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59A
公开(公告)日:1998-10-21
申请号:CN98105820.5
申请日:1998-03-20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IPC: F16K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3/00
Abstract: 提出一种回吸阀,该阀可防止回吸阀回吸流体量的变化,可以改进隔膜的响应准确度,同时可以准确控制该隔膜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可移动地面对着流体通道(62)内部的隔膜(72)由第一膜(74)和叠置在第一膜上的第二膜(80)构成,其中,通过起动负压发生源(240),第一膜经在第二膜上形成的孔(84)而被抽吸到与第二膜接触,该负压发生源经通道(116)连接于室(114);第一膜的形状由第二膜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4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8106365.9
申请日:1998-04-09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IPC: F16K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3/00 , Y10T137/6579
Abstract: 回吸阀(20)包括线性驱动器(118)、编码器(120)和流量控制器(68),该线性驱动器通过杆(96)使第二隔膜(100)移动;该编码器检测线性驱动器(118)的位移量;该流量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到开/关阀机构(26)的先导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5880C
公开(公告)日:2001-12-05
申请号:CN98105820.5
申请日:1998-03-20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3/00
Abstract: 提出一种回吸阀,该阀可防止回吸阀回吸流体量的变化,可以改进隔膜的响应准确度,同时可以准确控制该隔膜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可移动地面对着流体通道(62)内部的隔膜(72)由第一膜(74)和叠置在第一膜上的第二膜(80)构成,其中,通过起动负压发生源(240),第一膜经在第二膜上形成的孔(84)而被抽吸到与第二膜接触,该负压发生源经通道(116)连接于室(114);第一膜的形状由第二膜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8C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99120387.9
申请日:1999-09-24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IPC: F16K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15
Abstract: 根据电致动器的驱动作用,在从所述闭阀操作指令时间,直到所述开/关阀(14)到达使从所述喷口(18)排出的所述液体的所述流线处于收紧态的所述预定快速闭阀操作位置的时间周期内,控制所述阀栓塞的提升量。在达到所述闭阀操作位置后,控制所述开/关阀(14)的阀栓塞,使之处于关闭位置。由此,可以防止在电开/关阀(14)的闭阀操作时来自喷嘴(18)的失禁液滴。
-
-
公开(公告)号:CN1249214A
公开(公告)日:2000-04-05
申请号:CN99120387.9
申请日:1999-09-24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15
Abstract: 根据电致动器的驱动作用,在从所述闭阀操作指令时间,直到所述开/关阀(14)到达使从所述喷口(18)排出的所述液体的所述流线处于收紧态的所述预定快速闭阀操作位置的时间周期内,控制所述阀栓塞的提升量。在达到所述闭阀操作位置后,控制所述开/关阀(14)的阀栓塞,使之处于关闭位置。由此,可以防止在电开/关阀(14)的闭阀操作时来自喷嘴(18)的失禁液滴。
-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9C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98106365.9
申请日:1998-04-09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IPC: F16K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3/00 , Y10T137/6579
Abstract: 回吸阀(20)包括线性驱动器(118)、编码器(120)和流量控制器(68),该线性驱动器通过杆(96)使第二隔膜(100)移动;该编码器检测线性驱动器(118)的位移量;该流量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到开/关阀机构(26)的先导压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