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75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80059869.2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C21D9/40 , C21D1/06 , C22C38/00 , C22C38/18 , C22C38/44 , F16C19/36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58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3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2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3C8/26 , C23C8/80 , F16C19/06 , F16C19/364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366 , F16C33/585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2204/66 , F16C2240/50 , F16C2240/54 , F16C2240/90 , F16C2361/61
Abstract: 作为机器零件的外环(11)、内环(12)和滚珠(13)各由钢构成,钢含有至少0.6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50%质量百分比的碳,至少0.15%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2.50%质量百分比的硅,至少0.3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50%质量百分比的锰,以及至少0.2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2.00%质量百分比的铬,其余部分由杂质构成,其中,外环滚动接触表面(11A)、内环滚动接触表面(12A)和滚珠滚动表面(13A)之下的表面层部分(11B、12B、13B)内的氮浓度至少为0.3%质量百分比,所述接触表面各作为要与另一零件接触的接触表面;且外环(11)、内环(12)和滚珠(13)各自之内的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数量整体上不超过20%体积百分比。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0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80028426.5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紧固状态的利用服务器的判断装置,其中,可监视行驶中的车轮紧固状态,并且通过测定时的车辆行驶条件指定,可进行降低外部干扰的影响的异常判断,谋求判断精度的提高,判断基准的定量化,另外获得大容量的信息累积的进一步的判断精度的提高、状态判断的高速化。包括可装卸于车轮紧固部上的传感单元(3);作为车载器(4A)或便携终端(4B)的信息终端(4);服务器(30)。信息终端(4)包括测定指示部(23),该测定指示部(23)从车辆的控制、通信系统(5)读取车辆状态数据,在已确定的时刻对传感单元(3)给出测定的指示。服务器(30)具有第1信息处理部(32),该第1信息处理部(32)通过将测定数据与在和过去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而累积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车轮紧固部的紧固状态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8426.5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紧固状态的利用服务器的判断装置,其中,可监视行驶中的车轮紧固状态,并且通过测定时的车辆行驶条件指定,可进行降低外部干扰的影响的异常判断,谋求判断精度的提高,判断基准的定量化,另外获得大容量的信息累积的进一步的判断精度的提高、状态判断的高速化。包括可装卸于车轮紧固部上的传感单元(3);作为车载器(4A)或便携终端(4B)的信息终端(4);服务器(30)。信息终端(4)包括测定指示部(23),该测定指示部(23)从车辆的控制、通信系统(5)读取车辆状态数据,在已确定的时刻对传感单元(3)给出测定的指示。服务器(30)具有第1信息处理部(32),该第1信息处理部(32)通过将测定数据与在和过去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而累积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车轮紧固部的紧固状态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397508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280059869.2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C21D9/40 , C21D1/06 , C22C38/00 , C22C38/18 , C22C38/44 , F16C19/36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58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3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2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3C8/26 , C23C8/80 , F16C19/06 , F16C19/364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366 , F16C33/585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2204/66 , F16C2240/50 , F16C2240/54 , F16C2240/90 , F16C2361/61
Abstract: 作为机器零件的外环(11)、内环(12)和滚珠(13)各由钢构成,钢含有至少0.6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50%质量百分比的碳,至少0.15%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2.50%质量百分比的硅,至少0.3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50%质量百分比的锰,以及至少0.2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2.00%质量百分比的铬,其余部分由杂质构成,其中,外环滚动接触表面(11A)、内环滚动接触表面(12A)和滚珠滚动表面(13A)之下的表面层部分(11B、12B、13B)内的氮浓度至少为0.3%质量百分比,所述接触表面各作为要与另一零件接触的接触表面;且外环(11)、内环(12)和滚珠(13)各自之内的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数量整体上不超过20%体积百分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