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544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6231.X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IPC: C07H15/203 , C07H17/04 , C07H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5/203 , C07H1/08 , C07H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紫丁香中同时分离制备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的方法,以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小枝为原料,采用匀浆法提取,大孔树脂柱吸附后,再以两种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然后分别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重结晶,可得紫丁香苷晶体及橄榄苦苷晶体。本发明包括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榄苦苷的提取、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分离等工艺,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所用溶剂和树脂均可回收使用等优点;本发明所得两种产物纯度均大于95%,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6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802938.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7/004 , C07H1/06 , C07H17/04 , C07C3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的方法,以植物提取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硅胶柱层析富集其中橄榄苦苷部分,然后通过强酸性SO3-离子交换树脂,将橄榄苦苷水解转化生成羟基酪醇,收集过柱流出液及洗脱液,合并后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高浓度羟基酪醇提取物。本发明中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利用且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所用溶剂安全无毒,水解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且避免了盐酸水解所存在的酸污染和难分离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422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67619.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7/001 , C07C37/004 , C07C3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的方法,以植物提取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硅胶柱层析富集其中橄榄苦苷部分,然后通过强酸性SO3-离子交换树脂,将橄榄苦苷水解转化生成羟基酪醇,收集过柱流出液及洗脱液,合并后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高浓度羟基酪醇提取物。本发明中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利用且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所用溶剂安全无毒,水解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且避免了盐酸水解所存在的酸污染和难分离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621988.9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肉桂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肉桂精油与乳化剂搅拌混合,超声,得到粗乳液;S2、对粗乳液进行均质,在均质过程中加入促进剂,并调节pH为2-12,得到肉桂精油乳液模板;S3、向肉桂精油乳液模板中加入壳聚糖溶液,搅拌组装后,再加入海藻酸钠溶液,继续搅拌组装,交替组装4次;S4、组装完成后,调节pH至6.0,加入固化剂溶液进行固化,离心,得到湿态微胶囊,冷冻干燥,即得肉桂精油微胶囊。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68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802938.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的方法,以植物提取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硅胶柱层析富集其中橄榄苦苷部分,然后通过强酸性SO3-离子交换树脂,将橄榄苦苷水解转化生成羟基酪醇,收集过柱流出液及洗脱液,合并后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高浓度羟基酪醇提取物。本发明中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利用且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所用溶剂安全无毒,水解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且避免了盐酸水解所存在的酸污染和难分离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06991.2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IPC: G06T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估苜蓿病虫害损失程度的数字化方法,对苜蓿叶片病灶区和非病灶区进行分析,归纳出常见的病害程度及其RGB颜色分量规律,并据此构造叶片病灶区和非病灶区颜色决策树分量体系。集数码图片的可视化处理流程于一体,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具有批处理、数据导出等功能,适用于大量数据处理;根据几何投影成像规律,采用内切圆计算方式,消减了几何变形,提高了计算精度;构造了叶片健康和非健康区的二值图像,并提供显示和对照;适用于叶片长、宽均小于0.5m的叶片,范围及精度为苜蓿叶片病灶区直径为大于1mm的范围,苜蓿叶片病灶面积统计精度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1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6210.8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的方法,以植物提取液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硅胶柱层析富集其中橄榄苦苷部分,然后通过强酸性SO3-离子交换树脂,将橄榄苦苷水解转化生成羟基酪醇,收集过柱流出液及洗脱液,合并后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高浓度羟基酪醇提取物。本发明中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利用且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所用溶剂安全无毒,水解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且避免了盐酸水解所存在的酸污染和难分离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94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802940.2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IPC: C07H17/04 , C07H15/203 , C07H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08 , C07H15/203 , C07H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紫丁香中同时分离制备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的方法,以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小枝为原料,采用匀浆法提取,大孔树脂柱吸附后,再以两种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然后分别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重结晶,可得紫丁香苷晶体及橄榄苦苷晶体。本发明包括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榄苦苷的提取、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分离等工艺,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所用溶剂和树脂均可回收使用等优点;本发明所得两种产物纯度均大于95%,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04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510606991.2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估苜蓿病虫害损失程度的数字化方法,对苜蓿叶片病灶区和非病灶区进行分析,归纳出常见的病害程度及其RGB颜色分量规律,并据此构造叶片病灶区和非病灶区颜色决策树分量体系。集数码图片的可视化处理流程于一体,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具有批处理、数据导出等功能,适用于大量数据处理;根据几何投影成像规律,采用内切圆计算方式,消减了几何变形,提高了计算精度;构造了叶片健康和非健康区的二值图像,并提供显示和对照;适用于叶片长、宽均小于0.5m的叶片,范围及精度为苜蓿叶片病灶区直径为大于1mm的范围,苜蓿叶片病灶面积统计精度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21983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681566.X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褐斑病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病原体分离后置于PDA培养基平台上培养,用无菌水洗涤,过滤后,得孢子悬浮液;取苜蓿的叶子,去掉叶柄,冲洗灭菌处理后,切成小块置于含有50μm/mL苯骈咪唑的0.3%水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天;选取生长正常状态良好的叶子平铺与培养皿上,用大头针轻轻刺伤叶面后,将所得的孢子悬浮液滴于刺伤处,在相对湿度接近100%,温度20℃,无光照的条件下,接种20h;接种结束后,转移至生长箱内培养,光强度9000lux和黑暗每12h交替一次,每天观察记录侵染及病害发展情况。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培育接种方法,以及合理的培养基配方,提高了鉴定的效率,且可用于大批量的筛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