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装置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81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47556.3

    申请日:2018-05-11

    Inventor: 山口千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线材在线材送出机构与线材位置支承部件之间产生扭结的绕线装置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绕线装置具备: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其具有供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插通的第一线材路径孔和第二线材路径孔;卷绕驱动部,其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围绕芯部公转,以将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边缠绕边卷绕于线圈部件的芯部;旋转部,其使芯部自转;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卷绕驱动部和旋转部。控制机构具有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基于规定条件,对上述第一控制和上述第二控制做切换,在第一控制中,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向第一旋转方向公转,使芯部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方向亦即第二旋转方向自转,在第二控制中,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向第二旋转方向公转,使芯部向第一旋转方向自转。

    绕线方法、绕线机、绝缘件及旋转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703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60471.2

    申请日:2019-09-28

    Abstract: 一种绕线方法,所述绕线方法将使导线(4)绕基准轴(X)环绕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环绕动作和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进退的进退动作组合,从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所述绕线方法具有以下第一~第四工序。第一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上端边(24a)。第二工序,在将导线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左侧边(24b)的期间,进行进退动作,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相对于分割定子(2)相对移动与导线(4)的外径相当的距离。第三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下端边(24c)。第四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右侧边(24d),并使导线返回到上端边(24a)。

    绕线装置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8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447556.3

    申请日:2018-05-11

    Inventor: 山口千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线材在线材送出机构与线材位置支承部件之间产生扭结的绕线装置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绕线装置具备: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其具有供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插通的第一线材路径孔和第二线材路径孔;卷绕驱动部,其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围绕芯部公转,以将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边缠绕边卷绕于线圈部件的芯部;旋转部,其使芯部自转;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卷绕驱动部和旋转部。控制机构具有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基于规定条件,对上述第一控制和上述第二控制做切换,在第一控制中,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向第一旋转方向公转,使芯部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方向亦即第二旋转方向自转,在第二控制中,使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向第二旋转方向公转,使芯部向第一旋转方向自转。

    用于卷绕发电机的芯部的磁极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83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80024443.2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文公开用于将导线导体(W)的线圈(B)卷绕在发电机组件的芯部(10)的相应径向磁极(10c)周围的设备(1)和方法。所述设备(1)包括导线分配器臂(11),所述导线分配器臂每次围绕径向磁极(10c)旋转以分配形成匝(S)的所述导线导体(W)。此外,提供第一导线引导件(32),所述第一导线引导件从正卷绕的所述径向磁极(10c)定位在第一轴向端部(A)处且沿着与所述径向磁极(10c)的径向方向(110c)平行的移动方向(132a、132b)移动以形成相应线圈(B)。此外,提供第二和第三导线引导件(36、37),所述第二和第三导线引导件分别定位在邻近于正卷绕在相对侧处的所述径向磁极(10c)的第一和第二槽(10a、10b)中。所述第二和第三导线引导件(36、37)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线引导件(32)而定位成使得形成用于所述导线导体W的至少相应通道(38a、38b、38′a、38′b)。此外,所述设备(1)包括彼此共面的至少第一和第二引导部分(35a、35b、35′a、35′b)以便在卷绕所述径向磁极(10c)期间至少部分地闭合所述或每一通道(38a、38b、38′a、38′b)。

    绕线装置以及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2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80003874.3

    申请日:2019-05-10

    Inventor: 落合洋平

    Abstract: 绕线装置(10)具备:卷芯(12),其供线材(11)卷绕;一对飞翼部(31),其被配置成从轴向夹着卷芯(12);飞翼部旋转元件(51),其以将卷芯(12)的轴作为旋转中心的方式使一对飞翼部(31)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旋转;蓄线件(61),其分别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被设置于一对飞翼部(31),并对被卷绕于卷芯(12)的线材(11)进行积蓄;张紧装置(71),其分别被设置于一对飞翼部(31),并向从蓄线件(61)被放卷出且被卷芯(12)引导的线材(11)施加张力。

    飞叉式绕线机以及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2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27039.X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飞叉式绕线机(100)具备:送出线材(3)的飞叉(4)、将从飞叉(4)被送出的线材(3)引导至磁极(2)的中央模(15、16)以及中央模移动机构(17),中央模(15、16)的任意一方具有沿多极电枢(1)的周向相互重合的一对模板(15a、15b),中央模移动机构(17)构成为能够使一对模板(15a、15b)向多极电枢(1)的径向错开。

    绕线机以及线圈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62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80099233.5

    申请日:2020-10-16

    Inventor: 角茂治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绕线机,其具备:卷绕芯,其卷绕有绕组;第1卷绕夹具和第2卷绕夹具,它们配置为在卷绕芯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夹持卷绕芯;以及第1把持部件和第2把持部件,它们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卷绕芯的外侧。第1卷绕夹具的径向的外缘部和第2卷绕夹具的径向的外缘部位于比卷绕芯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第1把持部件和第2把持部件分别具有能够夹着绕组而进行把持的一对辊。第1把持部件和第2把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

    绕线装置以及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22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80003874.3

    申请日:2019-05-10

    Inventor: 落合洋平

    Abstract: 绕线装置(10)具备:卷芯(12),其供线材(11)卷绕;一对飞翼部(31),其被配置成从轴向夹着卷芯(12);飞翼部旋转元件(51),其以将卷芯(12)的轴作为旋转中心的方式使一对飞翼部(31)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旋转;蓄线件(61),其分别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被设置于一对飞翼部(31),并对被卷绕于卷芯(12)的线材(11)进行积蓄;张紧装置(71),其分别被设置于一对飞翼部(31),并向从蓄线件(61)被放卷出且被卷芯(12)引导的线材(11)施加张力。

    飞叉式绕线机以及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7039.X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飞叉式绕线机(100)具备:送出线材(3)的飞叉(4)、将从飞叉(4)被送出的线材(3)引导至磁极(2)的中央模(15、16)以及中央模移动机构(17),中央模(15、16)的任意一方具有沿多极电枢(1)的周向相互重合的一对模板(15a、15b),中央模移动机构(17)构成为能够使一对模板(15a、15b)向多极电枢(1)的径向错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