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8010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8972.5

    申请日:2017-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8 G01N3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用液体充满检测流路内,从而将流动池内的状态始终保持恒定。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即,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包含容纳分析对象的液体的流动池的检测单元;位于上述流动池的上游且吸引导入流动池的液体的吸引喷嘴;位于上述流动池的下游,向流动池供给液体的泵;连接上述流动池、吸引喷嘴及上述泵的流路;电源;以及至少指示对上述泵的电源的切断的电源切断指示部,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控制部,在未接收来自上述电源切断指示部的电源的切断指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液体供给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上述电源切断指示部的电源的切断指示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液体供给处理,向上述流动池供给液体。

    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4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712.8

    申请日:2017-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G01N33/493 G01N3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生物体试样中的尺寸大的粒子在拍摄范围中有足够数量且适当分散配置的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粒子的生物体试样(104)导入液体流路(40)的第1步骤;让导入液体流路(40)的生物体试样(104)向顺向流通的第2步骤;在第2步骤之后让生物体试样(104)向逆向流通的第3步骤;以及在拍摄室(14)中拍摄在第3步骤之后残留于液体流路(40)的生物体试样(104)所含粒子的拍摄步骤。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8431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5560.0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 G01N35/08 G01N37/00

    Abstract: 一种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和分别位于基板内的第1保持室、第2保持室、主室、第1流路、第2流路,基板具有旋转轴,第2保持室用于保持从第1保持室排出的第1液体,主室用于保持从第2保持室排出的第1液体,第1流路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第1开口和第2开口分别与第1保持室和第2保持室连接,第2流路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第3开口和第4开口分别与第2保持室和主室连接,第1保持室具有比连接第1开口的位置远离所述旋转轴的部分,第2保持室具有比连接第2开口的位置远离旋转轴的部分,在第2流路中,第3开口比第4开口接近旋转轴。

    用于在流体隔室中转移流体样品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1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19743.6

    申请日:2015-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流体隔室中转移流体样品的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流体回路、第一注入部件(80),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回路分别连通到流体隔室(10)的第一和第二入口-出口(1、2),所述第一注入部件(80)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流体回路(11、12、13)中按顺序注入:缓冲溶液;第一分离流体体积后跟流体样品;第二分离流体体积以及另一种缓冲溶液。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排出部件、第二注入部件(90、91)以及双向循环部件,所述第一排出部件布置在所述第一流体回路上并在所述第一入口-出口流体回路(21、22、23)上并在所述第二入口-出口(2)附近,所述双向循环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流体隔室(10)中以两个相反方向循环所述流体样品,而不使分离流体进入所述流体隔室(10)。(1)附近,所述第二注入部件(90、91)布置在第二

    微流体阻力网络和微流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354897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280009221.4

    申请日:2012-02-14

    Inventor: S.C.迪恩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微流体阻力网络(20),该微流体阻力网络包括:第一微流体通道(112),其与第一流体入口(22)流体通信;以及第二微流体通道(114),其与第二流体入口(24)流体通信;其中该微流体阻力网络(20)进一步包括十字形稀释级(100),该稀释级具有作为第一稀释级入口的第一微流体通道(112)以及作为第二稀释级入口的第二微流体通道(114),该稀释级进一步包括:第一微流体出口通道(122),其用于将来自第一微流体通道的第一流体的部分与来自第二微流体通道(114)的第二流体组合;以及第二微流体出口通道(124),其用于接收第一流体的其余部分。也公开了一种包括这样的微流体阻力网络(20)的微流体设备(2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