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内支撑单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483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95302.7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轮胎内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支撑体上设有与第一接头配合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撑体轴向方向凸起的球型或多面体型的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凸起部相应的凹槽。由于使用“骨关节”的仿生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爆胎时对于支撑体的冲击;第一轴向侧面倾角的设计,可以使结合面紧密贴合,同时更易于安装拆卸;第一周向侧面的曲面设计,可以使结合面紧密贴合;限位件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爆胎时轮胎脱圈;第一支撑体“工”字型设计,可以有效增加轮胎内支撑单元的承压能力;圆形通孔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使爆胎时冲击力均匀离散传递。

    免充气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5725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1135891.1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支撑体及与所述支撑体相互配合的轮辋,所述支撑体内侧设有若干枞树型的榫头,所述榫头上设有沿所述支撑体周向方向凸起的齿件,所述轮辋上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配合以使所述轮辋与所述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周向上相互固定的榫槽,所述榫槽上设有可以所述齿相互配合的齿槽以限制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轮辋在所述支撑体周向方向上的相互移动。采用枞树型榫头和榫槽的配合以及对齿的角度及尺寸的设计,可以使支撑体和轮辋紧密配合,有效防止过早热变形脱落,防止轮辋“啃伤”支撑体,固定件的设置可以防止所述支撑体和轮辋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从而满足分体式免充气轮胎高速运转时各方面的要求。

    轮胎内支撑体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46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89441.1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轮胎内支撑体,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互固定。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牢固,采用了楔形块进行紧固,更易于防止连接松动,在楔形块固定后采用螺栓进行二次紧固,确保了牢固的连接,相应端面和配合面的配合,以及弧形凸起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保证了内支撑体的长久耐用。

    免充气轮胎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57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35891.1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支撑体及与所述支撑体相互配合的轮辋,所述支撑体内侧设有若干枞树型的榫头,所述榫头上设有沿所述支撑体周向方向凸起的齿件,所述轮辋上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配合以使所述轮辋与所述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周向上相互固定的榫槽,所述榫槽上设有可以所述齿相互配合的齿槽以限制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轮辋在所述支撑体周向方向上的相互移动。采用枞树型榫头和榫槽的配合以及对齿的角度及尺寸的设计,可以使支撑体和轮辋紧密配合,有效防止过早热变形脱落,防止轮辋“啃伤”支撑体,固定件的设置可以防止所述支撑体和轮辋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从而满足分体式免充气轮胎高速运转时各方面的要求。

    免充气轮胎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94648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537062.1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承压环和第二承压环,所述第一承压环和第二承压环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在径向上支撑所述第一承压环和第二承压环的、弹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中心部,与所述中心部和第一承压环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与所述中心部和第二承压环连接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在径向上关于中心部轴对称的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在径向上关于中心部轴对称的第三辐条和第四辐条。支撑件可以提高支撑体的自恢复和缓冲变形的能力,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形状和高度的优选可以提高支撑件的抗变形能力,连接部保证各个支撑件载荷的均匀传递,轮辋和挡板可以提高轮胎的转向力和侧偏性能。

    轮胎内支撑体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98012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333603.7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内支撑体,包括内支撑件、外支撑件,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的承压件,以及凸设于所述承压件轴向侧面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内支撑件在所述承压件的径向上间隔设置。限位件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爆胎时轮胎脱圈;“工”字型设计,可以有效增加轮胎内支撑体的承压能力;圆形通孔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使爆胎时冲击力均匀离散传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轮胎内支撑单元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2041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325886.0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内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支撑体上设有与第一接头配合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撑体轴向方向凸起的球型或多面体型的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凸起部相应的凹槽。由于使用“骨关节”的仿生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爆胎时对于支撑体的冲击;第一轴向侧面倾角的设计,可以使结合面紧密贴合,同时更易于安装拆卸;第一周向侧面的曲面设计,可以使结合面紧密贴合;限位件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爆胎时轮胎脱圈;第一支撑体“工”字型设计,可以有效增加轮胎内支撑单元的承压能力;圆形通孔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使爆胎时冲击力均匀离散传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轮胎内支撑体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90218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20165285.8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内支撑体,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互固定。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牢固,采用了楔形块进行紧固,更易于防止连接松动,在楔形块固定后采用螺栓进行二次紧固,确保了牢固的连接,相应端面和配合面的配合,以及弧形凸起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保证了内支撑体的长久耐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