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26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080168.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Inventor: 宫冈明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16 , A61B6/40 , A61B6/44 , A61B2560/0406 , H01J1/40 , H01J1/88 , H01J5/02 , H01J5/04 , H01J19/56 , H01J35/02 , H01J35/04 , H01J35/116 , H01J35/14 , H01J35/186 , H01J35/28 , H01J37/16 , H01J2235/083 , H01J2235/16 , H01J2235/163 , H05G1/02 , H05G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在保持真空容器内的真空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改变靶面上的X射线产生点,而且防止了变更时的焦点移动的长寿命的透过型靶的X射线产生装置。将真空容器(1)的包括靶(2)的设置部分的一部分利用连结部件(5)而以相对于容器主体部(1a)能够移动的方式连结,以作为容器可动部(1b),利用该容器可动部(1b)的移动,使X射线产生点变化,并且,在使来自电子源(7)的电子静电地加速和集束的电极组(8)、(9)、(10)中的最终级的电极(10)与靶(2)之间配置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a)而形成的固定阳极(12),以抑制由容器可动部(1b)的移动导致的电场形状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892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0880105991.2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气体放电源的电极装置(1,2)和具有一个或两个所述电极装置(1,2)的气体放电源。该电极装置(1,2)包括可绕旋转轴线(22)沿旋转方向旋转的电极轮(7),所述电极轮(7)具有在两个侧表面(25)之间的外周向表面(24)。提供电极轮盖(8),电极轮盖(8)覆盖该电极轮(24)的外周向表面(24)的一部分和侧表面(25)的一部分。该盖(8)被设计成在该盖(8)、该外周向表面(24)与该侧表面(25)的径向外部之间沿周向形成冷却通道(12),并且沿周向在该冷却通道(12)的延伸范围中在该盖(8)与该外周向表面(24)之间形成间隙(23)。该间隙(23)具有小于该冷却通道(12)的流动截面并在电极轮(7)旋转期间限制形成于该外周向表面(24)上的液体材料膜的厚度。作为间隙(23)的替代,该盖(8)可被设计成抑制流经该冷却通道(12)的液体材料形成这种膜。该冷却通道(12)同时允许通过该冷却通道(12)进行循环的液体材料来冷却电极轮(7)。利用所提出的盖(8)的设计,实现该电极轮(7)的有效冷却,允许以高电功率来操作带有这种电极装置的气体放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89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5991.2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气体放电源的电极装置(1,2)和具有一个或两个所述电极装置(1,2)的气体放电源。该电极装置(1,2)包括可绕旋转轴线(22)沿旋转方向旋转的电极轮(7),所述电极轮(7)具有在两个侧表面(25)之间的外周向表面(24)。提供电极轮盖(8),电极轮盖(8)覆盖该电极轮(24)的外周向表面(24)的一部分和侧表面(25)的一部分。该盖(8)被设计成在该盖(8)、该外周向表面(24)与该侧表面(25)的径向外部之间沿周向形成冷却通道(12),并且沿周向在该冷却通道(12)的延伸范围中在该盖(8)与该外周向表面(24)之间形成间隙(23)。该间隙(23)具有小于该冷却通道(12)的流动截面并在电极轮(7)旋转期间限制形成于该外周向表面(24)上的液体材料膜的厚度。作为间隙(23)的替代,该盖(8)可被设计成抑制流经该冷却通道(12)的液体材料形成这种膜。该冷却通道(12)同时允许通过该冷却通道(12)进行循环的液体材料来冷却电极轮(7)。利用所提出的盖(8)的设计,实现该电极轮(7)的有效冷却,允许以高电功率来操作带有这种电极装置的气体放电源。
-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28966.5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装置的阴极壳体悬置机构,其具有长形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带有在纵向上延伸的出射窗口和处于所述管状体的一个端部中的连接端部。所述电子束装置还包括阴极壳体,所述阴极壳体具有长形形状并且包括自由端部和远离自由端部的固定端部,所述固定端部包括向外延伸的、配置有用于定位螺丝(124)的螺纹孔和用于固定螺栓(122)的非螺纹孔的凸缘(116),以便将所述固定端部固定到所述管状体的相应的承窝(118),其中,构造成使所述固定端部偏离所述承窝的机构(120)布置在所述管状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2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31052.X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L2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6 , H01J1/88 , H01L51/0097 , H01L51/524 , H01L51/5246 , Y02E10/549 , Y10T428/239 , Y10T428/24529 , Y10T428/2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板结构,包括底有机层、至少一无机层、至少一有机层以及至少一凸起物。至少一凸起物自底有机层或有机层的上表面凸出。凸起物自底有机层或有机层的上表面凸出的最大高度为H,且覆盖凸起物的有机层的厚度为T,其中T≥1.1H。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795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510051831.2
