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03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010442741.0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将基板作为承载器件的光学平台,其上表面设置垫片,其中,垫片上设置有走线,将激光芯片固定在垫片上、并且与走线电连接。另外,垫片与电路板电连接连接,这样,便可以将来自电路板的电信号传输至激光芯片,激光芯片发出光光信号经过聚焦透镜耦合进光纤适配器,进而可以实现光模块的光发射功能;同时,设置光纤适配器的入光面为倾斜的面,光纤的中轴线与聚焦透镜的光轴具有夹角,进而使经过聚焦透镜耦合至光纤的光束的光轴平行或接近平行于光纤的轴线方向,实现激光芯片输出的信号光高效率耦合进光纤中。

    一种光模块
    2.
    发明公开
    一种光模块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31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94321.2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其激光盒包括顶部开口、盒体底面及多个侧壁;侧壁上分别开设侧壁出光开口、侧壁插入口及侧壁电连接口;侧壁出光开口与侧壁电连接口位于不同的侧壁;第一盖板槽,与侧壁插入口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与侧壁插入口连通;第一盖板,从侧壁插入口插入第一盖板槽,位于侧壁出光开口上方,封堵顶部开口;第二光窗,封堵侧壁出光开口;分别与盒体侧壁连接的、且相互分离的内墙层及限位板,内墙层与限位板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盖板槽;内墙层延伸至盒体底面,限位板位于第一盖板下方;第二盖板,插入第二盖板槽,将第一盖板与盒体底面隔开。

    一种光模块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16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242136.3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光收发次模块、光复用器、光解复用器与第一、第二光纤适配器,光收发次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光发射组件与光接收组件,光发射组件置于第一壳体内,光接收组件置于插入第一壳体的电路板上,光接收组件的接收光路高于光发射组件的发射光路;第二壳体的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底板及凹陷于第一安装底板的第二安装底板;光复用器设置于第一安装底板上,与发射光路对应;光解复用器设置于第二安装底板上,与接收光路对应;第一、第二光纤适配器均插入第二壳体内。本申请将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光复用器、光解复用器集成于第一、第二与第三壳体形成的容纳腔体内,提高了光收发次模块的集成度。

    一种光模块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0059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988545.3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及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光发射次模块包括由光发射壳体与光发射盖板形成的光发射腔体,光发射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光复用器、透镜组件、支撑平台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支撑平台上设置有透镜固定件与多个平台,多个光复用器固定于平台上,透镜组件固定于透镜固定件上,多个光复用器射出的多路复合光束经由透镜组件的反射、折射后复用为一路信号光,信号光经第一光纤适配器发射出去。本申请通过支撑平台来固定多个光复用器与透镜组件,并可控制透镜组件的入射光角度,保证了光复用器与透镜组件的无源耦合,极大地降低了光路耦合难度,实现了单光纤中多个波长信号光的同时传输。

    一种光模块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44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8564.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支撑座;光发射次模块,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产生信号光;光接收次模块,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光模块外部的信号光;第一光纤适配器,通过第一光纤光连接光发射次模块;第二光纤适配器,通过第二光纤光连接光接收次模块;光发射次模块包括:激光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产生不携带信号的光;硅光芯片,设置在支撑座上,与电路板电连接,入光口朝向激光组件,接收不携带信号的光;汇聚透镜,设置在支撑座上且位于激光组件和硅光芯片之间,用于将不携带信号的光汇聚传输至入光口。以便于提供一种新型封装的光发射次模块。

    一种光模块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0060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990182.7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光发射次模块包括由光发射壳体与光发射盖板形成的光发射腔体,光发射腔体内设置有激光器组件组、激光驱动器、斜照式光探测器与陶瓷转接块,激光驱动器驱动激光器组件组发射多路光束,斜照式光探测器设置在激光驱动器上,以监控激光器组件组的发射光功率;陶瓷转接块的一端插入光发射腔体内,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激光驱动器设置于陶瓷转接块上,激光器组件组、激光驱动器与斜照式光探测器通过打线与陶瓷转接块连接。本申请采用高度尺寸较低的斜照式光探测器,将斜照式光探测器设置在激光驱动器上,节省了光发射腔体的空间,实现了光模块的小型化封装。

    一种光模块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6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239420.5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包括:下壳体,与上壳体结合形成包裹腔体;包裹腔体中包括底座;电路板,部分区域设置在底座表面,部分区域设置在底座之外;光发射组件,设置在底座表面;光接收组件,设置在电路板表面;第一盖板,盖合在底座上;光复用器,设置在第一盖板的内壁上,能够将来自光发射组件的光合束;光解复用器,设置在第一盖板的内壁上,能够将光分束后射向光接收组件;第一光纤适配器,设置在第一盖板上,能够将来自光复用器的光传出;第二光纤适配器,设置在第一盖板上,能够向光解复用器传入光。本申请可以将第一盖板及底座分别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第一盖板或底座上实现装配的操作空间变大,第一盖板与底座之间的盖合也较为方便。

    一种光模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0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89983.1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光接收次模块,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光转换为电流信号;光接收次模块包括:光接收腔体,用于承载设置器件;所述光接收腔体包括底板和围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围绕所述底板的侧壁形成腔体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透镜安装柱和解波分复用组件安装柱,所述透镜安装柱用于设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解波分复用组件安装柱用于设置第一DeMUX和第二DeMUX。实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一DeMUX和第二DeMU的无源耦合安装,进而在提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一DeMUX和第二DeMU安装效率的同时保证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一DeMUX和第二DeMU的安装精度。

    一种光模块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0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88545.3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及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光发射次模块包括由光发射壳体与光发射盖板形成的光发射腔体,光发射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光复用器、透镜组件、支撑平台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支撑平台上设置有透镜固定件与多个平台,多个光复用器固定于平台上,透镜组件固定于透镜固定件上,多个光复用器射出的多路复合光束经由透镜组件的反射、折射后复用为一路信号光,信号光经第一光纤适配器发射出去。本申请通过支撑平台来固定多个光复用器与透镜组件,并可控制透镜组件的入射光角度,保证了光复用器与透镜组件的无源耦合,极大地降低了光路耦合难度,实现了单光纤中多个波长信号光的同时传输。

    一种光模块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51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89316.4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盖合形成包裹腔体。电路板,设置于包裹腔体内。光源,设置于包裹腔体内,用于发出不带信号的光。光源包括:本体,为中空结构,与电路板电连接;本体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本体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盖板,与第一开口盖合匹配。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开口盖合匹配。本体的上底面用于承载激光芯片、准直透镜和隔离器;本体的下底面用于承载会聚透镜。通过上下底面双侧开口的设置,方便光源内光电器件的安装,有利于提高安装精度。同时,激光芯片靠近上壳体连接,上壳体与光模块主要散热结构连接,有助于提高光模块在高温下的光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