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医用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868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6559.9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医用材料。所述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包括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抗凝物质和金属盐。基于该涂层组合物的抗菌、抗凝涂层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方便。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二者之间发生席夫碱反应,构建酚胺底层涂层;再利用活化的抗凝物质与酚胺底层涂层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抗凝物质的固定;最后通过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在表面形成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涂层。在本发明中,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涂层可活化抗凝物质的抗凝能力,提高涂层表面的自清洁能力和光催化抗菌能力。

    一种复合肝素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0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4972.9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肝素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紫外光预处理:对基底材料进行紫外光预处理,引发聚乙烯亚胺接枝于材料表面;变向涂覆:采用肝素溶液在基底材料表面涂覆,并用EDC溶液进行固定;在涂覆中途改变涂覆方向。本发明通过紫外光在基底材料表面引入氨基链,表面带有正电荷,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肝素涂层。在涂覆完成后用EDC溶液对涂层进行固定,在涂覆中途改变涂覆方向,提高了涂层的稳定性、均一性、亲水性和抗凝性能。

    一种中草药抗凝血抗菌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51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8256.8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抗凝血抗菌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贻贝粘性蛋白结构仿生的聚多巴胺材料进行黏附底层修饰,并通过迈克尔反应和席夫碱反应,在聚多巴胺黏附涂层上形成一层大网络聚合物结构,进而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其表面形成纳米纤维以负载中医药活性成分;其次,基于聚多巴胺—黄芪多糖磷酸酯复合材料进行抗凝涂层的制备;最后,基于所制备的黄连素—丝素蛋白溶液进行抗菌涂层的制备。本发明提出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生物材料”以解决当前生物涂层所存在的抗凝效果不佳、抗菌效果有限等问题的新路径,显著提高了抗凝功能和抗菌效果,副作用小,可实现药物的缓释,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持续释放核黄素及抗凝药的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395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48236.6

    申请日:2024-11-19

    Inventor: 曾荣 刘忠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持续释放核黄素及抗凝药的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及其应用,所述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外层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的原料中添加有核黄素,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的原料中添加有核黄素和抗凝药物。所述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在体外血液循环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涂覆在光动力治疗设备中的血液通道的内壁面上。采用本发明进行体外血液循环治疗时,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接触血液后能够稳定并持续地向血液中释放核黄素和抗凝药物,提高了核黄素和抗凝药物参与光动力治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核黄素经过光照产生活性氧ROS能够对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迅速灭活。

    持续释放核黄素及抗凝药的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39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8236.6

    申请日:2024-11-19

    Inventor: 曾荣 刘忠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持续释放核黄素及抗凝药的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及其应用,所述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外层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的原料中添加有核黄素,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层的原料中添加有核黄素和抗凝药物。所述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在体外血液循环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涂覆在光动力治疗设备中的血液通道的内壁面上。采用本发明进行体外血液循环治疗时,双层水性聚氨酯涂层接触血液后能够稳定并持续地向血液中释放核黄素和抗凝药物,提高了核黄素和抗凝药物参与光动力治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核黄素经过光照产生活性氧ROS能够对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迅速灭活。

    一种医用导管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39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88290.1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该医用导管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叔胺化合物和内酯化合物反应,制得两性离子化合物,两性离子化合物的主链具有双键;对初始的医用导管的表面进行改性,制得第一改性医用导管,第一改性医用导管表面修饰有发生酰胺化反应的第一官能团;对第一改性医用导管的表面进行改性,制得第二改性医用导管,第二改性医用导管表面修饰有巯基;第二改性医用导管和两性离子化合物发生点击反应,制得表面接枝两性离子的目标医用导管。本发明制得的目标医用导管具有优异的抗污和抗凝特性,且有效降低了目标医用导管中的可沥滤物含量。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人工血管支架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3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22064.3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人工血管支架及其构建方法,将猪心主动脉血管进行脱细胞处理后,与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复合制备预凝胶溶液,利用3D打印将设计的模型用白色树脂打印成中空管状模具,将预凝胶溶液注入模具交联后得到形状尺寸可控的人工血管支架,最后装载抗凝血药物肝素于所制支架上得到负载肝素的人工血管支架。本发明选用制备预凝胶溶液的材料,能够实现材料功能的优势互补。脱细胞基质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复合聚乙烯醇和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提高支架的机械性能,并提高细胞粘附性。在人工血管支架上负载肝素以提高支架的抗凝血性能,预防形成血栓。该支架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心血管组织工程学和生物学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