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902200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968455.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半导体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亚硅硅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硅密闭在线筛分装置,属于硅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筛分装置包括一级筛分装置和二级筛分装置,一级筛分装置包括下料横管(1),下料横管(1)包括前端进料口(11)和后端出料口(12),下料横管(1)上设有一级筛分进气管(13),所述下料横管(1)垂直向下开有多个小孔(14),所述小孔(14)的下方对应设有晶种收集腔(3);所述二级筛分装置包括连通在所述晶种收集腔(3)下方的筛分箱(2),所述筛分箱(2)的前端设有二级筛分进气管(21),所述筛分箱(2)的底部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多块筛分挡板(22)。本实用新型将颗粒硅进行逐次密闭在线分离,实现颗粒硅产品与不同粒度晶种的分离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72419.9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亚硅硅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尾气吸收单元、过滤分离单元、混合单元、第二尾气吸收单元、离心脱析单元、气体分离单元,所述第一尾气吸收单元与所述过滤分离单元、第二尾气吸收单元连接,所述过滤分离单元还与所述混合单元连接,第二尾气吸收单元与混合单元、离心脱析单元连接,所述离心脱析单元还与所述混合单元和/或第一尾气吸收单元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对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无毒华净化处理,并能够将生成的物料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创造额外经济价值,且该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进而实现了系统内部水消耗的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372419.9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亚硅硅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尾气吸收单元、过滤分离单元、混合单元、第二尾气吸收单元、离心脱析单元、气体分离单元,所述第一尾气吸收单元与所述过滤分离单元、第二尾气吸收单元连接,所述过滤分离单元还与所述混合单元连接,第二尾气吸收单元与混合单元、离心脱析单元连接,所述离心脱析单元还与所述混合单元和/或第一尾气吸收单元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多晶硅尾气处理回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对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无毒华净化处理,并能够将生成的物料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创造额外经济价值,且该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进而实现了系统内部水消耗的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123342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169760.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亚硅硅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组,包括冷冻机,所述冷冻机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顶部设置有冷凝压力表,所述冷凝压力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通过排气管线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右侧通过排气管线连接有排气组分检测仪,所述冷凝器的右侧设置有不凝气汽液分离罐,所述不凝气汽液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不凝气汽液分离罐通过管道连接有汽液分离罐。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通过设置冷凝压力表和排气组分检测仪等装置,可以对制冷机组内的不凝气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2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6559.X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亚硅硅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1B33/035 , C01B3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晶体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状多晶硅和颗粒多晶硅的联合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棒状多晶硅和颗粒多晶硅的联合生产方法,采用包括三氯氢硅的原料制备棒状多晶硅,将制备棒状多晶硅的尾气中产生含有的二氯二氢硅作为颗粒硅制备步骤的原料,同时,所述颗粒多晶硅制备步骤所得的尾气中包含有用于制备所述棒状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相较于传统的单独棒状多晶硅或颗粒多晶硅生产工艺,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联合生产棒状多晶硅和颗粒多晶硅,具有工艺流程短、工艺共容、产业化成本低的优势。本发明产生的两种多晶硅产品具有强烈互补性,可以提升晶体生长环节的生产效率。本发明所述方法是一种绿色节能的多晶硅生产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