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94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103175.4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C·帕蒂尔 , V·P·艾特鲁利 , T·U·霍利尼斯-斯塔林
IPC: H01M50/152 , H01M50/317 , H01M50/559 , H01M50/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池模块的热失控保护盖层。一种电池模块包括:设置在该电池模块的壳体的外部上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成组的圆柱形电池单元,每组中的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端子和通气口;以及导电的汇流条,其电连接所述组,所述汇流条将所述组中的第一组的电池单元的正极端子与电池模块的正极端子电连接,并且将所述组中的第二组的电池单元的负极端子与电池模块的负极端子电连接;以及热失控保护盖层,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二表面凹陷并朝向第一表面延伸的凹陷部分,其中,至少一部分电池单元的通气口面向所述凹陷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93313.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48 , H01M50/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及电池,电池盖用于盖设在电芯的顶部,电芯的顶部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盖包括顶盖和绝缘盖,绝缘盖盖设在电芯的顶部,顶盖盖设在绝缘盖背离电芯的一面上,绝缘盖包括绝缘盖板部和绝缘容纳部,绝缘盖板部盖设在电芯的顶部,并具有供正极耳和负极耳穿过的第一开口,绝缘容纳部设置在绝缘盖板部背离电芯的一侧,并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且相对于绝缘盖板部朝背离电芯的一侧凸出,用于容纳正极耳和负极耳。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盖及电池,能够降低电池盖占用的电池壳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提高电池壳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87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10966467.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H01M50/155 , H01M50/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第一端子孔;第一电极端子,设置于顶盖板且伸入第一端子孔;以及第一连接片,设置于顶盖板的下方。其中,第一连接片具有连接于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与顶盖板贴合。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隔离膜;壳体,收容电极组件且顶部具有开口;以及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中,顶盖板连接到壳体的开口,且第一连接片的第一连接部电连接于第一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17522.8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5 , H01M50/15 , H01M50/30 , H01M50/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复合顶盖板、电池以及顶盖板制造方法,所述复合顶盖板包括用于安装正极极柱的正极基板、用于安装防爆阀的防爆基板、以及用于安装负极极柱的负极基板;其中,正极基板、防爆基板以及负极基板依次连接,且所述正极基板和负极基板二者的结构强度均小于所述防爆基板的结构强度。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顶盖板、电池以及顶盖板制造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顶盖板中阀孔位置的强度不足容易导致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80012919.0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IPC: H01M10/6552 , H01M10/647 , H01M50/116 , H01M50/155 , H01M50/15 , H01M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罐及二次电池。用于二次电池的罐包括:罐主体,在罐主体中形成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电极组件容纳部,并且罐主体向一侧敞开;和盖,盖覆盖罐主体的一端以密封开口,并且在盖中形成有供电极组件的电极引线穿过的通孔,其中罐主体包括主体导热管(heat pipe),当电极引线中产生的热量从盖传递到罐主体时,主体导热管传递热量,从而通过罐主体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930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80008735.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IPC: H01M50/166 , H01M50/153 , H01M50/172 , H01M50/183 , H01M50/155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该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下罐,该下罐包括容纳部和凸缘部,所述电极组件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连接到所述容纳部,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外周表面上;上帽,所述上帽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部上以覆盖所述容纳部的覆盖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覆盖部的外周表面上的卷曲部;端子构件,该端子构件联接到所述上帽并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接头;以及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将所述端子构件与所述上帽彼此绝缘并在所述端子构件与所述上帽之间进行密封,其中,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卷曲部以贴合方式彼此联接,以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帽之间进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09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411052.0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43 , H01M50/155 , H01M5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其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设置于顶盖片;以及电阻构件,电连接于顶盖片和第一极柱;电阻构件包括:耐高温绝缘基体,位于顶盖片和第一极柱之间;以及耐高温金属层,设置于耐高温绝缘基体的周向侧面;其中,耐高温金属层与顶盖片和第一极柱电连接形成导电路径。本发明的电阻构件通过设置于体积有限的耐高温绝缘基体的耐高温金属层,耐高温金属层与顶盖片和第一极柱电连接形成的导电路径通过耐高温绝缘基体,形成的电连接的路径为曲线路径,通过控制此导电路径能够实现控制电阻构件的电阻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786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80093082.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5 , H01M50/56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端盖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用于与电极端子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金属,用于与汇流部件焊接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大电池输出电流,进而提高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64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458590.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08 , H01M10/12 , H01M4/56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73 , H01M50/117 , H01M50/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长寿命铅酸蓄电池。所述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包括电解液、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电解液包括去离子水、硫酸和活化剂,其中,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纳米氮化硅粉体:3份~7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5份~10份,聚乙二醇:1份~5份,Na2OSiO2:1份~2份,Na2SO4:1份~2份,Na2CO3:1份~2份,聚3‑氯丁烯:1份~5份,聚氨基硅氧烷:5份~10份,纳米碳:10份~20份和高岭土:95份~105份。本发明提供铅酸蓄电池,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活化剂,避免硫酸铅大量吸附在负极板上而形成大颗粒结晶,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428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80030120.4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H01M50/134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50/116 , H01M50/155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池具备发电要素和覆盖所述发电要素的绝缘构件,所述发电要素具有至少一个包含电极层、对极层及位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的单元电池,所述绝缘构件具有包含覆盖所述发电要素的第1主面的第1主面被覆部的第1构件、包含覆盖所述发电要素的与所述第1主面成相反侧的第2主面的第2主面被覆部且与所述第1构件接合的第2构件,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接合部在从垂直于所述发电要素的侧面的方向上进行观察时,与所述侧面重合,所述第1构件的弹性模量高于所述第2构件的弹性模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