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93253C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380102607.0
申请日:2003-10-30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50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P2002/76 , C01P2004/03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1 , H01M4/1391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24 , Y10T428/29 , Y10T428/2982 , Y10T428/2991
Abstract: 公开了原材料,前体材料和最终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最终材料是混合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作为性能优化的阴极材料用于可充电的锂电池中。所述过渡金属是锰、镍和钴的固溶体混合物,M=(Mn1-uNiu)1-u-yCoy,其中,0.2<u<0.7且0.1<y<0.9,其中,钴以及锰-镍的过渡金属组成从内体向外体有显著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内体、外体和表面的不同的性能要求。最终材料是用由原材料制备的前体材料通过固态反应制备的。所述原材料可以包含另外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所述原材料是通过共沉淀反应制备的,其中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基过渡金属化合物沉淀到晶种的表面上,沉淀的特征在于沉淀物的过渡金属组成与晶种的过渡金属组成有显著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364144A
公开(公告)日:2002-08-14
申请号:CN01800461.X
申请日:2001-01-1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1242 , C01G51/54 , C01G53/54 , C01P2002/32 , C01P2002/52 , C01P2002/72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可用于锂或锂离子蓄电池的活性材料。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氧化物在高于室温的高温下具有改善的循环性能,并涉及采用根据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的锂或锂离子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08867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607.0
申请日:2003-10-30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50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P2002/76 , C01P2004/03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1 , H01M4/1391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24 , Y10T428/29 , Y10T428/2982 , Y10T428/2991
Abstract: 公开了原材料,前体材料和最终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最终材料是混合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作为性能优化的阴极材料用于可充电的锂电池中。所述过渡金属是锰、镍和钴的固溶体混合物,M=(Mn1-uNiu)1-u-yCoy,其中,0.2<u<0.7且0.1<y<0.9,其中,钴以及锰-镍的过渡金属组成从内体向外体有显著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内体、外体和表面的不同的性能要求。最终材料是用由原材料制备的前体材料通过固态反应制备的。所述原材料可以包含另外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所述原材料是通过共沉淀反应制备的,其中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基过渡金属化合物沉淀到晶种的表面上,沉淀的特征在于沉淀物的过渡金属组成与晶种的过渡金属组成有显著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3C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0803797.3
申请日:2000-12-15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53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作为锂锰复合氧化物原料的锰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0.1-1000达因/平方厘米的机械力和温度范围为50-200℃的热能同时施加至锰化合物上5分钟至5小时,并添加选自于LiOH,LiOH.H2O,LiCH3COO,LiCHO2,LiCHO2.H2O和LiNO3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剂和选自于Mn(CH3CO2)2或Mn(NO3)2的熔点为200℃以下的过渡金属盐,其中所述制剂的用量不超过所述锰化合物的20重量%且大于0重量%。还提供使用由上述方法制得的锰化合物作为原料制备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方法和使用由该方法制得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的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极佳的充电/放电特性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29280C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01800461.X
申请日:2001-01-1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1242 , C01G51/54 , C01G53/54 , C01P2002/32 , C01P2002/52 , C01P2002/72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可用于锂或锂离子蓄电池的活性材料。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氧化物在高于室温的高温下具有改善的循环性能,并涉及采用根据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的锂或锂离子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40028A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00803797.3
申请日:2000-12-15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53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1+xMn2-xO4(0×0.12)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制备一种锰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同时施加机械力和热能至锰化合物上以除去在该锰化合物的颗粒中存在的缺陷并控制颗粒的聚集及所聚集颗粒的形状,使用由上述方法制得的锰化合物作为原料制备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方法和使用由该方法制得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的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从在颗粒内没有缺陷的锰化合物制得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的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极佳的充电/放电特性和循环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