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84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159354.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旋转式环形土槽试验台驱动机构属于科研试验设备;在环形土槽上固装组合式内齿圈,多个中心定位轮配装在环形轨道支架上,在基座上安装驱动机构支架,变频调速电机和换向变速箱安装在驱动机构支架上,回转座套装在换向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在动力输出轴上固装主动链轮,在回转座上配装驱动轴,驱动齿轮和从动链轮固装在驱动轴上,链条套配在主、从动链轮上,张紧链轮配装在回转座上,回位拉簧连接在回转座和驱动机构支架上,驱动缸连接在驱动机构支架和回转座上;本机构结构新颖、合理,驱动啮合可靠,传动精度高,运行平稳,保证了农机具作业部件的试验检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23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159354.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旋转式环形土槽试验台驱动机构属于科研试验设备;在环形土槽上固装组合式内齿圈,多个中心定位轮配装在环形轨道支架上,在基座上安装驱动机构支架,变频调速电机和换向变速箱安装在驱动机构支架上,回转座套装在换向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在动力输出轴上固装主动链轮,在回转座上配装驱动轴,驱动齿轮和从动链轮固装在驱动轴上,链条套配在主、从动链轮上,张紧链轮配装在回转座上,回位拉簧连接在回转座和驱动机构支架上,驱动缸连接在驱动机构支架和回转座上;本机构结构新颖、合理,驱动啮合可靠,传动精度高,运行平稳,保证了农机具作业部件的试验检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710579996.X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旋动式异形种子单粒精准播种装置,包括筛箱,旋动机构;筛箱底板上设有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型孔;筛箱底板上、下部位各设有一条导向槽,上导向槽内插入设置上盖板,下导向槽内插入设置下底板,上盖板上设有栅栏孔,下底板上设有筛孔,各筛孔下部与一落种管固定连接;上盖板、下底板分别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对上盖板、下底板的推程相反,且相互联动;动力机构正向动作时,带动上盖板、下底板朝相反方向横向移动,上盖板打开,下底板关闭,单粒种子从栅栏孔中落入型孔中;动力机构反向动作时,带动上盖板、下底板各自同时改变方向横向移动,上盖板封闭,下底板打开,单粒种子自型孔穿过筛孔落入落种管中;旋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筛箱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68426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43021.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1/003 , A01C5/062 , A01C5/066 , A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插秧开侧肥沟覆土装置,包括浮板、一对连接板、一对开侧肥沟装置、一对覆土板;所述连接板呈T形状,连接板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组固定孔与第二组固定孔,连接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三组固定孔;所述第一组固定孔用于与浮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组固定孔沿侧偏移方向具有多个能够与开侧肥沟装置连接的孔位;所述第三组固定孔具有与覆土板连接的孔位。本发明水稻插秧施肥时,一次性完成开肥沟,施肥,覆土作业,避免肥料水面漂移;连接板结构和功能设计巧妙;施肥位置调节方便;通过更换不同开沟深度的开侧肥沟装置进行施肥深度的调节;覆土位置自动随施肥位置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21187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331565.7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箱,播种箱内部设有水平的播种辊,播种辊上方的前后侧是对种子起导向作用的倾斜壁板,前侧倾斜壁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排种刷,后侧倾斜壁板的下端与抖动板铰接,抖动板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播种辊的侧壁上均匀设有球面形状的窝眼,播种辊前侧固定设置护种板,护种板与播种辊之间形成种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种子留存在球面形状的窝眼内,随着播种辊的转动,沿通道落下;随着播种辊的转动,抖动板的弧形结构进入/离开球面形状的窝眼从而产生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播种辊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68741.4
申请日:2016-05-29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稻茬免耕播种机的破茬开沟和覆土的装置,破茬组件包括破茬圆盘部件,圆盘部件具有锋利的刀刃,转动时能够对土地进行切缝,并将地表稻草和杂草切断;沟边松土部件包括一对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以破茬圆盘部件为中心两边对称的沟边松土圆盘部件,沟边松土圆盘部件与沟边土壤位置对应,转动时对沟边土壤进行切割;拨土部件包括一对自前到后向内倾斜的、以破茬圆盘部件为中心两边对称的拨土轮,拨土轮呈风车状,拨爪对土壤的拨动面呈平滑的曲面状;拨土轮由外部动力驱动转动。本发明主要特点是前方的破茬圆盘和后面两个倾斜布置的沟边松土圆盘以及再后面设置的拨土部件的配合,更好地保证了机具的通过性和作业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8229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22522.0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钵体苗移栽机输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具有支撑在底梁上左右支柱的输苗支架,所述左支柱的左侧固定左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上、下分别装有可转动的上、下主动链轮,所述右支柱的右侧安装右支架,所述右支架的右侧固定上、下分别装有可转动上、下从动链轮的右立柱,所述上、下主动链轮和上、下从动链轮之间分别环绕上、下链条,所述上、下链条对应链节的外侧之间装有间隔分布的输苗桶。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由于采用上下同步链条输送,因此输送平稳,能够高效快捷完成取放苗作业,并且不易伤苗,从而为实现移栽机的全自动化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82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222500.4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钵苗移栽机成排顶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通过导杆桶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导杆构成移动副的顶苗杆支架,以及两端分别支撑在机架上的动力连接架;顶苗杆支架的两端导杆桶之间通过横梁杆固定连接,横梁杆上间隔固定一组顶苗杆支架,顶苗杆上延伸出垂直于横梁杆且与待顶出钵苗位置对应的苗杆;导杆桶的下侧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径向延伸出的摆臂铰接,连接轴的一端还径向延伸出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的摆臂移动板,气缸的缸体铰支在机架上。本发明以合理简捷的机构可靠实现了全自动钵苗移栽中的关键动作,从而为设计出理想的全自动钵苗移栽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0395.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钵苗移栽机移位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的机架装有纵向移位气缸,且两侧分别固定与导套构成上下移动副的滑轴;两侧的导套之间固连水平滑轨,并装有横向移动气缸;水平滑轨与纵向移位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并装有与之构成移动副的托架框;托架框与横向移动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并装有苗盘托板气缸;托架框上固连苗盘架,苗盘架铰支L形苗盘托板的上端,苗盘托板中部的连接臂通过铰接头与苗盘托板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发明通过叠加的组合机构,妥善解决了钵苗盘承接、释放,以及按需纵、横向的移位,为移栽机的全自动化创造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8229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2747.6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钵体苗移栽机取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的苗夹支座延伸的主体两端分别延伸出前后支撑,前支撑的上端朝前延伸出苗夹杆,后支撑的上端具有与苗夹杆垂直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两端的活塞分别与一对苗夹夹片的后端接触,前支撑下方装有穿过两苗夹夹片的水平轴,前支撑与两苗夹夹片之间装有压缩弹簧,水平轴的两端分别装有约束苗夹夹片的紧固件,主体的中部延伸出支撑件,轴承外圆与两苗夹夹片的内表面贴合。本发明采用气动代替机械传动,通过苗夹夹片和苗夹杆配合取苗,作业稳定,不仅结构简单,动作快捷,便于提高取苗作业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气压调控对钵体苗的夹取力,尽可能降低伤苗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