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7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52953.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江苏省东方世纪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器,移相器包括介质板和指针组件,指针组件与介质板电连接,指针组件相对于介质板可转动,指针组件设有卡勾,卡勾与介质板的边缘配合。根据本发明的移相器,通过设置带卡勾的指针组件,卡勾可以与介质板的边缘配合连接,卡勾可以用于限定指针组件与介质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用于约束指针组件的变形、提高指针组件与介质板的装配稳定性,从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指针组件与介质板变形造成指针组件与介质板之间间隙过大、间隙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可以保证移相器的功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43385.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及移相器的行程调节装置,行程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杆和套设于调节杆上并与移相器的拉杆相连接的调节件,调节杆能够相对支撑架绕调节杆的轴线转动,调节杆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包括靠近移相器设置的调节段,调节段上设有第一配合面,调节件设有与第一外螺纹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且调节件能够沿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及止挡件,止挡件套设于调节段上,且止挡件设有与第一配合面相匹配的第二配合面。行程调节装置能够减小或消除螺杆受到的冲击力,保证能够准确的对移相器的行程进行调节;如此,采用该移相器的行程调节装置的基站天线能够准确的对移相器的行程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28806.5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盖、端盖组件及基站天线,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设有相对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用于与天线罩体的一端相匹配的藏胶槽,第二安装面上按预设间距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安装射频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每组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三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每个第一连接孔均贯穿端盖本体,且每组第一连接部中至少有一个第一连接孔贯穿藏胶槽的底壁。布置相同数量的射频连接器时,端盖的尺寸更小,提高端盖的利用率;如此,采用该端盖的端盖组件的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紧凑;如此,减小了采用该端盖组件的基站天线的截面尺寸和体积,使得基站天线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151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23019.X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欣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采用本方法能够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可以对基站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基站的智能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4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11657.2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段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天花板的低剖面小型基站天线,包括金属地板、金属柱环、金属馈电柱和金属负载片,金属地板铺设于室内天花板上,金属馈电柱和金属柱环同轴固定于金属地板表面,并与金属地板保持电连接,金属柱环同轴套设于金属馈电柱外圈,与金属馈电柱构成一个阶梯状的同轴馈线,金属馈电柱高于金属柱环,金属负载片固定于金属馈电柱的顶端,并与金属馈电柱保持电连接;金属馈电柱和金属柱环之间设有馈电端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低剖面,阻抗匹配良好以及倾斜角度可调节的特点,覆盖频段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0274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380033133.2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32 , H01Q1/246 , H01Q9/285 , H01Q21/26 , H04B7/0456 , H04B7/0469 , H04B7/0602 , H04B7/0617 , H04B7/0626 , H04B7/0691 , H04L5/0023 , H04L5/0048 , H04L5/0094 , H04W72/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信道信息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过程中减少导频信号的开销。具体方案为:基站在天线阵列中选取第一预设的天线映射至导频信号,将所述导频信号和天线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导频信号和所述天线的配置信息计算得到第二预设的天线的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具体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059.8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9/062 , H01Q1/246 , H01Q15/10 , H01Q19/108 , H01Q21/24 , H01Q25/008
Abstract: 提供了透镜式天线,其包括多个辐射元件和定位成接收来自辐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辐射元件的电磁辐射的透镜,透镜包括复合介电材料。复合介电材料包括与惰性粘结剂混合的可膨胀的气体填充的微球、诸如发泡微球的介电载体材料以及混合在一起的导电材料的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8461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19285.9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制式融合的有源天线,包括:具有Massive MIMO阵列的第一天线系统;具有天线阵列且工作于设定网络制式的第二天线系统,所述第二天线系统为有源天线系统,所述设定网络制式为4G网络制式、3G网络制式及2G网络制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天线系统和所述第二天线系统共用天线罩。该多制式融合的有源天线实现了包括Massive MIMO阵列天线系统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天线系统的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不仅提高了多种通信系统的兼容性,还可简化基站配备,充分节省天面资源、减小网络规划难度、降低运营商的成本并提升维护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06738.4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7/06 , H04B7/0456 , H04B7/0452 , H01Q3/26 , H01Q1/24 , H04W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7 , H01Q1/246 , H01Q3/26 , H04B7/0452 , H04B7/0456 , H04B7/0695 , H04B7/0697 , H04W4/06 , H04W72/005
Abstract: 一种网络控制设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多个第一信号,其中每个第一信号包含通信装置确定的关于第一波束等级中的较佳发射波束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控制器选择一群通信装置加入一对多波束训练,以及选择第二波束等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训练的发射波束。该群通信装置在第一波束等级中具有相同的较佳发射波束,以及第二波束等级中已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与第一波束等级中的较佳发射波束关联。无线通信模块还依次使用已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发射信号,以执行一对多波束训练,用以在该群通信装置之中同时训练第二波束等级中已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83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742987.9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李梓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18 , H01P1/184 , H01P5/12 , H01Q1/246 , H01Q3/32 , H01Q21/0075 , H01Q2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可调移相装置和天线。该装置包括一个馈线分支网络,网络含有不同宽度的变压器部分,用于减小通过网络的信号反射;网络通过一个或多个馈线结点和部分耦合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设置于装置的第一边沿,安装有电介质元件的拉杆设置于装置的第二边沿,电介质元件安装在与这些馈线部分相邻的拉杆上,可以沿这些馈线部分的表面移动,同步调整与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关系,电介质元件含有一个或多个变压器部分,用于减少通过网络的信号反射,其中,与馈线部分相邻的以及与来自输入端口的第一个结点相连的电介质元件两端都含有变压器部分,其他电介质元件只在与部分馈线重叠的一端含有变压器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