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隔震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982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7273.0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放置了隔震对象的可动框架顺利地上下移动,并且小型、轻量且容易运用的上下隔震装置,其包括:固定框架(2);可动框架(3),其配置在上述固定框架上;支承导引机构(4),其仅允许上述可动框架的上下移动;以及复原构件(5),其使上述可动框架(3)与固定框架(2)之间的间隔保持为固定;上述支承导引机构(4)包括:导轨(40),其铺设在上述固定框架(2)上;移动块(41),其通过多个滚动体组装于上述导轨;支承脚(42),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移动块,且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可动框架(3),并将上述可动框架的上下移动转换为上述移动块(41)的运动;以及辅助脚(43),其设定为上述支承脚(42)一半的长度,一端连接于上述支承脚(4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固定框架(2)。

    上下隔震装置以及上下隔震装置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770982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37273.0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放置了隔震对象的可动框架顺利地上下移动,并且小型、轻量且容易运用的上下隔震装置,其包括:固定框架(2);可动框架(3),其配置在上述固定框架上;支承导引机构(4),其仅允许上述可动框架的上下移动;以及复原构件(5),其使上述可动框架(3)与固定框架(2)之间的间隔保持为固定;上述支承导引机构(4)包括:导轨(40),其铺设在上述固定框架(2)上;移动块(41),其通过多个滚动体组装于上述导轨;支承脚(42),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移动块,且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可动框架(3),并将上述可动框架的上下移动转换为上述移动块(41)的运动;以及辅助脚(43),其设定为上述支承脚(42)一半的长度,一端连接于上述支承脚(4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固定框架(2)。

    抗震装置
    3.
    发明公开
    抗震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46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53814.9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一种抗震装置,其针对从巨大地震到中小规模地震的各种大小的震动,能够广泛地优化阻尼器所发挥的衰减力,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抗震对象物所产生的响应加速度,其中,具备:固定部(2);可动部(3),其供抗震对象物载置,并且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支承引导机构(4),其允许所述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并包括轨道构件及沿着该轨道构件进行往复运动的移动块;阻尼器单元(5),其对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运动施加反作用力;以及弹性复原构件(6),其使所述可动部复位到所述固定部上的初始位置,所述阻尼器单元(5)由第一阻尼器(50)和第二阻尼器(51)构成,所述第一阻尼器(50)配设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阻尼器(51)的衰减力及最大可动量设定得比所述第一阻尼器小,并且所述第二阻尼器(51)配设于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阻尼器与可动部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