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mm厚连铸坯轧制塑料模具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726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9522.1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一种400mm厚连铸坯轧制塑料模具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模具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3-0.5%,Si:0.2-0.5%,Mn:1.0-1.6%,P≤0.008%,S≤0.006%,Al:0.02-0.05%,Cr:1.3-2.5%,Mo:0.1-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采用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处理、400mm厚大断面铸机连铸、铸坯堆冷、热装热送、大变形量控制轧制、钢板堆冷和正火+回火热处理,获得细小的索氏体+屈氏体组织,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HB290-330,超声波探伤优良的塑料模具用钢板。

    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5985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1797.6

    申请日:2013-12-28

    Abstract: 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工程机械用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14-0.2%,Si:0.2-0.5%,Mn:0.6-1.0%,P≤0.010%,S≤0.006%,Al:0.02-0.05%,Cr:0.3-0.8%,Mo:0.3-0.6%,Ni:0.3-1.0%、Nb:0.01-0.05%,Ti:0.01-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碳当量0.59-0.64。采用500kg真空炉冶炼,铸锭进行锻造;锻造坯进行加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淬火+回火热处理,获得低温回火马氏体,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屈服强度1200-1300Mpa超高强度钢板。

    400mm厚连铸坯轧制塑料模具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726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329522.1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一种400mm厚连铸坯轧制塑料模具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模具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3-0.5%,Si:0.2-0.5%,Mn:1.0-1.6%,P≤0.008%,S≤0.006%,Al:0.02-0.05%, Cr:1.3-2.5%,Mo:0.1-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采用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处理、400mm厚大断面铸机连铸、铸坯堆冷、热装热送、大变形量控制轧制、钢板堆冷和正火+回火热处理,获得细小的索氏体+屈氏体组织,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HB290-330,超声波探伤优良的塑料模具用钢板。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956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422488.8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4-0.1%,Si:0.3-0.55%,Mn:1.5-2.0%,P≤0.015%,S≤0.015%,Al:0.02-0.05%,Nb:0.05-0.10%,Ti:0.05-0.10%,Nb+Ti≤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该钢无需添加Ni、Mo、Cu等贵金属元素,轧后无需热处理,采用控制轧制和UFC工艺制度,获得细化贝氏体和1%-5%MA组织,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优良强韧性的高性价比复相型高强度中厚钢板,厚度规格16-40mm,屈服强度Rp0.2 550-620Mpa,Rm 670-750Mpa,-20℃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40J,适用于工程机械和煤机行业等领域。

    一种控轧中厚板轧制规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2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2576.3

    申请日:2013-05-06

    Abstract: 一种控轧中厚板轧制规程计算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粗轧阶段综合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结合斜率分布设定设备最大能力;精轧阶段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设置最大能力,剩余2-3道次时将轧机能力设置为最大值的40-60%重新计算剩余规程。对于单机架轧制模式,分为粗轧和精轧两个阶段进行设置;对于双机架的轧制模式,分别对粗轧机和精轧机两个设备进行设置。优点在于,可以保证粗轧阶段尤其是末道次具有较大的压下率,确保变形渗透到钢板心部从而均匀钢板组织;同时,能保证精轧阶段具有较大的压下率,实现晶粒的细化和加工硬化,得到良好的轧制板形。

    F+P+B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2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4775.2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一种F+P+B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该钢板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0.12%,Si:0.2~0.4%,Mn:1.7~2.0%,P≤0.015%,S≤0.015%,Al:0.02~0.05%,Nb:0.04~0.09%,Ti:0.01~0.02%,V:0.03~0.07%,Cr:0.1~0.2%,B:0.001~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钢板采用冶炼、控轧、待温和超快速冷却的工艺制度。优点在于,本发明不采用Ni、Mo和Cu等贵重金属元素,合金成本低;不采用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技术,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可稳定生产具有强韧性的低屈强比高强钢,适用于工程机械和煤机行业等领域。

    一种提高热轧钢板控制冷却温度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051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59346.7

    申请日:2011-11-13

    Abstract: 一种提高热轧钢板控制冷却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属于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领域。热轧后的钢板穿过控制冷却装置,控制冷却装置的冷却强度保持不变,将钢板划分为头部低温区、均匀温度区、尾部低温区三个区域,通过辊道速度的变化来控制钢板三个区域在冷却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实现均匀的终冷温度。优点在于,对供水阀门的响应时间要求不高,易于控制,可以实现在冷却区域较短的情况下的钢板头尾遮蔽,钢板的遮蔽平滑过渡,得到更为均匀的温度场。

    一种高均匀塑性变形的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4165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39481.3

    申请日:2014-10-13

    Abstract: 一种高均匀塑性变形的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采用简单的Cr、Nb、B的微合金化设计,按重量百分比为C:0.03-0.10%,Si:0.1-0.5%,Mn:1.5-2.0%,P≤0.008%,S≤0.006%,Al:0.02-0.05%,Cr:0.3-0.8%,Nb:0.08-0.12%,Ti:0.01-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采用电炉冶炼,铸坯经加热后进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获得晶粒细小的贝氏体组织,轧制态钢板的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Mpa,延伸率14.5-17.5%,-20℃冲击功≥72J,Rp0.2/Rm≤0.9,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高均匀塑性变形能力,良好抗震性,可以普通应用于各种机械、桥梁、建筑、管线和海洋平台等基础设施或装备。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956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22488.8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一种复相型低碳贝氏体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4-0.1%,Si:0.3-0.55%,Mn:1.5-2.0%,P≤0.015%,S≤0.015%,Al:0.02-0.05%,Nb:0.05-0.10%,Ti:0.05-0.10%,Nb+Ti≤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该钢无需添加Ni、Mo、Cu等贵金属元素,轧后无需热处理,采用控制轧制和UFC工艺制度,获得细化贝氏体和1%-5%MA组织,可以成功并稳定地生产具有优良强韧性的高性价比复相型高强度中厚钢板,厚度规格16-40mm,屈服强度Rp0.2 550-620Mpa,Rm 670-750Mpa,-20℃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40J,适用于工程机械和煤机行业等领域。

    一种防止探伤专用钢板产生氢致裂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3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105940.1

    申请日:2008-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探伤专用钢板产生氢致裂纹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没有RH或VD真空处理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大包覆盖剂、中包覆盖剂水分,以减少LF炉精炼和连铸过程中钢水增氢;采用铸坯堆垛缓冷48小时,促进氢的扩散,使铸坯中氢含量小于3ppm;在钢板轧后采用堆垛缓冷24~48小时,充分逸出氢和消除内应力,使钢板中H含量小于1ppm,避免探伤专用板心部氢致裂纹的产生。本发明无需采用RH/VD真空处理设备和专用扩氢设备,生产成本低,具有大幅度降低钢板心部产生氢致裂纹的机率,并大幅度提高容器、桥梁、锅炉、管线钢、建筑结构用等探伤专用板探伤合格率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