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2866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842703.2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江山 , 安钢 , 汪万根 , 郭亮 , 秦雪刚 , 刘莎莎 , 史凤奎 , 樊统云 , 康海军 , 裴元东 , 耿丹 , 余斌 , 严飞 , 赵景阳 , 宋海洋 , 郗晓法 , 苏海涛 , 陈明潇 , 安晓哲 , 赵景军 , 王同宾 , 熊大林 , 杨伟强 , 周检平 , 张国超 , 程峥明 , 罗尧升 , 陈绍国
IPC: G05D2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烧结混合料的目标水分值;基于目标水分值,获得理论上用于添加到烧结混合料中的理论混合加水量;判断理论混合加水量是否与实际添加到烧结混合料中的实际混合加水量相同;若不相同,则,根据校正系数对理论混合加水量进行第一次校正,获得第一校正混合加水量;判断烧结混合料的物料配比、上料量和物料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是否发生变化;若述烧结混合料的物料配比、上料量和物料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发生变化,则对第一校正混合加水量进行第二次校正,获得第二校正混合加水量;以第二校正混合加水量对烧结混合料进行加水。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66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42703.2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江山 , 安钢 , 汪万根 , 郭亮 , 秦雪刚 , 刘莎莎 , 史凤奎 , 樊统云 , 康海军 , 裴元东 , 耿丹 , 余斌 , 严飞 , 赵景阳 , 宋海洋 , 郗晓法 , 苏海涛 , 陈明潇 , 安晓哲 , 赵景军 , 王同宾 , 熊大林 , 杨伟强 , 周检平 , 张国超 , 程峥明 , 罗尧升 , 陈绍国
IPC: G05D2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烧结混合料的目标水分值;基于目标水分值,获得理论上用于添加到烧结混合料中的理论混合加水量;判断理论混合加水量是否与实际添加到烧结混合料中的实际混合加水量相同;若不相同,则,根据校正系数对理论混合加水量进行第一次校正,获得第一校正混合加水量;判断烧结混合料的物料配比、上料量和物料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是否发生变化;若述烧结混合料的物料配比、上料量和物料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发生变化,则对第一校正混合加水量进行第二次校正,获得第二校正混合加水量;以第二校正混合加水量对烧结混合料进行加水。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1572.5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轧钢产线高温计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轧钢开始前判断第一高温计和第二高温计的检测点是否相同,由于必有一个高温计检测的温度是检测点的带钢温度,若第一高温计和第二高温计的检测点不同,则说明其中一个高温计检测的温度不是检测点的带钢温度,此时确定高温计工作异常,可识别出高温计检测的温度不是检测点带钢温度这一异常情况,有利于避免造成批量质量轧制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09950.4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散装物料转运的载样器,包括瓶身和瓶盖,瓶身和瓶盖均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结构件,以重量份数计,瓶身与瓶盖的材料,由如下原料制成:PP颗粒:25~50份、PE颗粒:50~75份;瓶盖与瓶身的瓶口螺纹配合。本发明自重轻,提升了单次运输样品的数量,提高了运载力和运输效率;且瓶盖和瓶身韧性强,在管道内运输的过程中,不易损坏管道,降低了管道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68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96960.0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C4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4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厚规格带钢卸卷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带钢卷取成钢卷后,确定所述钢卷的重量;基于所述钢卷的重量,确定所述钢卷的卸卷压力;控制卸卷小车上升,在所述卸卷小车接触所述钢卷时,判断所述卸卷小车的触卷压力是否等于所述卸卷压力;在所述触卷压力等于所述卸卷压力时,将所述钢卷的芯轴在零速控制下进行卸卷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避免了卸卷小车触卷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防止钢卷内径剐蹭芯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热轧厚规格带钢进行卸卷操作时存在无法正常地卸卷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231572.5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轧钢产线高温计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轧钢开始前判断第一高温计和第二高温计的检测点是否相同,由于必有一个高温计检测的温度是检测点的带钢温度,若第一高温计和第二高温计的检测点不同,则说明其中一个高温计检测的温度不是检测点的带钢温度,此时确定高温计工作异常,可识别出高温计检测的温度不是检测点带钢温度这一异常情况,有利于避免造成批量质量轧制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9351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172392.4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机自动串辊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平整机,其中,所述平整机具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判断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发送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信息给处理器;接收到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信息的处理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平整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下支撑辊转动,获得自动串辊控制信息;所述下支撑辊将获得所述自动串辊控制信息发送至处理器;接收到所述自动串辊控制信息的所述处理器,进行自动串辊动作。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平整机分卷串辊过程需要人工确认,存在过程繁琐耗时长、控制准确性受限的技术问题。达到省去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确保进行正确可靠的运行,从而降低生产设备的磨损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51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72392.4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机自动串辊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平整机,其中,所述平整机具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判断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发送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信息给处理器;接收到HGC液压缸达到上极限信息的处理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平整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下支撑辊转动,获得自动串辊控制信息;所述下支撑辊将获得所述自动串辊控制信息发送至处理器;接收到所述自动串辊控制信息的所述处理器,进行自动串辊动作。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平整机分卷串辊过程需要人工确认,存在过程繁琐耗时长、控制准确性受限的技术问题。达到省去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确保进行正确可靠的运行,从而降低生产设备的磨损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687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696960.0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C4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厚规格带钢卸卷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带钢卷取成钢卷后,确定所述钢卷的重量;基于所述钢卷的重量,确定所述钢卷的卸卷压力;控制卸卷小车上升,在所述卸卷小车接触所述钢卷时,判断所述卸卷小车的触卷压力是否等于所述卸卷压力;在所述触卷压力等于所述卸卷压力时,将所述钢卷的芯轴在零速控制下进行卸卷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避免了卸卷小车触卷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防止钢卷内径剐蹭芯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热轧厚规格带钢进行卸卷操作时存在无法正常地卸卷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248136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41696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阳 , 彭国仲 , 肖阳华 , 于学斌 , 刘冀川 , 黄利军 , 张宇 , 张思明 , 周国乐 , 韩印祥 , 张凯 , 信玉忠 , 董明阳 , 高健 , 王斌斌 , 杨皓珅 , 江涛 , 王耕 , 曾宪林 , 何小琴 , 韩明 , 严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运系统,属于散装物料取样技术领域。所述转运系统包括:取样装置、风动送样装置、送样装置及制样机;所述风动送样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接收站、风动送样管及第二发送接收站;所述第一发送接收站的接收端与所述取样装置连通;所述风动送样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站的发送端连通,所述风动送样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送接收站的接收端连通;所述第二发送接收站的发送端与所述送样装置连通;所述送样装置与所述制样机连通。本实用新型转运系统缩短了样品转运等待时间和用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转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