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线性致动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017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380009606.5

    申请日:2013-02-14

    Abstract: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滑动摩擦和磨损并且具有简单结构以降低成本的电动线性致动器。【技术方案】在一种电动线性致动器中包括:滚珠丝杠机构(8),该滚珠丝杠机构用于经由减速机构(6)将电动马达(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轴(7)的轴向线性运动;圆筒状套筒(18),该圆筒状套筒装配到壳体(2a)的容纳孔(9)中;在套筒(18)的内周上的正好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对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8a),从而嵌入在螺杆轴(12)的末端部中的引导销(20)被接合。环形槽(21)形成在壳体(2a)的容纳孔(9)的开口附近,并且套筒(18)由安装在环形槽(21)上的孔保持环(22)保持在挤压状态下,所述孔保持环设置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在相对于切口部而对称的位置处具有顶点。

    电动直线致动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08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1009.7

    申请日:2014-05-27

    Inventor: 船田健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2204 F16H2025/2031 F16H2025/2081 F16J15/1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直线致动器,该电动直线致动器实现外壳的密封特性的提高,并且实现通过增加针对施加负载的强度来提高可耐久性。外壳(2)由安装有电动马达的第一外壳(2a)和抵靠第一外壳的端面的第二外壳(2b)来构造,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2a、2b)的对接面(21、22)各自形成为大致圆形,底部(25)形成在圆筒状的齿轮容纳部分(24)中,其中,第一外壳(2a)的减速机构(5)容纳在圆筒状的齿轮容纳部分(24)中,并且底部(25)的内端构成对接面(21)。因此,当通过紧固螺栓紧固两个分开的外壳时,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外壳(2)的密封特性的提高,并实现通过增加针对施加负载的强度和刚度来提高可耐久性。

    电动线性致动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73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034.8

    申请日:2014-01-17

    Inventor: 船田健介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动线性致动器,该电动线性致动器具有减小的壳体重量和相对于载荷来说增加的强度,以提高耐用性。壳体(2)从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获得,电动马达附装在该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抵靠第一壳体的端面。在第一和第二壳体(2a,2b)抵靠彼此的区域中,形成有用于容纳丝杠轴(6)的筒形盲孔(11,12),并且用于插入固定螺栓(9)的多个固定部分(21)被形成为从壳体(2)的抵靠表面的外周面部分突出,所述抵靠表面被形成为具有基本圆形形状。在第一和第二壳体(2a、2b)中,至少在第二壳体(2b)上形成有从固定部分(21)到形成盲孔(12)的筒形部分(22)的肋(23)。肋(23)形成为弧形,其中直径从固定部分(21)逐渐减小,并且被设置成使得其倾斜度随着接近筒形部分(22)而变得不太陡峭。

    电动直线致动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0836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80031009.7

    申请日:2014-05-27

    Inventor: 船田健介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直线致动器,该电动直线致动器实现外壳的密封特性的提高,并且实现通过增加针对施加负载的强度来提高可耐久性。外壳(2)由安装有电动马达的第一外壳(2a)和抵靠第一外壳的端面的第二外壳(2b)来构造,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2a、2b)的对接面(21、22)各自形成为大致圆形,底部(25)形成在圆筒状的齿轮容纳部分(24)中,其中,第一外壳(2a)的减速机构(5)容纳在圆筒状的齿轮容纳部分(24)中,并且底部(25)的内端构成对接面(21)。因此,当通过紧固螺栓紧固两个分开的外壳时,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外壳(2)的密封特性的提高,并实现通过增加针对施加负载的强度和刚度来提高可耐久性。

    电动线性致动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017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09606.5

    申请日:2013-02-14

    Abstract: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滑动摩擦和磨损并且具有简单结构以降低成本的电动线性致动器。【技术方案】在一种电动线性致动器中包括:滚珠丝杠机构(8),该滚珠丝杠机构用于经由减速机构(6)将电动马达(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轴(7)的轴向线性运动;圆筒状套筒(18),该圆筒状套筒装配到壳体(2a)的容纳孔(9)中;在套筒(18)的内周上的正好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对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8a),从而嵌入在螺杆轴(12)的末端部中的引导销(20)被接合。环形槽(21)形成在壳体(2a)的容纳孔(9)的开口附近,并且套筒(18)由安装在环形槽(21)上的孔保持环(22)保持在挤压状态下,所述孔保持环设置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在相对于切口部而对称的位置处具有顶点。

    电动线性致动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1307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380056402.7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壳体的损坏和磨损并且提高耐用性和强度并且在被设计得更轻质的同时改善可靠性的电动线性致动器。在由螺旋轴(10)构成的电动线性致动器(1)中,该螺旋轴被支撑为不能相对于壳体(2)旋转但能够沿轴向移动,由烧结合金制得的套筒(17)装配在壳体(2)的盲孔(12)中,直至套筒与盲孔的底部紧密接触。一对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7a)形成在套筒(17)的内周面上的相对位置处,并且与嵌入在螺旋轴(10)的端部中的锁定销(15)接合。此外,在螺母(18)的端部上形成有锥形倒角部(18c)并且该倒角部(18c)的端面侧的外径被设置为具有比凹槽(17a)之间的距离小的直径。

    电动线性致动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307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56402.7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壳体的损坏和磨损并且提高耐用性和强度并且在被设计得更轻质的同时改善可靠性的电动线性致动器。在由螺旋轴(10)构成的电动线性致动器(1)中,该螺旋轴被支撑为不能相对于壳体(2)旋转但能够沿轴向移动,由烧结合金制得的套筒(17)装配在壳体(2)的盲孔(12)中,直至套筒与盲孔的底部紧密接触。一对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7a)形成在套筒(17)的内周面上的相对位置处,并且与嵌入在螺旋轴(10)的端部中的锁定销(15)接合。此外,在螺母(18)的端部上形成有锥形倒角部(18c)并且该倒角部(18c)的端面侧的外径被设置为具有比凹槽(17a)之间的距离小的直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