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276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580031699.0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元件(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在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与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该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杯状构件(12a、12a1、12a2)和轴构件(13a)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12a、12a1、12a2),准备在通过锻造加工而一体地形成杯状构件的筒状部(12a1、12a11、12a12)和底部(12a2、12a21、12a22)之后,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50、501)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作为轴构件(13a),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底部(12a2、12a21、12a22)接合的接合用端面(51)的轴构件(13a),使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对接,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的对接部的外侧沿径向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在杯状构件(12a、12a1、12a2、12a3)的接合用端面(50、501、502、503)的外径(B1、B11、B12、B13)与轴构件(13a、13a1、13a3、13b)的接合用端面(51、511、513)的外径(B2、B21、B23)之间设置尺寸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38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80053754.1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0 , C21D1/10 , C21D1/42 , C21D1/58 , F16C33/64 , F16C2204/66 , F16C2223/18 , H05B6/06 , H05B6/103 , H05B6/44 , Y02P10/253
Abstract: 在一边使由钢构成且通过保持部(3)同轴地保持的多个外圈(R)与比外圈(R)更长的加热线圈(2)在轴向上相对移动一边对加热线圈(2)通电,由此将多个外圈(R)依次感应加热至目标温度时,考虑存在于加热线圈(2)的对置区域中的外圈(R)的个数而改变加热线圈(2)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1698.6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3 , B23K15/00 , B23K15/0006 , F16D1/068 , F16D3/20 , F16D3/205 , F16D2003/22326 , F16D2250/0076
Abstract: 一种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外侧联轴器构件的杯状部和轴部由独立构件构成,所述杯状部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元件卡合的滚道槽,所述轴部形成在该杯状部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通过对形成杯状部的杯状构件和形成轴部的轴构件进行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杯状构件和轴构件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准备在一体地形成筒状部和底部之后,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的杯状构件,作为轴构件,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的底部接合的接合用端面的轴构件,使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对接,在该对接部的内部形成了中空空洞部的状态下,从对接部的外侧沿径向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在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和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中的一方的内径侧,设置与中空空洞部隔离开的环状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3124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093.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处理设备(1),其具备:将棒状工件(W)沿着其轴线方向以规定速度搬运的搬运装置(10);以及具有将搬运中的棒状工件(W)感应加热到淬火温度的加热线圈(3)的加热装置(2),加热线圈(3)具有沿着轴线方向串联连结的第一加热部(3A)及第二加热部(3B),且与单一的高频电源(4)电连接,相对地配置于棒状工件(W)的搬运方向前方侧的第二加热部(3B)的线圈节距(D2)被设定为大于相对地配置于棒状工件(W)的搬运方向后方侧的第一加热部(3A)的线圈节距(D1)。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3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749.0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0 , C21D1/10 , C21D1/42 , C21D1/58 , C21D9/0018 , C21D9/0056 , F16C33/56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2204/66 , H05B6/06 , H05B6/103 , H05B6/44 , Y02P10/253
Abstract: 在将由钢制成的外圈(OR)感应加热至目标温度的加热工序(S1)中,使通过保持部(3)而同轴地保持的多个外圈(OR)依次通过输出可变的预热线圈(22)的对置区域、以及同轴配置在该预热线圈(22)的出口侧的恒定输出的正式加热线圈(21)的对置区域,从而将多个外圈(OR)依次感应加热至目标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39886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480020743.X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4 , C21D1/10 , C21D9/40 , F16C19/30 , F16C19/466 , F16C19/48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场合可以缩短用于硬化处理的处理时间、无需复杂设备、容易谋求质量提高而且可解决无需很多半成品库存的带有钢板制套圈的滚子轴承。特别是可以谋求进行挡边部卷边时的工序的削减。在具备钢板制的外圈1和滚子2的轴承中,至少对外圈1的滚动面1a实施高频淬火和回火。外圈1是冲压型的外圈。除滚动面1a外,对一方的挡边部6的内面也实施高频淬火和回火。另一方的挡边部7保留为其后用于卷边的原始材料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906426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614.0
申请日:2005-02-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4 , C21D9/40 , C22C38/00 , F16C19/46 , F16C19/527 , F16C21/005 , F16C33/588 , Y10T29/49684
Abstract: 涉及在压缩机主轴的支承结构或活塞泵驱动部的支承结构等中使用的壳型滚针轴承,其在不需要气氛调整的情况下以简单的热处理就能保证其壳型外圈的产品质量,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利用碳含有量大于等于0.3质量%的中高碳钢作为壳型外圈(1)用的被冲压加工的钢板的原材料,碳的含有量比现有所使用的低碳合金结构钢板或冷轧冲压用钢板的多,就不需要高价的渗碳淬火及渗碳氮化处理,能够降低壳型滚针轴承(A)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826479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0743.X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4 , C21D1/10 , C21D9/40 , F16C19/30 , F16C19/466 , F16C19/48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场合可以缩短用于硬化处理的处理时间、无需复杂设备、容易谋求质量提高而且可解决无需很多半成品库存的带有钢板制套圈的滚子轴承。特别是可以谋求进行挡边部卷边时的工序的削减。在具备钢板制的外圈1和滚子2的轴承中,至少对外圈1的滚动面1a实施高频淬火和回火。外圈1是冲压型的外圈。除滚动面1a外,对一方的挡边部6的内面也实施高频淬火和回火。另一方的挡边部7保留为其后用于卷边的原始材料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3124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780038398.X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将具有圆形剖面的外周面的棒状工件(W)沿着其轴线方向以规定速度搬运的同时感应加热到淬火温度时,利用与第一高频电源(3)电连接的输出固定的第一加热线圈(2A),将搬运中的棒状工件(W)加热到淬火温度以下的规定温度,接着,利用与第二高频电源(4)电连接的输出固定的第二加热线圈(2B),以使搬运中的棒状工件(W)维持为淬火温度的方式对棒状工件(W)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80031698.6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外侧联轴器构件的杯状部和轴部由独立构件构成,所述杯状部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元件卡合的滚道槽,所述轴部形成在该杯状部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通过对形成杯状部的杯状构件和形成轴部的轴构件进行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杯状构件和轴构件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准备在一体地形成筒状部和底部之后,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的杯状构件,作为轴构件,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的底部接合的接合用端面的轴构件,使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对接,在该对接部的内部形成了中空空洞部的状态下,从对接部的外侧沿径向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在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和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中的一方的内径侧,设置与中空空洞部隔离开的环状槽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