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性高光谱伪装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77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4917.4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性高光谱伪装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种金属盐和有机色素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将生物多糖、结构导向剂和沉淀剂混合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2)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混合液先使用剪切搅拌机剪切搅拌,再将其置于高温下老化;(3)将老化后的沉淀物清洗、干燥,得到中间产物;(4)将中间产物加入到含长链烷基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离心,将离心后的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伪装填料。本发明能够制备表面具有褶皱结构的中间产物,从而提高中间产物的接枝位点,使其接枝更多的疏水碳链,一方面提高伪装填料在油性树脂中的分散性,一方面提高最终伪装涂层的疏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防雾性能和耐候性。

    一种热致变色防伪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9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9876.8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致变色防伪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学防伪领域。该变色防伪涂层由三层结构组成,上下两层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经加热固化后得到的薄层,中间层是通过喷涂结构色相变涂料并经加热溶剂挥发后得到的结构色相变薄层,其中结构色相变涂料是将具有单分散特性的结构色纳米颜料与相变材料混合于乙醇中得到的。该热致变色防伪涂层在加热至不同温度时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且在降温后涂层可恢复至初始颜色,这种多重颜色变化使其在高级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性多重荧光防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2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7557.3

    申请日:2024-07-05

    Inventor: 吕晓正 王勇 严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多重荧光防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聚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树脂30~50份、再生纤维素微纤维5~15份、量子点1~10份、荧光纤维1~5份、水性荧光颜料10~30份、交联剂0.5~3份、分散剂0.5~2份、去离子水20~60份。本发明通过结合聚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再生纤维素微纤维、量子点、荧光纤维和水性荧光颜料等多种功能性材料,实现多重荧光效应和复杂防伪结构,提高防伪效果和识别难度。

    一种伪装织物阻燃涂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0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09904.0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装织物阻燃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阻燃涂料技术领域,采用聚氨酯与聚氯醚有较好的相容性,两者共混可以改善聚氨酯涂料的耐臭氧老化性能,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作为该共混涂料的硫化体系,聚氯醚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抗冲击强度高,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优良,吸水性小。除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外,能耐各类酸、碱、盐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的腐蚀,聚氯醚较脆,抗外力冲击的性能较差,稍有撞击,易于碎裂,与聚氯醚塑料共混,可大幅度提高其冲击性能,改善涂料的阻燃性能,能满足伪装面料阻燃涂饰的要求。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6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20071.6

    申请日:2024-02-28

    Inventor: 王会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红外隐身涂料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红外隐身涂料包括如下原料:有机粘合剂、填料剂、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其中填料剂为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管状纳米材料的复配材料。本申请的涂料的制备方法为:先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A液;再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均匀,得到B液;最后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填料剂,与B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通过本申请制备的红外隐身涂料,提高了涂膜红外吸收率,增强了其隐身性能,同时改善了涂膜的机械性能。

    一种可见光近红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3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41363.6

    申请日:2023-12-18

    Inventor: 张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伪装涂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见光近红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可见光近红外涂料,由单独存储且使用时按重量比为(6‑8):1进行混合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碳树脂40‑60份;助剂15‑25份;粉料25‑35份;聚乙烯醇4‑6份;聚酰胺2‑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3份;溶剂20‑30份;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氰酸酯固化剂70‑90份;稀释剂10‑1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氟碳树脂、溶剂、聚乙烯醇和聚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助剂、粉料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异氰酸酯固化剂和稀释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本申请的可见光近红外涂料的抗侵蚀性能优异,涂层能够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红外隐身材料用弥散强化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红外隐身涂层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5989.3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材料用弥散强化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红外隐身涂层,涉及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粉体、陶瓷粉体、聚乙烯醇和水混合,进行球磨、造粒得到团聚粉体;对团聚粉体进行高频等离子处理,得到红外隐身材料用弥散强化复合粉体;金属粉体包括Al、Cu、Au、Ag、Ni、Pt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粉体为纳米负温度系数热敏半导体陶瓷,纳米负温度系数热敏半导体陶瓷包括高温型陶瓷粉体和中低温型陶瓷粉体。该红外隐身材料用弥散强化复合粉体,具有极高的致密度、球形度与流动性,陶瓷相均匀弥散分布在金属中,起到强化金属材料硬度、耐磨、耐温等性能,可用于3D打印红外隐身装备或喷涂红外隐身涂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