申请日:2005-01-20
Applicant: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126 , H01J1/18 , H01J1/88
Abstract: 在包括用于诸如灯丝之类的线性元件的振动吸收器的电子管中,提供了一种振动吸收装置,所述振动吸收装置由具有大的振动吸收效果的振动吸收器制成,并且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可易于与灯丝接合。所述振动吸收装置由支承件(231)、陶瓷振动吸收器(241)和吸气剂屏蔽元件(251)形成。这三个部件连接到覆盖在前基板上的屏蔽电极(S)上,以在所述支承件(231)和所述吸气剂屏蔽元件(251)之间放置所述振动吸收器(241)。安装所述振动吸收器(241)以在所述支承件(231)和所述吸气剂屏蔽元件(251)之间滑动或转动。所述振动吸收器(241)具有所述灯丝接合于其中的孔(2413)。所述孔(2413)的底部(顶点)形成得偏离中心。所述振动吸收器(241)与所述屏蔽电极(S)呈线接触,如图3(c)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20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231052.X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L2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6 , H01J1/88 , H01L51/0097 , H01L51/524 , H01L51/5246 , Y02E10/549 , Y10T428/239 , Y10T428/24529 , Y10T428/2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板结构,包括底有机层、至少一无机层、至少一有机层以及至少一凸起物。至少一凸起物自底有机层或有机层的上表面凸出。凸起物自底有机层或有机层的上表面凸出的最大高度为H,且覆盖凸起物的有机层的厚度为T,其中T≥1.1H。
-
公开(公告)号:CN10578899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44994.0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推力器的小尺寸、小功率的钡钨空心阴极,利用外部加热而使钡钨发射材料进行热电子发射。该空心阴极整体小巧,结构紧凑,工作对象主要为低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和离子推力器,可为推进剂的电离提供高能电子并中和推力器羽流。利用陶瓷挡片的侧向孔来导入电热丝电线,并在内部利用阴极管陶瓷套阻隔了电线和阴极管的接触,防止两者的接触短路。当电热丝将发射体加热到1100℃后,对触持级施以高电压进行点火,在成功点火后,可关闭电热丝,进入自持加热模式,而空心阴极内部产生的电子则会喷到阴极下游的高电位区域,完成热电子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49526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080168.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Inventor: 宫冈明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16 , A61B6/40 , A61B6/44 , A61B2560/0406 , H01J1/40 , H01J1/88 , H01J5/02 , H01J5/04 , H01J19/56 , H01J35/02 , H01J35/04 , H01J35/116 , H01J35/14 , H01J35/186 , H01J35/28 , H01J37/16 , H01J2235/083 , H01J2235/16 , H01J2235/163 , H05G1/02 , H05G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在保持真空容器内的真空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改变靶面上的X射线产生点,而且防止了变更时的焦点移动的长寿命的透过型靶的X射线产生装置。将真空容器(1)的包括靶(2)的设置部分的一部分利用连结部件(5)而以相对于容器主体部(1a)能够移动的方式连结,以作为容器可动部(1b),利用该容器可动部(1b)的移动,使X射线产生点变化,并且,在使来自电子源(7)的电子静电地加速和集束的电极组(8)、(9)、(10)中的最终级的电极(10)与靶(2)之间配置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a)而形成的固定阳极(12),以抑制由容器可动部(1b)的移动导致的电场形状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