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4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0907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27/00 , A01N25/00 , A01N25/10 , A01N25/34 , A01N37/40 , A01N49/00 , A01N65/44 , A01P19/00 , A01M1/02 , A01M1/04 , A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蛾类食诱剂及诱杀装置,食诱剂包括:1‑10份香叶烯,1‑10份α‑蒎烯,1‑20份三氯蔗糖,1‑20份水杨酸甲酯,1‑25份香叶醇,5‑20份玉米花粉,20‑40份琼脂;食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三氯蔗糖与玉米花粉和琼脂加入水进行加热溶解制成溶液A;同时将香叶烯、α‑蒎烯、水杨酸甲酯、香叶醇溶于正己烷制成溶液B;然后将A、B溶液混合,并利用超声波溶解法加速溶解;待冷却凝固后得到固体的食诱剂。本发明采用黑光灯、食诱剂与电击网相结合,使昆虫不食用食诱剂便能被电击死亡,因此本发明的食诱剂及诱杀装置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诱杀昆虫,故能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使用方便,简单,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可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8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437670.0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杀菌制剂及其应用。制剂以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或其盐作为活性成分制备为微乳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分散油剂、乳油、可溶液剂、水剂、微囊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超低容量剂、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可乳化粉剂、泡腾颗粒剂、泡腾片剂、水分散片剂或漂浮颗粒剂;其中,活性成分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添加量为占制剂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本发明的制剂品种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靶斑病、小麦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等。#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5415.2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阿萨达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江肖
IPC: A01N25/30 , A01N25/34 , A01N33/12 , A01P1/00 , A01P3/00 , C11D1/90 , C11D1/94 , C11D17/04 , C11D3/48 , C11D3/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擦拭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足以具有抗微生物功效的浓度的季铵化合物。为了在擦拭组合物的使用期间减少条纹和/或成膜,组合物还含有减少残余物的表面活性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减少残余物的表面活性剂包含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732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9053.7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反‑8‑十二碳烯‑2,2,3,3,3‑五氟丙酸酯的迷向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迷向组合物包括第I组分和第II组分,所述第I组分包括反‑8‑十二碳烯‑2,2,3,3,3‑五氟丙酸酯、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顺‑8‑十二碳烯‑1‑醇;所述第II组分包括反‑8‑反‑10‑十二碳二烯‑1‑醇。本发明的迷向组合物对梨小食心虫和/或苹果蠹蛾具有优异的迷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32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2132.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广州艾浩尔防霉抗菌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油缓释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植物精油防霉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含有植物精油防霉片包括两层表皮层以及设置在两层表皮层之间的精油缓释层,本发明利用松香酸钠与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接枝制成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并将其负载植物精油后作为芯材,将双羟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入到聚氨酯主链后对芯材进行包裹制成精油缓释剂,然后以木质素为基材,精油缓释剂为有效成分,制备得到精油缓释层。本发明制备的精油缓释层可以实现精油缓释以及抗菌防霉的效果,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缓释效果显著,而且在潮湿环境中依旧保持良好的缓释效果,大大延长材料的功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4985.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技术消毒杀菌剂领域,且公开了溴氯海因片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溴氯海因8份、无水硫酸钠78‑82.2份、微晶纤维素2.4‑3.2份、乳糖6.4‑9.6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0‑1.2份。本发明解决了溴氯海因现有剂型无法实现池塘底质的消毒和改良的弊端,在沉入水底的同时不断释放有效成分,从而对池塘底部能起到更好的消毒和改良作用;粉末直接压片无需润湿和干燥,更有利于药物在片剂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成品便于运输;且本发明制备简单、质量稳定、使用便捷,产品溶解速度快,能够瞬间提高水中有效溴和有效氯浓度,增强溴氯海因的杀菌消毒效果;从而提高了溴氯海因的稳定性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4239.5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艾克森实验室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里恩·L·基亚泰洛 , 马克·阿曼
IPC: C09D5/14 , A01N25/10 , A01N25/34 , A01N33/12 , A01P1/00 , C09D139/00 , C09D179/02 , C09D133/0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基于聚合物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它是无毒的、水溶性的,并且减少来自表面的传染病的传播。该组合物包含阳离子聚合物、至少一种黏附促进剂、任选的在可见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的有机颗粒和/或无机颗粒、和载体,其中组合物的组分彼此不共价结合。还提供了抗微生物组合物,其至少包含(i)基于聚乙烯亚胺的聚合物和载体,或(ii)在可见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的有机颗粒和/或无机颗粒、黏附促进剂和载体。可以施加抗微生物组合物以对表面进行消毒并在表面上形成可去除的残留自消毒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9918.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漂浮型灭藻剂,其包括琼脂、季铵盐、L‑赖氨酸、除磷剂及色素。本发明所述灭藻剂采用季铵盐和L‑赖氨酸作为主要的灭藻活性成分,并添加金属氢氧化物或/和金属氧化物作为吸磷组分。通过机械发泡技术制备,该灭藻剂质地轻盈疏松,吸水后能够膨胀,并持久地漂浮于水体表面。这些特性显著提高了灭藻效率,从而实现高效除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4602.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IPC: A01N65/00 , C08J3/24 , C08L5/08 , C08L5/04 , A01N65/10 , A01N65/20 , A01N65/22 , A01N65/08 , A01N65/28 , A01N65/40 , A01N65/44 , A01N25/18 , A01N25/34 , A01N25/12 , A01N25/10 , A01P7/04 ,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蚊幼虫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日用化工品领域。该杀蚊幼虫缓释剂主要由植物精油、乳化剂、壳聚糖溶液、海藻酸钠溶液、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交联剂溶液、固化剂溶液制备得到。该杀蚊幼虫缓释剂能够逐步缓释杀灭蚊幼虫的植物精油,杀蚊幼虫的成分不会过快损失,相对稳定,且缓释剂的主要原料均为天然或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易降解,待植物精油释放完毕后,缓释剂可直接捞出或任其分解,对人体、水体及土壤的安全不会造成威胁,避免产生其他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92370.X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IPC: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71/02 , C08L79/00 , A01N25/10 , A01N25/34 , A01P1/00 , A01P3/00 , C11D17/04 , C11D3/48 , C09B67/02 , C09B6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缓释功能材料,其包括水溶相和非水溶相;所述水溶相包括水溶性基体和功能成分;其中,所述非水溶相和所述水溶相的质量比为40:60~60:40;所述缓释功能材料在水中时,所述水溶相在水中的释放速率为0.0001~0.0032g/L。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功能分子总释放量低的问题,还可以实现缓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