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环
    1.
    发明公开
    索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06417.7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提供索环,即便从倾斜方向作用推压力而使密封部与仪表板抵接,也能抑制密封部翻卷。本发明所涉及的索环(G)在第2挠性部(22)的外侧设有厚壁部(4)。由此,在从筒状基部(1)侧朝密封部(3)侧作用的推压力(F)之中,与仪表板(DP)平行的面板平行分量(F1)难以传递,而与仪表板(DP)垂直的面板垂直分量(F2)容易传递。其结果,面板垂直分量(F2)相对变大,即便从倾斜方向作用推压力(F)而使密封部(3)与仪表板(DP)抵接,也能抑制密封部(3)因翻倒导致的翻卷。

    副车架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210201.X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无论是四轮驱动车辆还是两轮驱动车辆都能由多个车型共用的副车架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延伸构件(14),其设于在车辆前部所设置的动力设备(P)的下方,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和后构件(16),其与各延伸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连结,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后构件(16)的车辆后方侧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马达载置用凹部(50),在该马达载置用凹部(50)载置有搭载于后构件(16)的上表面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52)的马达(54)的至少一部分。

    副车架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231085.X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构造,其即使在载荷输入时被弯折的脆弱部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也阻止后构件向上方弯曲并防止由搭载于后构件的部件与车室侧接触引起的车室侧的变形。各延伸构件(14)具有:第1脆弱部(32),其位于连结部(28)的车辆前方,在载荷输入时能够朝向下方变形;以及第2脆弱部(34),其与第1脆弱部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在载荷输入时能够朝向上方变形,第1脆弱部设置在各延伸构件的上表面,第2脆弱部设置在各延伸构件的下表面,第1脆弱部的轴正交截面的高度尺寸(H1)小于第2脆弱部的轴正交截面的高度尺寸(H2)(H1<H2)。

    副车架的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27855.3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构造,其即使在针对U字托架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也防止副车架及在动力装置室内配置的动力装置的变形。前副车架(10)具备U字托架(30),该U字托架(30)配置在各延伸构件(14)的车辆前方,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前方倾斜并下方延伸,U字托架(30)由平板构成,具有分别与各延伸构件(1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面(14a)连接的左右一对连接部(36),U字托架(30)的底面部具有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朝向上方立起的倾斜面(38)。

    副车架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31085.X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构造,其即使在载荷输入时被弯折的脆弱部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也阻止后构件向上方弯曲并防止由搭载于后构件的部件与车室侧接触引起的车室侧的变形。各延伸构件(14)具有:第1脆弱部(32),其位于连结部(28)的车辆前方,在载荷输入时能够朝向下方变形;以及第2脆弱部(34),其与第1脆弱部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在载荷输入时能够朝向上方变形,第1脆弱部设置在各延伸构件的上表面,第2脆弱部设置在各延伸构件的下表面,第1脆弱部的轴正交截面的高度尺寸(H1)小于第2脆弱部的轴正交截面的高度尺寸(H2)(H1<H2)。

    主动型防振装置以及发动机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518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532933.5

    申请日:201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宜地抑制发动机再起动时的发动机振动的主动型防振装置以及发动机架控制装置。在主动型防振装置(200)的空气管(212)上,在负压源(210)与控制阀(214)之间设有单向阀(216)。单向阀(216)允许空气从发动机架(202)侧向负压源(210)侧的流入,并且阻挡空气从负压源(210)侧向发动机架(202)侧的流入。

    机动车用副车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55660.9

    申请日:2012-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0 B62D2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副车架,机动车用副车架(11)的主体部(12)及悬架支承构件(13)的接合部由在悬架支承构件(13)上直接重叠并接合上板(14)的第一接合部(A)与在悬架支承构件(13)上直接重叠并接合下板(15)的第二接合部(B)构成,第一、第二接合部(A、B)彼此不重叠地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将从悬架臂(16)向悬架支承构件(13)输入的负载直接传递到上板(14)及下板(15)这两者,从而提高主体部(12)及悬架支承构件(13)的接合强度。而且,上板(14)及下板(15)相对于悬架支承构件(13)从相同侧接合,因此不需要使工件的姿势反转而提高作业效率。

    副车架的构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227855.3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构造,其即使在针对U字托架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也防止副车架及在动力装置室内配置的动力装置的变形。前副车架(10)具备U字托架(30),该U字托架(30)配置在各延伸构件(14)的车辆前方,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前方倾斜并下方延伸,U字托架(30)由平板构成,具有分别与各延伸构件(1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面(14a)连接的左右一对连接部(36),U字托架(30)的底面部具有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朝向上方立起的倾斜面(38)。

    副车架构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10201.X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无论是四轮驱动车辆还是两轮驱动车辆都能由多个车型共用的副车架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延伸构件(14),其设于在车辆前部所设置的动力设备(P)的下方,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和后构件(16),其与各延伸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连结,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后构件(16)的车辆后方侧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马达载置用凹部(50),在该马达载置用凹部(50)载置有搭载于后构件(16)的上表面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52)的马达(54)的至少一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