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61612.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径流资料地区内陆湖泊水位变化模拟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无径流资料地区的气象水文数据,标定内陆湖泊库容曲线,并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构建内陆湖泊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率正和验证,得到优化后的内陆湖泊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模拟得到不同情景下流域汇流入湖的长系列结果,与气象水文数据构建内陆湖泊水量平衡模型;同时对气象水文数据进行预测,得到规划水平年支撑流域不同发展水平的耗用水量,并利用内陆湖泊水量平衡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未来湖泊水位演化趋势,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获取无资料地区内陆湖泊水文特征长系列资料的难题,有利于决策者及时、准确选择合理的调控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3916.5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沿坡面设置的面板,靠近面板的下表面设置的钢筋网,以及由管体、分隔板和固定体组成的固定部,由多个集水管和抽水管组成的引水加固部和连接加固部。本发明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能够顺利排出坡体地基内部水,减轻水体对坡体地基的浮力,降低水体对坡体地基的冲刷,保证了坡体护坡的正常使用年限,其结构坚固,用料节省,建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52903.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道内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研究断面的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研究断面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研究断面所在河段的地形数据和水生生物物种分布及生态习性数据;根据研究断面的基础资料,确定拟保护的关键物种,采用栖息地模拟法,确定适宜关键物种生存的流量范围;流量范围包括适宜关键物种成体生存的第一流量范围和适宜关键物种幼体生存的第二流量范围;确定研究断面的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中的最小流量值;根据第一流量范围、第二流量范围与研究断面的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中的最小流量值,确定生态基流的范围。本发明兼顾关键物种生存发育需求和所有土著物种基本生存需求,提升了生态基流确定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0263.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节型河流河道渗漏率的计算方法,不局限于流域、地区或者地貌等,尤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或者超采区,不同地貌不同土壤物理性质下的脱节型河流的河道渗漏。本发明考虑了河床沉积物的土壤颗粒组分及河道水位的影响,能够定量计算并解释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河道渗漏,能够明确河流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机理上解释了洪水演进过程的渗漏过程,且与水文模型结合方便,结果重现性好,能为洪水演进和预报、生态调水、地下水调蓄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也至关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43905.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5/025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资源系统安全多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所研究区域中对当地水资源系统产生影响的要素。(2)计算影响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量,构建水资源系统因果网络。(3)采用核分布模拟影响要素的累积分布函数,用多元正态Copula函数建立联合分布。(4)推求风险联合概率公式并计算在水资源系统因果网络中父节点的影响下影响要素之间的风险概率;(5)经过影响要素时间序列的标准化处理,依据因果网络的层级关系,识别无父节点的风险源要素,并剔除冗余节点和与无关节点。(6)推求的风险概率公式计算风险事件的概率,识别风险因素,本发明能够从多维角度识别水资源风险系统,提出更有利的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5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052903.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道内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研究断面的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研究断面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研究断面所在河段的地形数据和水生生物物种分布及生态习性数据;根据研究断面的基础资料,确定拟保护的关键物种,采用栖息地模拟法,确定适宜关键物种生存的流量范围;流量范围包括适宜关键物种成体生存的第一流量范围和适宜关键物种幼体生存的第二流量范围;确定研究断面的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中的最小流量值;根据第一流量范围、第二流量范围与研究断面的长系列天然日径流数据中的最小流量值,确定生态基流的范围。本发明兼顾关键物种生存发育需求和所有土著物种基本生存需求,提升了生态基流确定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5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863916.5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沿坡面设置的面板,靠近面板的下表面设置的钢筋网,以及由管体、分隔板和固定体组成的固定部,由多个集水管和抽水管组成的引水加固部和连接加固部。本发明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能够顺利排出坡体地基内部水,减轻水体对坡体地基的浮力,降低水体对坡体地基的冲刷,保证了坡体护坡的正常使用年限,其结构坚固,用料节省,建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7987.X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7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资源管理与海水入侵防控方法及系统,提出概念化的河流筑坝蓄水River Package,并将其应用于模拟河流蓄水状态下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构建同时考虑现有河道工程措施(如闸坝)进行河道拦蓄补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海水入侵防治管理模型,探索海水入侵程度、地下水年开采总量和河流入渗补给量之间的多重权衡,并开展气候变化条件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的海水入侵优化及策略分析。通过优化现有闸坝基础设施和地下水开采布局,指出在水资源有限的沿海地区,河流和地下水的潜在联合利用的重要性,在这些地区,最优的河流入渗补给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减缓海水入侵的同时也可以创造额外的地表水引水灌溉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4015.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图像的水面区域提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1)、针对卫星遥感NDWI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将像素点作为当前像元,基于当前像元的像元梯度与当前像元的邻域像元的像元梯度的差值,计算当前像元的像元梯度与当前像元的邻域像元的像元梯度之间的梯度差分之和;2)、根据梯度差分之和与当前像元的像元梯度,计算出当前像元的梯度复杂度;3)、获取与当前像元的NDWI值相同的像元的集合的平均梯度复杂度;4)、将平均梯度复杂度大于预设阈值的NDWI值作为目标NDWI值,并根据目标NDWI值利用阈值法分离出卫星遥感NDWI图像中的水面区域。应用本发明实施,提高了水面区域的提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7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7384.4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水竞争关系与协作关系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整用水部门未来t1~t2时间段内各时刻对应的需水量;根据用水性质将待调整用水部门划分成排他性用水部门和非排他性用水部门;分别计算在t1~t2时间段内非排他性用水部门的协作度CR和待调整用水部门的竞争度CP;根据协作度CR和竞争度CP进行需水过程调整。通过量化用水协作关系和竞争关系,对待调整用水部门进行需水过程调整,增加非排他性用水部门间的协作度,使更多的水资源同时被多个部门共享;同时减小待调整用水部门之间的竞争度,避免各待调整用水部门的需水时间集中于可供水量不足的时段,减小供需缺口,实现水资源供需均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