位于配重离心块和拨动离心的第一自由端之间,分别在靠近铰接支点处将配重离心块和拨动离心块连接。它既能在起动柴油机时对汽缸内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减小阻力,又能使减压块在正时齿轮还处于低速旋转过程就撤消减压,以保证充足的进气量实现做功。

    柴油机配气凸轮轴的减压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8803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5629.0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配气凸轮轴的减压机构,凸轮轴的正时齿轮与排气凸轮相邻的轴向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拨动离心块和一个配重离心块,拨动离心块和配重离心块的铰接支点分别偏于正时齿轮圆心,拨动离心块、配重离心块均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铰接支点位于两个自由端之间,配重离心块的第二自由端与拨动离心块的第二自由端相向卡接配合形成联动,拨动离心块的第一自由端与减压块的拨杆部卡接,回位拉簧位于配重离心块和拨动离心的第一自由端之间,分别在靠近铰接支点处将配重离心块和拨动离心块连接。它既能在起动柴油机时对汽缸内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减小阻力,又能使减压块在正时齿轮还处于低速旋转过程就撤消减压,以保证充足的进气量实现做功。

    通用汽油发动机的化油器阻风门自动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4946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104438.3

    申请日:2009-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汽油发动机的化油器阻风门自动控制机构,在通用汽油发动机的风扇导风罩上可转动的连接一用于带动阻风门打开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的一端为叶片,另一端为控制臂,叶片与控制臂之间为旋转中心轴套,轴套间隙配合在风扇导风罩侧壁上设有的轴上,叶片伸入风扇导风罩内位于风道中,阻风门的轴的一端设有曲柄,曲柄与控制臂之间连接第一拉杆,阻风门的轴上活套一限位装置,在消声器上安装一热敏机构,限位装置与热敏机构之间连接第二拉杆,阻风门的轴上套有使阻风门呈常关闭状态的复位扭簧。它使阻风门能够在热机状态下保持开启状态,在冷机状态时自动关闭,解决了通用汽油发动机在冷、热机状态下均能正常顺利启动的问题。

    一种车辆及离合器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80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1065964.3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散热结构,包括用以相向组装成离合器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离合器端盖;所述离合器端盖安装有多个用以驱动自所述第一壳体进入的空气向所述第二壳体流出的叶片;所述叶片的进风侧设有用以避免空气紊流的挡板。该离合器散热结构通过在离合器壳体内设置叶片和挡板,利用叶片实现空气从离合器壳体一端向另一端的流动,并利用挡板约束离合器壳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而形成与离合器壳体充分接触且具有稳定流向的空气流动路径,提高与离合器壳体接触的空气的流量,提高冷却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散热结构的车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