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抽吸排气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566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2715.4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在这里描述了一种可节流排气文氏管(700),其通过用文氏管将进入的环境流体流加速到高气体速度并且在有效文氏管喉部(728)处将燃烧废气流注入到环境流体流中而在废气出口(718)处产生强抽吸压力。文氏管喉部的下游的混合元件(544)保证混合流体流从负静态压力恢复到当地大气压力。文氏管(700)的物理喉部(724)和有效喉部(728)被设计成促进混合兵稳定环境流体流以保证实现高速度和有效的文氏管可在各种燃烧废气流质量流量下工作。

    可节流排放文氏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5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2723.9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在这里描述了一种可节流排放文氏管(700),其通过用文氏管将进入的环境流体流加速到高气体速度并且在有效文氏管喉部(728)处将燃烧废气流注入到环境流体流中而在废气出口(718)处产生强抽吸压力。在文氏管喉部的下游的混合元件(544)保证混合流体流从负静态压力恢复到当地大气压力。文氏管(700)的物理喉部(724)和有效喉部(728)被设计成促进混合和稳定环境流体流以保证实现高速度和有效的文氏管可在各种燃烧废气流质量流量下工作。

    车辆的废气排放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4659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580036840.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金寿元

    Inventor: 金寿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82 F01N2260/06 F01N227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燃烧过气体进行排放的废气排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废气排放装置,其中该装置用于利用气流把燃烧过气体排放到消声器尾管以提高燃料效率和车辆扭矩,其中该消声器尾管设置在车辆废气排放路径上。该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这些叶片通过切割形成在消声器(10)后端的尾管(20)的侧部而形成流线形,其中消声器(10)设置在从车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穿过其中的废气排放路径上,该固定叶片(30和40)向内弯曲,并彼此隔开以彼此相对;以及循环废气排放装置(50),该装置具有管道主体(52),该主体焊接到尾管上,并与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连通,以把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与外界空气密封隔离。

    车辆的排气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8581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6840.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金寿元

    Inventor: 金寿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82 F01N2260/06 F01N227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燃烧过气体进行排放的废气排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废气排放装置,其中该装置用于利用气流把燃烧过气体排放到消声器尾管以提高燃料效率和车辆扭矩,其中该消声器尾管设置在车辆废气排放路径上。该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这些叶片通过切割形成在消声器(10)后端的尾管(20)的侧部而形成流线形,其中消声器(10)设置在从车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穿过其中的废气排放路径上,该固定叶片(30和40)向内弯曲,并彼此隔开以彼此相对;以及循环废气排放装置(50),该装置具有管道主体(52),该主体焊接到尾管上,并与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连通,以把第一和第二固定叶片(30和40)与外界空气密封隔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