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54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97938.2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昆山奕盛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勤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9 , B03C3/41 , B03C3/70 , B03C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单元装置,其包括了静电放电装置和筒形金属体,所述筒形金属体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或者圆形的一种,在所述筒形金属体的外层设有陶瓷保护层。本发明提供的静电放电单元装置,结构简单,将筒形金属体和放电装置分开制作后再组成而成,适用于批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33554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694995.X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北京中和锦程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3 , B03C3/47 , B03C3/743 , B03C2201/06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离子透镜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发射极,发射极包括多个导电材料制成的极板,多个极板的板面位于前后竖直方向,每个极板朝后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均布地排列有一列放电针,每个放电针分别沿水平方向向后伸出,发射极的后方设有前透镜板,前透镜板的板面位于左右竖直方向,前透镜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均布地排列有设有多列圆形的前透镜通孔,每个极板朝后的侧面分别对着一列前透镜通孔,每个放电针的针尖分别指向一个前透镜通孔的中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室外的开放空间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降低所在区域周围的颗粒物浓度,在净化过程中无需使用风机驱动,耗电量极低的组合式离子透镜离子风发生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65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850594.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福建龙岩中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牛忠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6 , B03C3/41 , B03C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这样一种管极式除尘除酸雾方法及其装置,为解决已有管极式除尘除酸雾装置存在的耗能较大、除尘除酸雾效果较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采取先将含由粉尘和酸雾的烟气引入管状壳体(2)内,再使烟气在管状壳体(2)内呈螺旋状上升或下降;与此同时,将管状壳体(2)内中心位置上的阴极线(4)与负电压电源连接,在管状壳体(2)内形成电场,然后,通过电场力和呈螺旋状气流所产生的径向力的作用,使烟气中的粉尘和酸雾向具有阳极功能的管状壳体(2)驱进并附着在管状壳体(2)内表面上,完成除尘除酸雾。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0176.7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吉少波
Inventor: 吉少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4 , B03C3/41 , B03C3/66 , B03C2201/04 , B03C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地球静电物理特征和雾霾气溶胶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旨在较大范围进行除霾的技术。采用正极尖端放电和正电晕放电原理,通过设立在高塔上的正电荷发生器或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正电晕放电裸线向雾霾空气释放正电荷,摧毁形成雾霾气溶胶的稳定结构并在地球静电场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使形成雾霾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加速沉降,从而使天空快速变蓝。本发明作用范围大、投入较小、能耗较低,便于大范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44275.X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36 , B03C3/06 , B03C3/12 , B03C3/363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6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3/0231 , F01N13/0097 , F01N13/16 , F01N2240/04 , F01N2240/20 , F01N2330/32 , F01N2330/38 , F01N2330/42 , F01N23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包含煤烟颗粒(2)的废气的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电离煤烟颗粒(2)的电离部件(3);至少一个过滤部件(4),可以对过滤部件(4)的至少一个部分施加电势;以及至少一个导流器件(8)。所述导流器件能够影响废气的流动,使得能够在至少一个电离部件(3)或过滤部件(4)的电绝缘体(9.1,9.2)上阻止或移除煤烟颗粒(2)的沉积。本发明有效阻止了煤烟颗粒(2)沉积到废气净化部件的电绝缘体(9.1,9.2)上,如此地阻止了短路的形成。以此方式,废气系统可以安全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1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80073168.4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Inventor: 奥田大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266 , B03C3/017 , B03C3/08 , B03C3/12 , B03C3/38 , B03C3/41 , B03C3/47 , B03C2201/06 , B03C2201/24 , G01N15/0656 , G01N27/62 , G01N2015/0038
