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40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480038208.0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可用于制备聚氨酯、发泡剂、弹性体、密封剂、涂层材料等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共聚中使用的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和使用所述催化剂制备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共聚物。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而无需醇洗涤制备的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和使用所述催化剂制备的具有高纯度、高选择性和高碳酸酯基含量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4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38208.0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9/00 , B01J23/75 , B01J27/26 , B01J31/12 , B01J31/22 , B01J37/30 , C08G18/44 , C08G18/664 ,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可用于制备聚氨酯、发泡剂、弹性体、密封剂、涂层材料等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共聚中使用的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和使用所述催化剂制备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共聚物。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而无需醇洗涤制备的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和使用所述催化剂制备的具有高纯度、高选择性和高碳酸盐含量的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共聚物。
-
-
公开(公告)号:CN10505105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480016363.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使用由包括季铵盐的席夫碱型配体合成的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制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的共聚物的过程中,使用分子量调节剂制备聚(碳酸亚烃酯)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分子量调节剂,仍可稳定地保持催化剂的活性,由此可有效地提供具有期望水平的低分子量的聚(碳酸亚烃酯)。另外,预期因为作为本发明催化剂的新络合物相较于现有共聚催化剂结构简单,由于其经济的制备成本,该新络合物可有效地用于大规模商业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90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0789728.7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爱思开高新信息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前体溶液、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具有优异耐热性并且满足透明度和低线性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膜,因此可以有用地应用于要求高尺寸稳定性等的柔性显示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368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534213.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爱思开高新信息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IPC: C07D493/04 , C07D49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四羧酸二酐的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制备四羧酸二酐的方法可以通过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来抑制颜色杂质的形成,因此适用于光学,并且在没有单独的提纯工艺的情况下,可以在经济的工艺条件下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制备高纯度四羧酸二酐,因此是有效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16383.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爱思开高新信息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前体、由此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及包含该聚酰胺酰亚胺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具体地,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包含衍生自特定组成的组合的聚酰胺酰亚胺,从而可以实现高模量和卓越的光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11788.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爱思开高新信息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IPC: C07C237/44 , C07C237/40 , C07C237/42 , C07C231/12 , C08G73/10 , C08J5/18 , C08L79/08
Abstract: 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新型二胺、由此制备的聚合物及膜。具体地,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新型二胺可以非常有用地用作制备无色透明且具有提高的机械强度的聚酰亚胺基膜的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0510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6363.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F11/00 , C07F15/00 , C07F15/065 , C08G64/0208 , C07F11/005 ,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使用由包括季铵盐的席夫碱型配体合成的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制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的共聚物的过程中,使用分子量调节剂制备聚(碳酸亚烃酯)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分子量调节剂,仍可稳定地保持催化剂的活性,由此可有效地提供具有期望水平的低分子量的聚(碳酸亚烃酯)。另外,预期因为作为本发明催化剂的新络合物相较于现有共聚催化剂结构简单,由于其经济的制备成本,该新络合物可有效地用于大规模商业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