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45662.1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对初冷器分段查找漏点,即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中的各组冷却水管束分别进行查找漏点作业,各段作业过程相同;在放空阀门处安装一金属管及一透明胶管,通过透明胶管内的水位判断对应的冷却水管束是否有泄漏以及泄漏点的高度,只需将对应高度的箱盖拆下对其中的管束进行打压试漏即可。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无需拆除初冷器全部箱盖及对全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作业,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泄漏点位置,使维修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为确保焦炉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种焦化废水污泥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705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914778.2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1)焦粉、铁矿粉、焦化废水污泥、焦油渣、溶剂混匀,挤压成团块,将团块冷固结,烘干至水份不超过2%;将烘干团块置于无氧或者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500~800℃焙烧预处理0.5~5h,在烘干团块下方铺设有焦丁,焙烧后得到干馏团块;继续升温至1350~1550℃,通入H2或CO直接还原0.2~3h,进而生成直接还原铁和炉渣,直接还原铁呈液态直接滴落;之后通入N2或者Ar,炉渣冷却为非晶粉末,待完全冷却后采用旋风离心分离将渣粉与焦丁分离。本发明利用焦化废水污泥制备出直接还原铁,实现污泥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多环芳烃、苯污染物排放,实现尾气和热量循环利用,实现了绿色化、低碳化生产。

    一种脱硫系统蒸汽再沸器在线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09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0529.1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一种脱硫系统蒸汽再沸器在线清洗方法,包括在蒸汽再沸器放空阀门的底部增设一管道,管道上分别设有清洗用蒸气阀门及清洗用新水阀门;通过清洗用新水阀门向蒸汽再沸器内部补充新水至蒸汽再沸器1/3高度处;打开清洗用蒸汽阀门、蒸汽再沸器加热用的再沸器蒸汽入口阀门及蒸汽凝结水阀门,对蒸汽再沸器进行加热蒸煮,蒸煮过程中保持蒸汽再沸器内部压力为不超过0.1Mpa的微正压,待蒸煮完成后关闭清洗用蒸汽阀门、打开原有蒸汽再沸器放空阀门及增设的第二道放空阀门,将蒸汽再沸器内部混合液体进行外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蒸汽再沸器清透工作,降低检修时间,确保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去除率。

    一种焦炉加热系统旋塞阀自动润滑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6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85698.7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加热系统旋塞阀自动润滑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于焦炉两端地下室内的第一润滑系统和第二润滑系统;第一润滑系统与第二润滑系统均由油脂储存装置、油箱、防爆润滑泵组成;旋塞阀的供油口通过供油回路串联,旋塞阀的出油口与回油回路串联;油脂储存装置与油箱相连,油箱上部设防爆润滑泵,防爆润滑泵的出油口通过给油管连接供油回路,油箱上设回油口,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连接回油回路;供油回路、回油回路分别在对应焦炉中部的位置设切断阀;供油管上设逆止阀;防爆润滑泵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合理分配油量及管道压力,避免造成油脂浪费及因供油不畅导致的事故,保证焦炉加热系统正常运行。

    一种料场底煤参与生产冶金焦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5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46019.8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原料与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料场底煤参与生产冶金焦炭的方法。对料场底煤和生产用单种煤进行取样,进行检测,依据测定结果,确定配煤方案。根据试验配煤方案制备配合煤,进行试验焦炉炼焦试验,测定所制备焦炭指标,如各指标达到炼焦生产焦炭指标要求范围,则可定为炼焦生产用配煤方案。本发明在不新增试验装备及生产装备条件下,实现了焦化厂料场底煤与常用炼焦煤的统筹应用,通过合理应用炼焦煤指标评价手段和焦炉加热控制手段,突破现有传统气肥焦瘦配煤理念,通过合理评价煤质,指导优化配煤炼焦生产,在保证焦炭质量稳定前提下,有效实现焦化厂料场底煤高比例高质量应用,节省采购及生产成本。

