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9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0902.9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8 , H01Q1/38 , H01Q1/50 , H01Q5/20 , H01Q5/307 , H01Q5/50 , H01Q21/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天线阵列,包括双模式天线、开关、传输线以及天线单元。双模式天线具有第一馈入端,双模式天线操作于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开关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双模式天线的第一馈入端。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传输线,其中双模式天线在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的阻抗为传输线的阻抗的二分之一倍至一倍之间。天线单元具有第二馈入端,天线单元的第二馈入端通过传输线连接开关的第二端,其中天线单元在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的阻抗相同于传输线的阻抗。本发明利用简单馈入的设计,同时实现了辐射场型控制与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13741.8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万都
IPC: G01S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1 , G01S7/4815 , G01S13/931 , G01S2013/9371 , G01S2013/9375 , G01S2013/9389 , H01Q1/3216 , H01Q1/3283 , H01Q3/24 , H01Q21/0006 , H01Q21/0075 , H01Q21/065 , H01Q21/08
Abstract: 本揭示涉及雷达装置和校正雷达装置的误差的方法。第一发送天线组和第一接收天线组由在多个垂直方向中的第一方向上伸长的多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中的一些构成。第二发送天线组和第二接收天线组由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伸长的其他天线构成。发送发送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反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被包括在不同的组中,从而能够测量对象的高程信息并且基于高程信息来校正雷达装置的安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8105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80037564.X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H01Q1/42 , H01Q21/00 , H01Q21/0075 , H01Q21/0087 , H01Q21/26
Abstract: 相控阵天线组件(100,100a‑d)包括天线板堆栈(200)、被配置为覆盖天线板堆栈的天线罩(102)以及被配置为支撑天线板堆栈的壳体(110)。天线板堆栈包括中央核心层(214a)、限定底部厚度(TB)的底部多层天线单元(208)以及限定顶部厚度(TT)的顶部多层天线单元(206)。底部天线单元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底部金属层(210a,210b),每个底部金属层与距对称轴线(201)不同的距离(D1,D2)相关联。顶部天线单元包括两个间隔开的顶部金属层(210c,210d),每个顶部金属层与距离与底部金属层相关联的对称轴线的距离中的相应一个距离相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40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01903.4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G01N22/02 , H01P5/16 , H01Q1/48 , H01Q1/50 , H01Q21/0075 , H01Q21/065
Abstract: 一种绝缘子微波检测用微带贴片阵列天线,包括功分器(3)、阵列单元(4)、微带阵列馈线(1)、介质板和地板(2)。所述功分器为1:4威尔金森功分器,1:4威尔金森功分器由3个1:2威尔金森功分器构成。所述的阵列单元为44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均匀贴在介质板上;4根微带阵列馈线分别连接阵列单元的每一列;功分器的4个输出口分别接入4组串馈天线阵列;二个功分器分别连接两根相邻的微带阵列馈线后,再并联连接另一功分器;所述介质板的背面是地板。本发明微带阵列天线工作频段为22-22.5GHz,中心频率为22.24GHz,在22.24GHz处的增益为18.1dB,适合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微波复合绝缘子无损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560953A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10844285.6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1271 , H01Q1/3233 , H01Q1/3283 , H01Q21/0075 , H01Q21/08 , H01Q1/38 , H01Q1/12 , H01Q21/00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将辐射元件联接至一种结构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括面罩的结构、顺应地设置在面罩后面的天线贴件以及介于天线贴件与面罩之间的粘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6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93583.X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075 , H01Q21/065 , H01Q2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双频双圆极化小频比的微带天线阵列,包括介质基板11和设置在介质基板11上的2N+1个子阵列,2N个奇数序号子阵列工作在第一工作频率,2N个偶数序号子阵列工作在第二工作频率,N为自然数,两个工作频率的子阵列交替排列。本发明采用分布参数的微带线设计,具有单层平面结构易加工、易集成、易组阵、成本低、损耗低、辐射特性好、稳定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可应用于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45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869357.8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7/00 , H01Q1/3233 , H01Q13/206 , H01Q21/0006 , H01Q21/0075
Abstract: 一种阵列天线装置,具有:基板、设置于基板的直线形状的带状导体、向带状导体供给电力的供电部、多个环状元件、导体板、多个供电元件。上述多个环状元件沿带状导体每隔规定间隔地配置于基板的第一面,并分别具有在局部具有缺口的形状。上述多个供电元件连接于带状导体,并分别具有沿着上述多个环状元件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形状。导体板配置于基板的第二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80012437.6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雪茹
IPC: H01L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65 , H01Q9/0414 , H01Q9/045 , H01Q9/0457 , H01Q21/0006 , H01Q21/007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UWB雷达天线应用的低剖面天线阵列。其可以用作中等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M)或中等范围的发射天线阵列(TXM)。在一些实施例中,RXM或TXM可以包括:形成在印刷电路板(PCB)的顶层上的多个辐射贴片元件、在PCB中层的具有贴片阵列的布设馈给网络、以及从a/4耦接槽到每个馈给贴片的串联馈给排布。该天线可以具有理想的大频率带宽,具有从22GHz到26.5GHz的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平坦的天线增益。此外,针对仰角图样的旁瓣水平可以低于-20dB。还公开了并要求保护了其他的实施例。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1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7861.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单元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属于天线领域。本发明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设于基板正面的覆铜面及两个圆柱形介质谐振器、设于基板背面的馈电网络。其特点是设置两个介质谐振器,并且对两个谐振器采用不同的馈电结构,使其实现宽带特性,该天线具有宽频带、低剖面、易于加工、工作频带内方向图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83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42987.9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李梓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18 , H01P1/184 , H01P5/12 , H01Q1/246 , H01Q3/32 , H01Q21/0075 , H01Q2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可调移相装置和天线。该装置包括一个馈线分支网络,网络含有不同宽度的变压器部分,用于减小通过网络的信号反射;网络通过一个或多个馈线结点和部分耦合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设置于装置的第一边沿,安装有电介质元件的拉杆设置于装置的第二边沿,电介质元件安装在与这些馈线部分相邻的拉杆上,可以沿这些馈线部分的表面移动,同步调整与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关系,电介质元件含有一个或多个变压器部分,用于减少通过网络的信号反射,其中,与馈线部分相邻的以及与来自输入端口的第一个结点相连的电介质元件两端都含有变压器部分,其他电介质元件只在与部分馈线重叠的一端含有变压器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