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
    1.
    发明公开
    气体传感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387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62431.7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能够提高供气体检测元件配置的空间的密闭性并能够抑制膜体的水蒸汽透过性能的下降。本公开是用于对被检测气氛中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具备:第一气体检测元件;第一收纳部,具有收纳有第一气体检测元件的第一内部空间;及壳体,收容有第一收纳部。壳体具有将被检测气体向内部导入的开口。第一收纳部具有第一气体导入口。第一气体导入口将第一内部空间与壳体的内部连通,并且由使水蒸汽透过且使被检测气体实质上不透过的膜体覆盖。而且,第一收纳部中的至少与膜体相接的部分为绝缘性陶瓷制成或树脂制成。

    气体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3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74752.1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即使持续使用也可以抑制测定精度劣化。在混合电位型的气体传感器中,包括氧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气体传感器元件具备:检测电极,Au以规定的稠化度在贵金属粒子表面稠化,检测被测定气体中的规定的测定对象气体成分;配置在大气中的参比电极;和加热所述传感器的加热器;气体传感器构成为可以基于将传感器元件用加热器加热至规定的传感器驱动温度的状态下的传感器输出和测定对象气体成分的浓度之间成立的灵敏度特性求出测定对象气体成分的浓度的情况下,在将传感器元件用加热器加热的状态下进行规定的测定而以非破坏方式取得规定的替代稠化度指标的值,基于该值将灵敏度特性校准为与稠化度相对应的灵敏度特性。

    气体传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49988.8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一种检测待测量气体中特定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器S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所述气体传感器元件具有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体11、安装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12上的测量气体电极2、安装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13上的参比气体电极3以及安装在相对于测量气体电极侧外侧的催化剂层4。所述催化剂层4包含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催化剂。所述金属催化剂是单一物质Pt,且具有按照如下等式定义的、等于或大于0.01至等于或小于23的比表面积:等式1:比表面积=存在于电极单位表面积上的金属催化剂的总表面积/每电极单位表面积的实际电极表面积。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93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29399.5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G01N27/409 G01N2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稳定性的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由多层长方形基片构成,基片材料为传导氧离子的固体电解质YSZ钇掺杂的氧化锆;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基片到第八基片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第二基片设置有空气腔室,空气腔室内设置氧泵外电级,其电级材料为Pt;第四基片上设置反应腔室、腔室内设置氧泵电池、氧敏电池和检测电级,检测电级的材料为Pt;第六基片上设置空气参比腔室和参比电级,参比电级的材料为Pt;第七基片与第八基片之间设置加热电级,加热电级的材料为Pt。其克服了在废气中氧气浓度低的情况下,颗粒物传感器由于氧离子浓度低导致固体电解质发电解,传感器失效和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可保证颗粒物的充分燃烧,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气体传感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793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380060519.2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G01M15/102 G01N33/0009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2)、套(13)和元件罩(3)。在传感器元件(2)的前端部(201),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导入被测定气体的气体导入部(271)。元件罩(3)具有配设为覆盖传感器元件(2)的前端部(201)的内罩(4)、以及在内罩(4)的外侧配设的外罩(5)。在外罩(5),设置有用于向外罩(5)内导入被测定气体的外导入开口部(52)。在内罩(4),设置有用于向内罩(4)内导入被测定气体的内导入开口部(42)。传感器元件(2)的气体导入部(271)的轴向中间位置(C1)与内罩(4)的内导入开口部(42)的轴向基端位置(D1)相比处于轴向基端侧(X2)。

    气体传感器保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9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471303.1

    申请日:2014-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36 G01M15/104 G01N27/4077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具有传感器壳体和定位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内的传感元件。传感元件具有远端并且限定一轴线。气体传感器还包括连接到传感器壳体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传感元件的远端的传感器保护装置。传感器保护装置包括连接到壳体的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平面内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元件包括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传感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二元件。

    用于确定测量气体室中的测量气体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427209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80022690.4

    申请日:2013-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10)和一种用于制造该探测器的方法,所述探测器用于确定测量气体室中的测量气体的至少一个特性,特别是内燃机废气中的特别是废气成分的温度或浓度。所述探测器(10)具有:探测器壳体(18),所述探测器壳体在气体侧端部区段(28)中具有沉降部(32);传感器元件(12),所述传感器元件以遭受所述测量气体的气体侧传感器区段(14)平行于所述探测器(10)的纵轴线(16)从所述探测器壳体(18)的沉降部(32)突出;包围所述传感器区段(14)的双保护管(20)。所述双保护管(20)包括至少一个外保护管(22)和至少一个内保护管(24)。所述外保护管(22)具有壳体侧端部区段(30)和气体侧端部区段(31)。所述内保护管(24)具有壳体侧端部区段(26)和气体侧端部区段(27)。所述外保护管(22)的壳体侧端部区段(30)和所述内保护管(24)的壳体侧端部区段(26)借助于焊接部(34)固定在所述探测器壳体(18)的气体侧端部区段(28)上。所述焊接部(34)的中线(38)相对于一垂直于所述纵轴线(16)的平面(36)并且远离所述探测器壳体(18)的气体侧端部区段(28)倾斜。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具有涡流的进入气体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7099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80067179.6

    申请日:2013-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1/24 G01N27/4077

    Abstract: 一种气体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和位于传感器外壳内的传感元件。传感元件限定出轴线。传感元件具有从传感器外壳伸出的远端。所述气体传感器还包括联接至传感器外壳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传感元件的远端的传感器保护元件。传感器保护元件包括具有圆锥形部分的管和位于所述管上的气体入口,所述气体入口与轴线间隔开。所述气体入口被成形成将气体引导到管中以在管的圆锥形部分之内引起涡旋气流。

    气体传感元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6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80003662.1

    申请日:2016-02-12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元件,即使是由于在燃料和/或排气中含有乙醇、而且其含量较多因而气体传感元件发生了S中毒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应答性能的降低。一种气体传感元件(100),包含检测部(10)、与检测部(10)层叠的发热部(20)、和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多孔质保护层(30),所述检测部(10)由在两侧具备一对电极(4)的固体电解质层(3)、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8a)的遮蔽层(1)、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5)构成,多孔质保护层(30)由至少包围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的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和包围该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并且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构成,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不含La、Ca、Mg,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含有La、Ca、Mg中的至少一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