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5724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143205.0

    申请日:2006-10-30

    Inventor: 佐佐木健

    Abstract: 在LCD器件中,每个像素电极连接有至少两个开关元件。两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一个开关元件与提供具有正极性的显示信号的第一漏极线相连。两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二个开关元件与提供具有负极性的显示信号的第二漏极线相连。第一个开关元件的栅极与相应一个奇数栅极线相连,第二个开关元件的栅极与相应一个偶数栅极线相连。栅极扫描驱动电路选择性地驱动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由此在不改变显示信号极性的情况下将作用在液晶层上的电场方向反转。

    一种透射率控制装置和图像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334545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214718.5

    申请日:2008-05-14

    Inventor: 佐佐木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7 G02F1/0126

    Abstract: 一种透射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透射率,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夹持的液晶;控制线,输入预定控制信号;以及光学无源元件,其通过与控制线和像素电极相连接,并根据入射光的亮度改变控制线和像素电极的导电状态,来控制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的电势差。

    液晶显示器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5824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143205.0

    申请日:2006-10-30

    Inventor: 佐佐木健

    Abstract: 在LCD器件中,每个像素电极连接有至少两个开关元件。两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一个开关元件与提供具有正极性的显示信号的第一漏极线相连。两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二个开关元件与提供具有负极性的显示信号的第二漏极线相连。第一个开关元件的栅极与相应一个奇数栅极线相连,第二个开关元件的栅极与相应一个偶数栅极线相连。栅极扫描驱动电路选择性地驱动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由此在不改变显示信号极性的情况下将作用在液晶层上的电场方向反转。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2523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2126825.8

    申请日:2002-07-22

    Abstract: 一种LCD器件,能充足地接收到固化光,从而不用取消遮光部件,就能实现对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的基本均匀的固化。第一基底具有显示区域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域所围绕的外围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规则排列的若干象素。外围区域包括密封部件、与所述象素相连的引线以及遮光部件。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相接合。液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部件以这样一种方式与所述引线以及遮光部件相重叠,使得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引线和所述遮光部件的非重叠面积等于所述密封部件的每单位面积的25%或更大。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2296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3103599.X

    申请日:2003-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CD)及其制造方法。在所提供的LCD装置中,构成LCD装置的单位像素元件的主要部分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都通过由Cr层构成的薄导电膜形成,而分别连接到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公共电极布线和数据线等分别由第一导电膜(厚Cr膜)和第二导电膜(薄Cr膜)构成的层叠膜形成。该结构能够增加布线的膜厚度,例如,特别是公共电极布线和数据线等,从而降低其布线电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