Abstract: 粒子数测定器包括:前处理部,其构成为使被导入测定区域的气溶胶为中和状态、正带电状态或者负带电状态中的某个电气状态;单极带电部,其位于所述测定区域的内侧,并构成为使被导入的气溶胶为与被导入测定区域时的电气状态不同的电气状态的正带电状态或者负带电状态中的某一个;离子阱,其在所述测定区域的内侧被配置于气溶胶的流向上的所述单极带电部的下游,并具有产生仅吸引气溶胶中的气体离子的电场的离子阱电极;排气机构,其以一定流量将气溶胶从所述测定区域排出;以及电流计,其将从所述单极带电部供给的电流与流入离子阱的电流之差作为与粒子数浓度相对应的测定值来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05672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172642.X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彼得·格夫特 , 阿列克谢·克洛奇科夫 , 约翰·E.·米尼尔 , 莱尔·德怀特·纳尔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17 , B03C3/155 , B03C3/383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6 , B03C2201/24
Abstract: 通过将污染物副产物与电晕产生的离子分离的洁净电晕气体电离包括建立具有压力并流向下游方向的非电离气体流、建立离子和污染物副产物的等离子区域,在该区域中的压力比所述非电离气流的压力足够低,以防止至少很大部分的所述副产物迁移入所述非电离气流,以及对所述等离子区域施加电场使足够引起至少很大部分的所述离子迁移入所述非电离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10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9006.8
申请日:2011-02-08
Applicant: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彼得·格夫特
IPC: B01J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17 , B03C3/155 , B03C3/383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6 , B03C2201/24
Abstract: 清洁电晕电离棒将污染物副产品从电晕产生的离子中分离,可通过形成具有气压的非电离气体流,且其被引导趋向电荷中和目标的具有吸引力的非电离电场,也可通过形成具有离子和污染物副产品的等离子体区域,其中所述气压足够低于非离子气体流阻止污染物副产品移入非电离气体流的气压。电离棒可位于离电荷中和目标足够近的位置,这样电荷中和目标的非电离电场促使至少很大一部分的离子移入非电离气体流并作为清洁电离气体流趋向电荷中和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1227062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180097.9
申请日:2007-10-31
Applicant: SM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383 , B03C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发生器,其具有抑制向电极针上附着灰尘的功能,即使电极针受到污染也能容易清除污染。壳体(2)中安装的电极套管(13)中,安装了正负电极针(4A)、(4B)、空气吹出口(5)和覆盖这些电极针(4A)、(4B)和空气吹出口(5)的保护罩(23);该保护罩(23)中形成了空气喷射孔(25)和两个空气流出孔(26),该空气喷射孔(25)同轴状地位于所述空气吹出口(5)的前方,向外部喷射来自该空气吹出口(5)的空气,该两个空气流出孔(26)位于与所述正负电极针(4A)、(4B)同轴状的位置上,经由空气流出用的间隙(27),环绕该电极针(4A)、(4B)的前端部(4a)的外周围。电极套管可以从壳体取出,并且可以取下安装了电极针的背板,从而容易消除电极针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529636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1823193.4
申请日:2001-12-17
Applicant: 空间空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吉恩-玛丽亚·比洛特 , 亚历山大·弗拉第米洛维奇·纳戈尔凯恩 , 弗雷德里克·巴赛特 , 埃利纳·弗拉第米洛维纳·沃洛德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9 , B01J19/088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49 , B03C3/38 , B03C3/41 , B03C3/47 , B03C3/51 , B03C3/60 , B03C2201/06 , B03C2201/10 , Y02A50/2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离子发射装置(1),用于在流体(F)内的多个悬浮微粒(p1,p2,pn)的表面(sp)上沉积准均匀数量的离子(Iq)。所述装置(1)包括导电的电晕放电电极(EC),以及非电晕导电接受器电极(ER)。所述接受器电极(ER)的准平面有效表面(SA)由准均匀分布的多个具有尖的边沿的火山口部分覆盖着,所述火山口部分由准圆形的在其边沿(Ai)上具有最小弯曲半径的部分包围着,并且包围着许多孔(O1,O2,On),并朝向有效表面(SA)的外部凸出。所述尖的边沿的火山口部分沿两个几何方向准均匀地分布在有效表面(SA)上。由电晕电极(EC)得到的朝向接受器电极(ER)的有效表面的表面离子流(Iq)具有增加的均匀性。优选地,接受器电极(ER)借助于金属翼片的阵列(R’xyz)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