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1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76895.8
申请日:2018-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B01D3/14 , C07C49/607 , C07C45/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2-戊酮4-庚酮、水和二氧化碳混合物的非均相共沸精馏方法是将待分离2-戊酮,4-庚酮,水和二氧化碳原料从隔壁塔的待分离原料进口进入隔壁塔左半侧进行气液分离,气相从气相出口出来进入冷凝器,冷凝液在汽-液-液分离器分离得到富二氧化碳汽相、富酮相和富水相,富酮相回流入隔壁塔左半侧,富水相回流入隔壁塔右半侧,采出获得富二氧化碳气进行驰放,富酮相进入精馏塔的塔釜获得4-庚酮产品,精馏塔顶部出来的气相再经过精馏塔冷凝器冷凝,一部分回流到精馏塔,另一部分得到2-戊酮产品。本发明具有分离效果好,可大幅地节省设备投资费用和安装空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899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23322.0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93/08 , C07D307/93 , C07C49/607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2 , A61K31/343 , A61K31/352 , A61K31/12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姜黄属植物总倍半萜及三种活性倍半萜单体及制备方法和在抗糖尿病方面的用途。以姜黄属植物为原料,经超临界CO2萃取,或用有机溶剂提取后,再经低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可获得一种低极性总倍半萜提取物,经进一步色谱分离,可得到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和蓬莪术环氧酮三种倍半萜的纯品。活性研究表明,该总倍半萜及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和蓬莪术环氧酮能有效增加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抗糖尿病活性,可将其应用于制备抗糖尿病的药物、抗糖尿病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等。本发明开发了姜黄属植物中倍半萜的抗糖尿病新用途,拓展了姜黄属植物的药物作用范围,为推广利用和深加工中药材提供依据,并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11995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680005160.9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玛奈·菲尔萨公司
IPC: C07C49/607 , C07C35/205 , C07C43/188 , C11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5/205 , C07C26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化合物,其中:A)a)R4、R5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3、R6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或者b)R4、R6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3、R5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或者c)R3、R6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4、R5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以及存在虚线,并且所述虚线代表顺式或反式双键,并且R1代表氢原子,R2代表OH、OCH3或OC2H5基团,或者不存在虚线,并且R1代表氢原子,R2代表OCH3基团或OC2H5基团;或者B)R1、R4和R6均代表氢原子,R2、R3和R5均代表甲基基团,以及存在虚线,并且所述代表顺式或反式双键,R7代表氢原子,并且R8代表OH、OCH3或OC2H5基团,或者不存在虚线,并且R7代表氢原子,R8代表OCH3基团或OC2H5基团。本发明化合物为醇或醚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通式(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香味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22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877.0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巴斯夫欧洲公司
IPC: C07C45/28 , C07C49/607 , C07C49/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28 , C07C45/62 , C07C45/85 , C07C2601/20 , C07C49/607 , C07C49/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7-16个碳原子的环酮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氧化二氮氧化至少包含具有7-16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C-C双键的环烯烃的组合物(I),得到组合物(A);(b)用至少一种碱处理所述组合物(A),得到组合物(B)。
-
公开(公告)号:CN101119958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5160.9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玛奈·菲尔萨公司
IPC: C07C49/607 , C07C35/205 , C07C43/188 , C11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5/205 , C07C26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化合物,其中:A)a)R4、R5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3、R6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或者b)R4、R6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3、R5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或者c)R3、R6和R7均代表氢原子,并且R4、R5和R8均代表甲基基团,以及存在虚线,并且所述虚线代表顺式或反式双键,并且R1代表氢原子,R2代表OH、OCH3或OC2H5基团,或者不存在虚线,并且R1代表氢原子,R2代表OCH3基团或OC2H5基团;或者B)R1、R4和R6均代表氢原子,R2、R3和R5均代表甲基基团,以及存在虚线,并且所述代表顺式或反式双键,R7代表氢原子,并且R8代表OH、OCH3或OC2H5基团,或者不存在虚线,并且R7代表氢原子,R8代表OCH3基团或OC2H5基团。本发明化合物为醇或醚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通式(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香味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275120A
