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高碳钢连铸方坯纵剖低倍组织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4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96202.7

    申请日:2011-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定高碳钢连铸方坯纵剖低倍组织质量的方法,属于判断金属材料组织缺陷程度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连铸方坯芯部偏析缺陷状况,并根据该缺陷对连铸方坯低倍组织缺陷程度进行评判的方法。其方法是沿轴线纵向剖切连铸方坯制作试样,将该试样与基准图的V字形纹理宽度、V字形纹理数量、V字形纹理颜色、以及中心偏析“1”字形纹理长度进行对照、比较,然后判断试样低倍组织发生V字形偏析、中心偏析的程度。本发明工作量小、效率高,是评定高碳钢连铸方坯纵剖低倍组织质量的一种理想方法。

    一种热轧82B盘条人工时效检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2027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78243.3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82B盘条人工时效检验方法。其方法是取10个不同批次、同一规格的热轧82盘条,分别加热至95℃-100℃、115℃-120℃、150℃-155℃,保温时间120分钟-130分钟,自然冷却后按每个温度段对应的样品批次检验其抗拉强度Rm、断面伸缩率Z。在热轧后第4-5天、第9-10天、第14-15天的三个时间段内,将同时进行不同温度人工时效的10个批次样品按不同时间段分别测定其抗拉强度Rm、断面伸缩率Z。人工时效与自然时效其抗拉强度Rm绝对误差为≤5MPa,断面伸缩率Z绝对误差为≤3%。本发明既节省了自然时效实验时间,又能快速地对热轧82B盘条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准确预测。

    一种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91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2038.2

    申请日:201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配矿时加入6-9%的富含Cr、Ni等元素的铁矿石,该种铁矿石成分重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为TFe:54%-55%,Cr:2.0%-2.5%,Ni:0.50%-0.60%;钢坯轧制时开轧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950℃-1050℃,吐丝温度为800℃-900℃,风冷终冷温度为550℃-650℃,之后缓慢冷却。本发明成本低、盘条组织性能稳定,平均索氏体片层间距为0.16-0.18μm,盘条索氏体率85%以上,盘条产品强度达到了1150MPa以上。

    HRBF400E细晶粒抗震钢筋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343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9155.1

    申请日:2013-02-01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HRBF400E高性能细晶粒抗震钢筋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⑴ 确定化学成分的控制范围;⑵冶炼工序:将铁水和废钢作为原料,送入顶底复吹转炉进行冶炼;⑶精炼工序:将上工序炼出的粗钢用常规方法进行精炼,使钢中的化学成分符合预定的控制范围;⑷连铸工序:采用全保护浇注;⑸ 轧制工序:将连铸的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控制温度,进行粗轧;再进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得到钢筋;之后上冷床进行冷却,最后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HRBF400E细晶粒抗震钢筋。本发明的生产方法,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是对传统钢铁材料性能的升级,具有广泛适用性,适用于生产高性能钢筋的钢铁企业。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钢棒用盘条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380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0434.3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预应力钢棒用盘条的生产方法,包括高炉冶炼、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钢坯轧制,其中:以硅、锰为主要强化元素,通过高炉冶炼、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后钢水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达到:C:0.27%-0.32%,Si:1.60%-1.90%,Mn:0.60%-0.90%,P≤0.025%,S≤0.025%,其余为铁含量;钢坯轧制:加热时,控制出钢温度950-1150℃,且保证头尾温度差为0-30℃;轧制过程控制精轧温度900-950℃;控制吐丝温度850-950℃,缓慢冷却至室温。本方法所得产品性能稳定,塑性变形能力得到提高,产品抗拉强度高、断面伸缩率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钢棒用盘条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3804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190434.3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预应力钢棒用盘条的生产方法,包括高炉冶炼、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钢坯轧制,其中:以硅、锰为主要强化元素,通过高炉冶炼、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后钢水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达到:C:0.27%-0.32%,Si:1.60%-1.90%,Mn:0.60%-0.90%,P≤0.025%,S≤0.025%,其余为铁含量;钢坯轧制:加热时,控制出钢温度950-1150℃,且保证头尾温度差为0-30℃;轧制过程控制精轧温度900-950℃;控制吐丝温度850-950℃,缓慢冷却至室温。本方法所得产品性能稳定,塑性变形能力得到提高,产品抗拉强度高、断面伸缩率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热轧82B盘条人工时效检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2027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78243.3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82B盘条人工时效检验方法。其方法是取10个不同批次、同一规格的热轧82盘条,分别加热至95℃-100℃、115℃-120℃、150℃-155℃,保温时间120分钟-130分钟,自然冷却后按每个温度段对应的样品批次检验其抗拉强度Rm、断面伸缩率Z。在热轧后第4-5天、第9-10天、第14-15天的三个时间段内,将同时进行不同温度人工时效的10个批次样品按不同时间段分别测定其抗拉强度Rm、断面伸缩率Z。人工时效与自然时效其抗拉强度Rm绝对误差为≤5MPa,断面伸缩率Z绝对误差为≤3%。本发明的既节省了自然时效实验时间,又能快速地对热轧82B盘条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准确预测。

    高碳钢连铸方坯纵剖低倍缺陷组织显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778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096212.0

    申请日:2011-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钢连铸方坯纵剖低倍缺陷组织显露方法,属于显露金属材料组织缺陷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连铸方坯芯部组织偏析缺陷状况,从而有利于对高碳钢连铸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进行准确评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截取一段长度为其自身宽度1.5倍的试样,将试样沿凝固中心线纵向切割开;切削加工去除余量,保证已加工面距离钢坯纵轴的距离≤3mm、保证已加工面的粗糙度≤1.6μm;酸蚀已加工面;将试样用碱水进行中和;冲洗试样并吹干。本发明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连铸方坯芯部组织偏析缺陷状况,从而有利于对高碳钢连铸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进行准确评级。

    一种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4407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009634.4

    申请日:2012-01-13

    Abstract: 一种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钢坯强化、吹氩精炼、浇注、钢坯检验、加热炉加热、控制轧制、轧后轻微控制冷、成品检测、定尺包装、产品入库等工序,其特征有:①转炉冶炼出钢过程采用双挡渣工艺;②钢坯强化工序采用Cr、Nb、VN微合金复合强化;③吹氩精炼技术;④浇注工序采用全保护浇注;⑤控制轧制工序,微合金元素阻止奥氏体的再结晶进程,控制微合金元素的沉淀强化作用,达到提高钢筋强度的目的;⑥轧后微控制冷却工序,阻止奥氏体晶粒再长大,确保钢筋综合性能。采用本方法,普碳钢也可生产出HRB600热轧带肋钢筋;钢筋组织均匀,综合性能得以改善;突破规格的限制因素,降低生产成本;建筑工程得以大幅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一种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91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010152038.2

    申请日:201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配矿时加入6-9%的富含Cr、Ni等元素的铁矿石,该种铁矿石成分重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为TFe:54%-55%,Cr:2.0%-2.5%,Ni:0.50%-0.60%;钢坯轧制时开轧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950℃-1050℃,吐丝温度为800℃-900℃,风冷终冷温度为550℃-650℃,之后缓慢冷却。本发明成本低、盘条组织性能稳定,平均索氏体片层间距为0.16-0.18μm,盘条索氏体率85%以上,盘条产品强度达到了1150MPa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