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着色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943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70329.0

    申请日:2016-11-29

    Inventor: 车冬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着色方法技术领域的一种手机壳着色的方法,该手机壳的着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拆卸、清洁;S2:打磨;S3:喷涂底漆和套色面漆;S4:喷涂主色面漆;S5:喷涂高硬度抗划痕清漆;S6:抛光;S7:封釉。分步进行喷涂底漆、套色面漆、主色面漆和喷涂高硬度抗划痕清漆,在每个喷漆完成后均要通过烘干和打磨,保证了手机外壳的着色均匀,避免了手机外壳出现色差,喷涂高硬度抗划痕清漆能够提高手机外壳的耐磨性能,在进行抛光上蜡以后又对手机外壳进行封釉处理,进一步提高手机外壳的表面光滑度和亮度,使得手机外壳抗高温、密封、抗氧化、增光、耐水洗、抗腐蚀等优点,提高了手机外壳的使用寿命。

    双组分漆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形成多层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1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6716.X

    申请日:2015-06-03

    Inventor: 角田岳

    Abstract: 在其中用位于喷涂枪上游的泵从主槽中循环基础树脂漆且使用由氮气密封的槽供应的固化剂和双组分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和涂覆的用于汽车涂覆领域中的双组分面漆中,提供了一种不发生注入基础树脂增稠和胶凝的问题,可获得稳定化的恒定涂料粘度,得到在烘干后显示出优异的耐划伤性、耐污染性、耐酸性和耐汽油性的漆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形成多层涂层的方法。[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漆组合物,其在混合基础树脂和固化剂之后直接施加,其中:基础树脂(A)包含含羟基的丙烯酸系树脂(A‑1)和固化催化剂(A‑2)作为必要组分,固化剂(B)包含异氰酸酯化合物(B‑1)和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共聚物(B‑2)作为必要组分,前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系树脂(A‑1)具有80‑180mg KOH/g的羟基值、‑40℃至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2,000‑2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前述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共聚物(B‑2)为通过共聚合30‑80重量份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乙烯系单体和20‑70重量份的其他可共聚合单体而获得的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为2,000‑20,000g/mol,且其不含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羟基、羧基或氨基。

    含氟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1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50999.X

    申请日:2012-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36/025 B05D5/083 B05D7/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存在涂膜缺陷、耐腐蚀性优异的含氟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层积体,所述含氟层积体具有基材、底涂层(A)、由含有熔融加工性含氟聚合物(b)的粉体涂料(ii)形成的层(B)、和由包含由熔融加工性含氟聚合物(c)构成的颗粒的液态涂料(iii)形成的层(C),所述粉体涂料(ii)的平均粒径为5μm~30μm,并且,由熔融加工性含氟聚合物(c)构成的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1μm~1.0μm。

    抗划伤性漆膜的点状修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01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21562.0

    申请日:2010-08-02

    Abstract: 一种抗划伤性漆膜的点状修补方法,其包括:(a)对其上已涂覆有抗划伤性清漆膜且作为修补对象的部分进行打磨,(b)用磨料对处于作为修补对象的部分外侧的待清漆晕涂部分进行打磨,(c)用有色底漆涂覆作为修补对象的部分,(d)在不固化所述有色底漆的情况下湿碰湿施加清漆,(e)将已用晕涂剂稀释的清漆施加于待晕涂部分,(f)干燥和(g)对已晕涂的部分进行抛光;其特征在于:(1)上述清漆为异氰酸酯固化类型的两液型漆,和(2)上述晕涂剂包含含有乙氧基丙酸乙酯的溶剂、丙烯酸系树脂、表面活性剂和固化催化剂,所述晕涂剂中的乙氧基丙酸乙酯的量为5?50质量%,且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以固体份计为1?5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