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9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292.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氨燃烧系统及绿氨燃烧方法,属于氨气燃烧领域,绿氨燃烧系统包括氨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混合室、燃烧室、氨分解器、第一尾气输送管及第一尾气处理器;其中,混合室的内腔与氨气输送管的出口、空气输送管的出口及氨分解器的出口连通,氨分解器的入口还与氨气输送管的出口连通;燃烧室通过第一尾气输送管与第一尾气处理器连通。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绿氨燃烧系统及绿氨燃烧方法,氨气与空气、分解产生的氢气进入混合室混合均匀,在燃烧室中进行燃烧反应,从而为发动机提供动力。燃烧室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94133.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IPC: F17C1/12 , C23C4/06 , C23C24/04 , B22F1/07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38/10 , B05D7/24 , B05D5/00 , B05D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氢储存容器及绿氢储存容器的制造方法,属于氢气储存领域。绿氢储存容器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层设置有惰性气体吸附涂层,所述惰性气体吸附涂层是由惰性气体吸附材料制成,所述惰性气体吸附材料以铁为主体,包含钾、镁、钙、钴、氧化铝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惰性气体吸附涂层的表面设置有惰性气体分子层。处于化学吸附状态的惰性气体分子层对接近惰性气体吸附层的氢气分子形成分子层面的阻挡效应,进而限制氢气分子透过吸附涂层而进入内壳体的基体,进而避免廉价铁基材料在储存高压氢气时发生氢脆问题,从而实现高压气态绿氢的大规模、低成本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9006.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氢冶金装置及方法,涉及钢铁制造的技术领域。氨氢冶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料阶段:向高炉内部通入过量氨气,从高炉加料口处加入矿石和熔剂;氨裂解阶段:使过量氨气经过催化裂解区,催化裂解生成氢气;还原阶段:氢气对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氢还原,以生成金属单质;同时,未经过催化裂解的氨气与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氨还原,以生成金属单质;收集阶段:收集生成的金属单质。通入过量氨气的操作以及催化裂解阶段的设置,能够令氢还原和氨还原同时进行,使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更完全,提高生成金属单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形成增强相,无需另外进行单独的渗氮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05542.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亚洲硅业半导体有限公司 , 青海亚洲硅业硅材料有限公司
IPC: C25B11/052 , C25B11/031 , C25B9/19 , C25B1/04 , B05B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催化电极、电催化电极制备方法及电解水制氢装置,属于氢气电解技术领域。电催化电极包括电极基体,电极基体的表面喷涂有催化剂涂层,电极基体是由Fe、Ni、Al、Cu、Co、铁基合金、镍基合金、碳等导电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催化剂为Ni、Fe、W、Mo、Co、Zr、Nb、Ru、Rh、Pt、Ir、Ag、Pd等单一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或者,所述催化剂为Ni‑Mo、Ni‑Co、Ni‑Fe、Ni‑S、Ni‑Fe‑Mo、Ni‑Co‑Ti等复合纳米颗粒中的任一种。上述电催化电极制备方法采用了冷喷涂装置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的体积分数较大、表面的化学键状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其使得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6245.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绿氢高密度储存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清洁能源的储备技术领域,绿氢高密度储存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可旋盖板。在容器本体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过渡层和内层涂层,且在容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阀和排气阀。可旋盖板与容器本体转动连接,旋转可旋盖板以将进气阀和排气阀遮挡或者露出。本发明公开的绿氢高密度储存容器通过在内部设置耐氢脆的内层涂层的方式解决大规模储氢问题,设置这种耐氢脆内层涂层后大大节约了容器的制备成本,并且设备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结构紧凑、易于喷涂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1134.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氨氢燃料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氨燃料技术领域,氨氢燃料制备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催化剂、导热管、金属线圈和电源。催化剂放置于反应器本体内,导热管穿设于反应器本体,导热管用于对反应器本体的内部进行加热。电源用于给金属线圈供电以在反应器本体周围产生磁场。本发明公开的氨氢燃料制备装置以氨气作为初始原料,在加热以及催化的条件下,在线合成配比可调的氨氢燃料,由氢充当助燃剂,从而解决氨燃烧困难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氨零碳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66608.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压氨分解反应器及氨分解方法,涉及氨分解领域。反应器本体包括反应器内筒和反应器外筒,反应器外筒套设于反应器内筒外并与反应器内筒之间具有预热空间;反应器内筒内设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接线端穿过反应器内筒向反应器本体外部延伸;反应器内筒内部填充有催化剂;反应器内筒的一端设有向反应器本体外部延伸的反应气体入口,另一端设有生成气体出口;反应器外筒的一端设有与预热空间连通的冷氨气进气口,另一端设有与预热空间连通的冷氨气出气口,冷氨气出气口接入反应气体入口。能够解决传统氨分解反应器不能承受高压的问题,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时空产率,能够有效产出高压氨氢混合气以匹配后端各应用场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55539.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亚洲硅业半导体有限公司 , 青海亚洲硅业硅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晶硅还原炉内壁涂层智能修复方法及装置,属于还原炉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智能识别系统判断该还原炉的内部涂层是否受损,若出现受损,则令中央控制器根据涂层的受损位置、受损面积、受损形状以及受损层数编辑打磨和修复程序。然后智能表面预处理系统根据中央处理器编辑的打磨程序开始对受损位置进行打磨以及除尘和清洗。最后再由智能修复系统根据修复程序对还原炉的内壁进行涂层的逐层修复。本发明公开的多晶硅还原炉内壁涂层智能修复方法集涂层受损区域的识别、打磨清洗以及修复于一体,整个作业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实现全自动化智能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制备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772224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23182678.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功能氨裂解系统,属于氨裂解技术领域,其包括氨气输送单元、高温低压氨裂解反应器、低温高压氨裂解反应器、气气换热器、用于将氢气分离出来的处理装置以及用于存放氨氢燃料的储存单元。氨气输送单元通过气气换热器的冷程通道与高温低压氨裂解反应器以及低温高压氨裂解反应器连接,高温低压氨裂解反应器与处理装置连接,低温高压氨裂解反应器与储存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功能氨裂解系统包括用于获取高度纯氢的高温低压氨裂解反应器和用于制作氨氢混合燃料的低温高压氨裂解反应器,两种氨裂解反应器能够被择一选用,在确定气体最终用途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生产,且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进行双系统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220107661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391450.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5/00 , F17C1/00 , F17C13/00 , F23D14/02 , F03D9/19 , F03B13/00 , H02J3/28 , C01C1/04 , C25B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绿氨储能系统,属于氨储能技术领域,其包括间歇式发电单元、氢气制备单元、氮气制备单元、高压氮氢混合缓存单元、氨气合成单元和氨处理单元,氢气制备单元和氮气制备单元均与间歇式发电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且氢气制备单元的输出端和氮气制备单元的输出端均与高压氮氢混合缓存单元连通,高压氮氢混合缓存单元的输出端与氨气合成单元连通,氨气合成单元的输出端与氨处理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绿氨储能系统利用间歇式发电单元提供的清洁电力来制造氢气和氮气,再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储存起来,这样就将非连续性清洁能源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解决清洁能源储运与本地能量网稳定调控的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