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10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02602.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蚜CCAP基因,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还公开了该基因的扩增方法,采用巢式PCR,引物为CCAP-1-F/CCAP-1-R和CCAP-2-F/CCAP-2-R;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配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0所示;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受体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还公开了其扩增方法,采用引物对CCAP-R-1-F/CCAP-R-1-R、CCAP-R-2-F/CCAP-R-2-R;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基因及其配体、受体在制备蚜属昆虫杀虫剂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38594.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粉虱Gawky基因及其在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烟粉虱Gawky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RNA干扰的方式,干扰烟粉虱Gawky基因,可以使烟粉虱的死亡率增加。本发明利用dsGawky对烟粉虱的致死效应达到害虫防治目的。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70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73252.3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90 , G06T5/00 , G06T5/30 , G06Q50/02 , A01N65/22 , A01N65/38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农作物半翅目害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治农作物半翅目害虫的方法,所示防治农作物半翅目害虫的方法包括:进行农作物半翅目害虫灾害等级区域划分;进行抗半翅目害虫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进行农作物半翅目害虫的防治。不受图像复杂背景与前景间颜色差异的影响,能保留前景图像的边缘信息和纹理细节信息,应用到提醒单一的幼虫图像分割中,对于田间自然情况下不同色型、不同龄期且姿态多变的半翅目成虫具有较强的分割效果。同时本发明将荆芥和烟草共同提取物或将荆芥提取物和烟草提取物混合,杀虫活性成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很好的杀灭半翅目害虫,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838594.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粉虱Gawky基因及其在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烟粉虱Gawky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RNA干扰的方式,干扰烟粉虱Gawky基因,可以使烟粉虱的死亡率增加。本发明利用dsGawky对烟粉虱的致死效应达到害虫防治目的。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3159.3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西花蓟马幼虫角质层蛋白1基因的dsRN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dsRNA的制备方法如下:S1:提取西花蓟马总RNA,将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胶回收扩增产物;S2:引物设计,以胶回收产物为模板扩增合成dsRNA的目的片段,并PCR产物纯化;S3:纯化产物合成dsRNA。本发明提供的dsRNA通过浸泡西花蓟马0h卵能够破坏西花蓟马胚胎的发育,并且显著降低西花蓟马卵的孵化率;本发明提供的dsRNA通过饲喂西花蓟马成虫,能够显著抑制西花蓟马雌成虫的产卵量,并且对后代胚胎的发育造成干扰,导致后代无法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为RNAi技术在防治西花蓟马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03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402602.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蚜CCAP基因,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还公开了该基因的扩增方法,采用巢式PCR,引物为CCAP‑1‑F/CCAP‑1‑R和CCAP‑2‑F/CCAP‑2‑R;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配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0所示;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受体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还公开了其扩增方法,采用引物对CCAP‑R‑1‑F/CCAP‑R‑1‑R、CCAP‑R‑2‑F/CCAP‑R‑2‑R;还公开了豌豆蚜CCAP基因及其配体、受体在制备蚜属昆虫杀虫剂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33209.6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脂肪含量的昆虫DNA活体提取方法,包括步骤:S1、取昆虫,在显微镜下,用消毒后的注射针向其背部注入生理盐水;S2、当昆虫有体液渗出后,收集体液;S3、将收集到的体液加入DNA提取液中,混匀,然后进行热处理,即提取到DNA。本发明针对高脂肪含量的昆虫难以活体成功提取到用于分子分析的DNA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DNA提取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昆虫活体提取DNA后仍然能够正常存活,可用于后续对应的深入研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昆虫活体DNA提取方法的成功率低、昆虫致死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5826.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20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二星瓢虫人工大规模繁育方法,涉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S1:使用蜂蜜水加烯虫脂溶液蘸取脱脂棉花饲养鳞翅目昆虫甜菜夜蛾成虫至产卵,成虫产卵后孵化出甜菜夜蛾幼虫,幼虫采用人工饲料进行饲养;S2:以甜菜夜蛾低龄幼虫饲喂十二星瓢虫幼虫获得十二星瓢虫成虫,以及用甜菜夜蛾幼虫饲喂十二星瓢虫成虫,十二星瓢虫成虫产卵后孵化出十二星瓢虫幼虫;S3:在23‑27℃、相对湿度为60‑80%的条件下,用甜菜夜蛾低龄幼虫饲养十二星瓢虫成虫,待成虫产卵;S4:使用白色卫生纸诱十二星瓢虫卵,待虫卵孵化后,将其放在23‑27℃、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用甜菜夜蛾的低龄幼虫饲养十二星瓢虫幼虫。该方法更加省时省力,更加简便易行进行大规模繁育。
-
公开(公告)号:CN119452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09210.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A01G13/00 , A01G22/60 , A01G22/05 , A01K67/31 , A01K67/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温室蓟马的载体植物系统,所述载体植物系统包括载体植物、替代植物和有益生物;所述载体植物为观赏辣椒,替代食物为观赏辣椒的花粉,有益生物为捕食螨。在观赏辣椒开花期接种捕食螨后将其悬固于温室目标作物上,可在温室蓟马发生前期有效控害,减少释放的捕食螨因食物不足致死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目标作物上的蓟马到载体植物上,便于天敌搜寻捕食,降低蓟马危害。系统的延长了释放捕食螨的作用时间,有利于捕食螨建立种群,能够在危害前期有效控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温室蓟马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80961.6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IPC: G01N33/5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雾化RNAi的装置以及方法,包括昆虫放置箱以及药液雾化器,所述昆虫放置箱为矩形结构的箱体,所述昆虫放置箱安装于药液雾化器上,药液雾化器一侧设有电源插头所述药液雾化器内设有雾化释放机构与昆虫放置箱内连通,所述昆虫放置箱与药液雾化器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昆虫雾化RNAi的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采用雾化释放dsRNA的方式,雾化RNAi对昆虫影响更小,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大范围的对多只昆虫施药,施药均匀,可以对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和调控,根据上述装置进行雾化施药的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对虫体伤害小,同时实验效率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