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卡以及读写智能卡的方法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7944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12155.1

    申请日:2017-11-28

    Inventor: 梅海鹏 陆道如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309 G06F8/65 G06F8/7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智能卡以及读写智能卡的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设置第一复位时序标准信息及第二复位时序标准信息;向待识别智能卡发送连接请求,并根据连接请求的反馈结果连接至待识别智能卡;接收待识别智能卡的复位时序信息,并将复位时序信息与第一复位时序标准信息及第二复位时序标准信息比较;当复位时序信息在第一复位时序标准信息内时,调用逻辑加密卡处理器对待识别智能卡进行读写处理;当复位时序信息在第二复位时序标准信息内时,调用智能卡处理器对待识别智能卡进行读写处理。本申请能够兼容各种种类的卡片,兼容多种接口,自动适应终端,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集成电路卡及认证方法、刷卡设备、终端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112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249448.2

    申请日:2016-12-29

    Inventor: 柳宁 戴俊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309 G06Q20/34 G06Q20/40145 G07F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卡、集成电路卡认证方法、集成电路卡刷卡设备、刷卡终端和刷卡系统。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卡,包括:互相连接的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中预先存储有注册用户的生物体特征数据;在刷卡用户采用所述集成电路卡进行刷卡时,所述运算单元从刷卡设备获取实时采集的所述刷卡用户的生物体特征数据,并将所述刷卡用户的生物体特征数据与所述注册用户的生物体特征数据进行相似度比对,根据比对获得的相似度结果判断所述刷卡用户是否通过生物体特征合法性认证。由于生物体特征与用户之间具有唯一的对应性,本发明提供的集成电路卡可以确保刷卡用户是持卡人本人,达到“人卡合一”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一种智能卡数据加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760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9624.0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309 H04L9/0861 H04L63/0428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卡数据加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智能卡无法执行多个表计的数据读写操作的技术问题。云端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充卡请求;获取由第一表计的提供方服务器提供的充卡信息经过业务加密后的数据;根据充卡信息经过业务加密后的数据,确定充卡信息的密文数据;向终端发送充卡信息的密文数据。终端将充卡信息的密文数据发送给智能卡,智能卡获取第一表计的标准读写操作格式,按照第一表计的标准读写操作格式执行充卡信息的密文数据的读写操作,实现智能卡无需获取各个表计提供方的数据通讯加密权限,也能够执行各个表计的充卡信息的读写操作,进而扩展了智能卡的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卡的一卡多用功能。

    一种新型防窥探发光示警光学PUF

    公开(公告)号:CN1054049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51087.5

    申请日:2015-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309 G06K19/022 G06K19/06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窥探发光示警光学PUF,其结构包括衬底,生长在衬底上的光学PUF介质层,可嵌埋在衬底或光学PUF介质层中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以及将衬底、光学PUF介质层和长余辉发光材料封装在内部的不透明盒子;本发明通过在常规光学PUF结构中加入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经过光源短时间照射关闭光源之后,仍能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发光,利用发光作为判断PUF是否被窥探过的依据,从而使得PUF具有防窥探发光示警功能,解决了普通光学PUF不能判断光学PUF是否被敌方窥探过激励-响应对的缺陷;该光学PUF具有防窥探发光示警功能,保证了光学PUF的安全性,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量子认证与量子密钥分配中。

    电路卡数据保护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256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80154832.6

    申请日:2009-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309 G06F21/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实现诸如UICC之类被布置用于存储多个数据元素的电路卡中的数据保护并基于域保护元件和密码保护元件来提供保护,域保护元件用于定义可以对数据元素允许的操作,密码保护元件用于控制对数据元素的访问,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元素中的至少一个与域保护元件和密码保护元件两者相关联,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了被布置用于安全存储这样的数据元素的电路卡和被布置用于采用这样的电路卡的ME。

    感应车辆检测和识别系统、感应牌照板以及感应读取器

    公开(公告)号:CN104919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380069629.5

    申请日:2013-02-11

    Inventor: I·Y·马楚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车辆识别来监视交通以达到记录和管理交通的目的的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简化系统以便使系统为单频带,并且通过使用放置于车行道下方的磁性框架来消除道路上方或路边的用于天线附接的建造结构的需要,以及特别是在检测系统中快速交通在超大运作范围的RF频带的情况下,确保所述系统的安全且可靠的运作。检测和识别车辆的感应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具有电子存储器的电子识别装置以及能够在RF频带中读取和/或写入从电子识别装置获得的数据的读取器,其中电子车辆识别装置集成到车辆的牌照板中并且所述电子存储器单元是非易失性的,且所述读取器配备有磁性框架,所述磁性框架放到安装于车行道下方约1米的电介质壳体中,其中所述磁性框架在其周围产生构成所述框架的检测和识别覆盖范围的交变磁场,如此供给所述磁性框架的信号的增强功率至少为1w,所述车辆检测和识别区域的宽度与道路行驶部分的条宽度相对应,且当沿道路条的长度达到2m时,所述区域的高度与自所述道路表面的至少1m处相对应,且其中所述读取器读取由电子识别装置产生的离散响应并识别车辆所需要的最少时间不超过25毫秒且符合高达250km/h的车辆速度;且其中电子识别装置和所述读取器能够以至少1Kbit/秒的速率彼此交换数据;且其中电子识别装置和所述读取器能够编码和解码信息以及限制数据存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