    一种炼焦煤性质重组配煤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5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3748.X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煤性质重组配煤调控方法,包括:1)制备配合煤LC;2)制备配合煤HC;3)保证配合煤HC的性质指标优于配合煤LC;4)保证配合煤HC的单孔炭化室装煤量>配合煤LC的单孔炭化室装煤量;本发明将现有的配煤方式由“先配煤后粉碎”改进为“粒度‑煤质协同配煤”,通过由最优粒度的单种煤组成的配合煤与常规配合煤进行对比,达到优化炼焦煤粒度分布的目的;结合原料煤料粒度分布和粉碎机工艺参数调整,协同控制炼焦煤不同粒度分布、配合煤的性质指标、炭化室装煤量,进而改善炼焦配煤的准确性与均匀性,提高单孔炭化室装煤量,提高焦炉生产效率,降低炼焦生产成本。

    一种模拟高炉料柱透液性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8783.0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炉料柱透液性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布料;将焦炭、含铁矿物,依次由上部装入模拟高炉料柱透液性的装置的反应腔中,焦炭按粒度梯度由下至上布置,靠近反应腔下方多孔托座垫的焦炭粒度最小;或将焦炭、含铁矿物交错分层布料,最下层为焦炭层;2)高温反应;通过反应腔外围加热电偶加热反应腔,并向渣铁冷却与储存腔输送气体;3)液、气收集与反应分析;4)待冷却后,称取渣铁质量,计算高炉炉料料柱透液指数。优点是:能够模拟高炉内部以铁矿、焦炭为主要原料,同时有逆向气流存在条件下、模拟高炉内部压力条件下的高炉内部实际料柱透液性,进而为高炉焦炭的选取提供新的评价指标。

    一种判别高炉内部焦炭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80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83073.8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别高炉内部焦炭状态的方法,对高炉内部焦炭进行取样;将取样焦炭研磨至200目以下,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计算得出不同取样点焦炭对应的石墨化微晶尺寸;将焦炭研磨成粉末后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热处理试验,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计算得出不同条件热处理后焦炭对应的石墨化微晶尺寸,利用数据软件进行画图模拟出焦炭石墨化微晶尺寸随热处理后条件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取样点对应的反应条件。优点是:有效掌握高炉生产过程中内部不同区域最高温度、停留时间及反应气氛参数,进而为高炉操作提供内部参数,使得高炉“黑箱”操作变得“透明化”。

    一种拦焦车导焦栅保护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74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80971.8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拦焦车导焦栅保护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拦焦车与推焦车的通信渠道;步骤2:确定推焦车与拦焦车的位置对应关系;步骤3:判断推焦车是否已推焦完成,判断条件为:推焦杆在推焦杆的前限位置后退;步骤4:如果判断推焦车已推焦完成,则再判断推焦车推焦杆是否已退出导焦栅,判断条件为:推焦杆的编码器数值小于设定值X;步骤5:如果判断推焦车推焦杆已退出导焦栅,则输出允许拦焦车导焦栅后退信号。设计拦焦车导焦栅后退保护技术,确保拦焦车司机在推焦车推焦结束并且推焦杆已经退出导焦栅后才能操作导焦栅后退。避免因导焦栅提前后退造成红焦落地事故造成拦焦车烧毁、焦炉长时间停产甚至人员伤亡事故。

    一种弱粘结性煤制备高质量冶金焦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2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7426.1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弱粘结性煤制备高质量冶金焦炭的方法,包括弱粘结性煤分类,混配弱粘结性煤,粉碎,混合配煤,焦炉装煤、平煤,焦炉炼焦,干法熄焦,对弱粘结性煤按煤种、粘结指数、镜质组反射率、灰分碱度进行分类,并采用多类弱粘结性煤混配;将混配的弱粘结性煤与主焦煤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的主焦煤粒度不超过3mm的质量占比70%~80%,之后采用多批次配煤的方式与主焦煤混合,主焦煤配比控制在35%~80%。本发明通过对弱粘结性煤进行不同性质指标的细分,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差异性混配,减少因炼焦煤粒度等因素造成的配合煤性质偏析,改善炼焦配煤的准确性与均匀性,实现弱粘结性煤的大比例应用,生产满足高炉要求的高质量冶金焦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