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道的穿管装置及管道穿越套管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0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83803.3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穿管装置及管道穿越套管的施工方法,包括推管组件和辅助滑车,所述推管组件包括端架,所述端架可拆卸的安装于管道的后端,端架可被牵引的沿管道的轴向由后向前移动以推动管道前进,所述辅助滑车支持于管道的底面用于辅助管道向前滑动;本发明的用于管道的穿管装置及管道穿越套管的施工方法,被牵引的端架配合支撑在管道底部的辅助滑车,使得管道穿管过程中阻力更小,管道的推动更为简单,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时间,提升了施工效率。

    一种带内挡水格栅的穿墙管及空调新风管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21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19991.9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挡水格栅的穿墙管及空调新风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穿墙管,所述第一穿墙管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为空调的水管及冷媒管提供容纳空间;第二穿墙管,所述第二穿墙管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为空调的新风管提供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穿墙管与第二穿墙管并列装配连接,所述第二穿墙管远离空调的一端为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设置有倾斜的内挡水格栅,用于遮挡所述吸风口吸入的雨水。本发明使得第一穿墙管与第二穿墙管装配后形成两个独立的通道,互不干扰,同时使整体呈管状利于穿墙,在第二穿墙管的吸风口设置内挡水格栅,有效减少水流的进入,从而减少雨水的入侵,提高空调内新风模块的安全性。

    一种电力线路管井用的快速排通风换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1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74239.2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管井用的快速排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由一个机头组件和至少一个标准管节组成,当标准管节设置为多个时,多个标准管节首尾相连后一端与机头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机头组件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部的风机以及安装在机壳一侧的风管接头,标准管节由通风软管和充气囊体组成,充气囊体通过缝合或者胶合固定在通风软管的内壁,充气囊体的截面呈空心的环状结构。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线路管井,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向充气囊体的内部进行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充气囊体会逐渐鼓起,将其外部的通风软管顶起,使其完全打开鼓起,保证通风软管的通风效果,避免出现通风软管局部无法打开导致风路堵塞的情况。

    一种用于套管内穿管施工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4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2768.9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套管内穿管施工工艺,具体步骤为:在套管两端口安装支撑端板组件;在内穿管的穿入端安装有封堵穿管组件;将内穿管搭设在一端的支撑端板组件上;向套管内注入浮载水体,浮载水体最高端位于内穿管底部;在浮载水体的支撑作用下,利用封堵穿管组件进行内穿管的穿管作业。本发明通过支撑端板组件将套管两端部半封闭,便于向套管内部注入浮载水体,这样可以在内穿管进行穿管作业时,利用浮载水体对其进行浮动支撑,使其更加顺畅的进行穿管作业,再者利用封堵穿管组件对内穿管端部进行封堵,便于使用拉绳和顶推杆同步进行穿管作业,穿管作业效率更高,各个部件连接拆卸方便快捷。

    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74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98880.1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涉及暗埋箱涵和管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箱涵在与所述管线通道的相交区段内呈顶部敞口结构,所述管线通道横向固结于所述暗埋箱涵的顶部敞口区段上,所述管线通道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顶板梁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顶板梁之间的贯通仓体,各所述贯通仓体内分别布设有管线。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结构形式解决了下立交纵断面受限区域横向管线问题,可避免大量管线绕行搬迁,减少相交道路空间资源,降低管线搬迁费用;结构覆土的减少,可减少引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下立交工程的建安费,并可将出口处远离横向道路;避免了暗埋箱涵的顶板内预埋管,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

    集束海底管道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4843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593319.1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束海底管道,该集束海底管道包括:承载管、位于所述承载管内的功能管线、设置在所述功能管线与所述承载管之间的间隔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承载管外的防护装置和限位机构;所述间隔机构相对所述承载管的管壁能在预定范围内滑动;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承载管外壁上,包括:轴向限位件和周向限位件,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承载管外的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周向限位件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轴向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保护套筒相对所述承载管轴向移动。本发明能够降低冰山挤压对海底管道带来影响。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水管的道路过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26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12739.3

    申请日:2019-12-04

    Inventor: 朱惜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水管的道路过桥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支撑座、若干缓冲联动机构和衔接装置;承载机构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平台上开有若干第一矩形凹槽,第一矩形凹槽两侧开有第一铰接孔;缓冲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板、限位柱、缓冲底座和缓冲弹簧;缓冲底座包括导向筒,导向筒与底板固定连接,导向筒内固定有铺垫支柱,缓冲弹簧套于缓冲底座和限位柱上;衔接装置一端与联动板上的第二铰接柱相连接。本发明,有效地保护了水管免受车辆的碾压,减少车辆对道路过桥装置的损坏,有效缓解车辆对道路过桥装置的碾压,具有减震的作用,提高了道路过桥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现状地下管线悬挂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0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8756.9

    申请日:2018-10-29

    Inventor: 岑文祥 钟俊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7/00 E02D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现状地下管线悬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搁置于基坑支护对撑上的横向组合支承梁,位于横向组合支承梁下方且用于直接承托地下管线的横向组合托梁,所述横向组合托梁、横向组合支承梁之间由锚栓拉杆拉结。本发明能实现对于基坑土方开挖范围内无法迁改的地下管线的保护,在满足现状管线正常使用要求的同时,实施基坑范围内的新建地下工程,避免的了对民生市政的影响,减少了工程投资,减少地下结构与与管线支撑装置的空间冲突,避免设置竖向支撑柱所产生的地下结构漏水问题。

    管道内壁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6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34278.5

    申请日:201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内壁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两个支臂、定位梢和吸盘,第一支臂由四根相互垂直的钢管拼接成一个十字形第一支臂,该第一支臂下部设有支架,第一支臂的四个端部有一圆形缺口,分别通过定位梢连接第二支臂;定位梢为一个带有两个把手的圆环,定位稍底部有一圈凸板,定位梢设于第一支臂圆形缺口处并通过该圈凸板与第一支臂铰接,第二支臂一端位于第一支臂圆形缺口内且第二支臂外圈与定位稍的圆环内圈连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吸盘铰接。本发明实现大直径管道无损坏安装,保持管道内壁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工序,减少人力投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