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减振器及具备其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8382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80077644.3

    申请日:2022-11-02

    Inventor: 金正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及应用其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所述扭振减振器配置在接收发动机的旋转力的转子套筒(23)和配置在所述转子套筒(23)后方的转子轮毂(90)之间,将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转子轮毂(90)。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第一减振器(30),所述第一减振器(30),具备:第一盖板(31),设置在驱动侧,并具备第一止动件(319);以及第一止动件容纳部(350),设置在从动侧,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止动件(319);以及屏蔽构件(318、373),用于覆盖所述第一止动件容纳部(355)的开口,以限制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止动件容纳部(355)径向移动。

    一种具有刚度阻尼惯量多参数可调的轨道型旋转非线性能量汇

    公开(公告)号:CN117145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43797.0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刚度阻尼惯量多参数可调的轨道型旋转非线性能量汇,将输入轴能量通过连杆传递给NES圆盘,再通过阻尼器耗散。该装置通过输入杆带动连杆在轨道上运动,连杆另一端压缩弹簧与阻尼器,从而产生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ECU通过齿轮控制轨道偏转的角度,从而实现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可调;ECU控制齿条在NES圆盘上的位置,实现转动惯量的可调;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扭转振动振幅与角速度回馈ECU进行参数调节。本发明专利通过改变旋转轨道角度实现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的连续可调,通过改变齿条质心到NES圆盘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实现转动惯量的连续可调,制造装配简单、成本低廉,拓宽了非线性能量汇的实现方式,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外置式动平衡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5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811556820.3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式动平衡装置及系统,外置式动平衡装置包括:用于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的外置电机;旋转质量单元,旋转质量单元偏设于外置电机的转轴的旁侧;用于检测飞轮的基准位的相位的第一相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旋转质量单元的相位的第二相位传感器;用于检测传动轴的转速和转向的转速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外置电机与传动轴同转速和同转向的测控单元,测控单元分别与外置电机和转速传感器连接。本发明无需频繁启停待动平衡动力设备,通过振动测试设备现场监测相结合,启停外置电机,调节旋转质量单元的动不平衡量,并将旋转质量单元于转轴的安装条件并转换成平衡块于传动轴上的安装条件,方便快捷且易于实现。

    一种可自动调节重心的船用制氧机

    公开(公告)号:CN1122536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31339.X

    申请日:2020-09-27

    Inventor: 李可心 李士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重心的船用制氧机,包括制氧机主体和固定安装在船体上的第二平衡环,第二平衡环上安装有多个支撑腿,第二安装环通过支撑腿与船体固定连接,制氧机主体呈球状,制氧机主体的两侧各设有一根第一转动轴,第一平衡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二平衡环铰接,第一转动轴的中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的中轴线垂直,制氧机主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平面,制氧机主体的平面上转动安装有平衡轮,制氧机主体的平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平衡轮转动连接。其目的是:解决现有船用制氧机结构缺陷导致的无法保持重心平衡,使得制氧机无法稳定运行,影响制氧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转动惯量调节机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417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725223.2

    申请日:2018-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惯量调节机构,其包括本体、两个以上的不同质量的滑块、安装座、触发器、电刷组件、控制装置和连接盘;其中,本体上设置有安装腔和通孔,滑块滑动设置在安装腔中;安装座固定穿设在通孔中,安装座中设置有第一导电线圈;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滑块接触配合,触发器的导电端与第一导电线圈相接;电刷组件中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线圈信号连接的第二导电线圈;控制装置与第二导电线圈的输出端相接;连接盘的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连接盘的另一端用于与旋转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转动惯量调节机构,实现对不同转动惯量和偏心边界条件的模拟控制。

    一种套筒内置弹簧式导轨式三向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236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681593.1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内置弹簧式导轨式三向振动控制方法,包括,水平双向机械导轨减振承台结构和多个套筒内置钢弹簧结构形成了具有三向低通滤波作用大行程高耗能减振结构;水平双向机械导轨减振承载结构通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X向承台板和水平Y向承台板的两级承台板结构及两级承台板结构之间采用水平导轨和水平导轨连接扣件的连接方式,实现水平X向承台板和水平Y向承台板分别在X方向和Y方向自由滑移;每个套筒内置钢弹簧结构中的内环套筒结构和外环套筒结构通过两端分别与内环套筒结构内部顶端和外环套筒内部底端固连的竖向内置减振弹簧变形实现上下相互运动。本发明可改善物品易受地震或其他振动导致倾倒损坏等问题。

    叶片式耗能调谐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50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28271.4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8 F16F15/023 F16F15/04 F16F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式耗能调谐减振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转盘上的减振盒,在减振盒内的下底面和上顶面分别安装有能沿其表面来回滑动的质量块,所述的质量块通过并联的粘滞阻尼器和弹性元件与减振盒侧壁相连,在上下两个质量块之间横向设置有与减振盒内壁相连的液态阻尼器,在所述的液态阻尼器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旋转叶片轴,所述的旋转叶片轴延伸到减振盒外与叶片相连。

    一种周期腔体型低频宽带隙隔振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30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72673.0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期腔体型低频宽带隙隔振器及制备方法。该隔振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周期单元。周期单元包括两个薄板主体和一个环腔散射体,两个薄板主体的外缘用环腔散射体相连以形成一腔体;周期单元之间用连接块散射体相连。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材料以制备薄板主体、环腔散射体和连接块散射体;调整它们的几何参数,使得隔振器的有效带隙频率能覆盖所需隔振环境的振动频率;校核隔振器是否符合安全条件,从而制备周期腔体型低频宽带隙隔振器。本发明适用于隔离低频率的振动,且能在保持相应的承载力的同时实现宽频率范围的隔振,能在更低频率段形成带隙,并同时拥有更宽的带隙,尺寸相对更小,振动衰减率更高。

    风力发电机叶片分组配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3505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29164.7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余科洋

    Inventor: 余科洋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分组配重系统,包括电子吊称、计算机和数据采集设备,电子吊称对叶片进行称重,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一批次叶片的重量,处理后显示最佳分组方案及配重方案;计算机具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来自数据采集设备的重量数据;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对叶片进行分组和配重的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叶片数据,配重参数,配重方案;配重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批次每个叶片的重量、静力矩、经过配重后所有可能的重量和静力矩范围,计算任意三片叶片是否可以配重,如果可配,选择最佳的配重方案;叶片分组模块用于对叶片进行智能分组,选择最佳的分组方案,使分组方案满足尽可能多的叶片能分组,配重最优组数最多等条件;显示输出模块用于显示输出分组配重方案。

    一种汽车传动系配平衡降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4334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156051.9

    申请日:2006-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传动系配平衡降噪的方法,首先通过测算找到最轻点,在后桥主减速器与传动轴连接处的断面上找出断面跳动最大点和径向跳动的最大点,用径向跳动最大点和断面跳动最大点,经过矢量合成后可得最大点,最大点与断面圆心的连线交断面圆周线于一点,该点即为后桥不平衡量的最重点。把后桥不平衡量的最重点在后桥法兰凸缘上表示出来,在装配的时候,利用传动轴上最轻点和后桥不平衡量最重点以两点距离最小的原则进行装配。利用后桥不平衡量最重点来解决传动系配平衡降噪的方法效果更准确、有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