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换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855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2486.5

    申请日:2011-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06 F28F1/08 F28F1/426 F28F22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套管换热器。该套管换热器可包括:具有第一中空部分的第一换热管;以及第二换热管,其与第一换热管同轴地设置于该第一换热管内,并具有螺旋部分,在该螺旋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脊和凹槽。根据本发明,在设置于第一换热管内的第二换热管的表面上可形成有螺旋部分,并且该螺旋部分的节距和高度可以被优化,从而大幅提高了传热效率。

    板状热交换器
    7.
    发明公开
    板状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855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80029705.4

    申请日:2021-02-08

    Inventor: 俞尚勋 李尚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状热交换器。本发明的板状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板,设置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波浪形状的第一导热面;第二板,设置有供第二流体流动的波浪形状的第二导热面,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彼此堆叠;以及肋,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导热面的波浪形状交替形成波峰和波谷,所述肋从所述第一导热面的所述波谷朝所述波峰凸出并与所述第二板接触。

    显示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2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11031466.8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在将发光器件连接至像素电路的工艺中花费的时间被缩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凹部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凹部中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为比所述第二部分更远离所述凹部的底表面。

    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54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3712.4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2 F28D1/0477 F28F1/325 F28F22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管,以形成第一列的方式配置,多个第二管,配置在上述多个第一管的一侧,形成第二列,以及翅片,供上述多个第一管及多个第二管插入;上述翅片包括列间分离部,上述列间分离部用于防止上述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的热传导。

    热交换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855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020744.6

    申请日:2011-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0 F28D7/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筒,呈管形,包括引入并流动第一流体的第一流体入口以及排放该第一流体的第一流体出口;第二热交换筒,穿过所述第一热交换筒,包括引入并流动第二流体的第二流体入口以及排放该第二流体的第二流体出口;以及第三热交换筒,包括引入并流动经所述第二流体出口排放的第二流体的第三流体入口,和排放所述第二流体的第三流体出口,所述第三流体出口围绕所述第一热交换筒的外部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