公开(公告)日:2000-11-29
申请号:CN98810014.2
申请日:1998-08-20
Applicant: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IPC: C07C35/37 , C07C45/52 , C07C49/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5/14 , C07C29/56 , C07C35/37 , C07C43/23 , C07C45/28 , C07C45/30 , C07C49/433 , C07C49/437 , C07C49/643 , C07C49/737 , C07C2602/42 , C07C2603/68 , C07D303/14 , C07F7/1804 , Y02P20/55 , C07C35/29
Abstract: 用碱及甲硅烷化试剂处理化合物4用于制备化合物5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9524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1288992.2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185 , B01J27/128 , B01J27/053 , B01J37/02 , B01J37/18 , C07C45/65 , C07C49/597 , C07C49/603 , C07C49/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环烯酮的合成方法、及一种催化剂和它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合成大环烯酮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及负载在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和布朗斯特酸;所述载体为金属氧化物;优选的,基于催化剂的质量,载体上布朗斯特酸的负载量为1‑10%,过渡金属的负载量为0.1‑10%,过渡金属的负载量更优选为1‑5%。利用本发明的催化剂来催化大环酮合成大环烯酮,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规模化生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08999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23322.0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93/08 , C07D307/93 , C07C49/607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2 , A61K31/343 , A61K31/352 , A61K31/12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姜黄属植物总倍半萜及三种活性倍半萜单体及制备方法和在抗糖尿病方面的用途。以姜黄属植物为原料,经超临界CO2萃取,或用有机溶剂提取后,再经低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可获得一种低极性总倍半萜提取物,经进一步色谱分离,可得到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和蓬莪术环氧酮三种倍半萜的纯品。活性研究表明,该总倍半萜及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和蓬莪术环氧酮能有效增加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抗糖尿病活性,可将其应用于制备抗糖尿病的药物、抗糖尿病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等。本发明开发了姜黄属植物中倍半萜的抗糖尿病新用途,拓展了姜黄属植物的药物作用范围,为推广利用和深加工中药材提供依据,并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80800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33371.5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32 , B01J31/28 , C07B41/06 , C07B41/08 , C07C45/36 , C07C45/33 , C07C51/265 , C07C51/215 , C07C47/54 , C07C49/78 , C07C49/597 , C07C49/607 , C07C63/06 , C07C55/12 , C07C33/22 , C07C29/50 , C07C39/04 , C07C37/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B01J31/28 , B01J31/0238 , B01J31/1805 , B01J31/32 , C07B41/06 , C07B41/08 , C07C29/50 , C07C37/60 , C07C45/33 , C07C45/36 , C07C51/215 , C07C51/265 , C07C47/54 , C07C49/78 , C07C39/04 , C07C49/597 , C07C49/607 , C07C63/06 , C07C55/12 , C07C33/22
Abstract: 一种烃类选择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长链有机胺为修饰剂,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修饰后,得到表面修饰长链有机胺的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表面疏水性和高效催化氧化能力。以空气或O2为氧源,在无溶剂条件下,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甲苯、乙苯、对二甲苯、四氢萘和邻二甲苯等烃类选择氧化反应,对于选择氧化制备醇、酮、醛和(或)酸等有机含氧化合物,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45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491640.7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桂林八加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31/122 , A61K36/9066 , A61P9/10 , A61P3/06 , C07C49/607 , C07C49/743 , C07C45/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科技领域,具体涉及从毛郁金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中药有效部位、其制备方法和从中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中药有效部位以姜黄科植物毛郁金的干燥根茎为药用部位,药用部位经有机溶剂提取,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含有倍半萜类成分的有效部位,有效部位中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大于50%。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莪术二醇、原莪术醇、莪术二酮和zedoarondiol及总提取物均有显著治疗心肌缺血作用,可明显减小缺血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心肌梗塞区范围,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