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82584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10240030.8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阵列、第二阵列、若干去耦金属条,其中所述第一阵列与所述第二阵列并排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数量一致;所述去耦金属条位于所述反射板的中线处,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辐射单元与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辐射单元通过所述去耦金属条连接。通过此结构去耦合,使相邻天线的互耦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可以使天线阵元排列更紧凑,实现移动通信多列并排天线的小型化。

    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太赫兹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55888.8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太赫兹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氧化硅层、超表面光学天线层、欧姆电极、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其中,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宽度为2~10mm,包括微米基元以及多个平面金属纳尖单元;微米基元为微米结构,形状为多边形;金属纳尖单元分布在微米基元各个边的内侧或外侧,对于入射的太赫兹信号具有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如此,由于纳尖单元对入射的太赫兹信号具有极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感应能力,一旦与对应的太赫兹信号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振荡,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极强的响应信号;同时,本发明采用微纳结构,在满足较好探测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太赫兹信号探测器的成本。

    介质谐振天线阵列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105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580073928.5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阵列馈电网络、寄生贴片阵列和介质透镜的介质谐振天线(DRA)阵列,其中,所述寄生贴片阵列由各个天线元件组成,所述介质透镜由大体上为平面薄板形式的单片介质材料制成。所述薄板可以基本上与所述DRA阵列共同延伸,以便覆盖所有的天线元件。所述单片介质材料具有由穿过所述薄板的多个孔限定的多个介质部。每个介质部可以位于所述天线元件中的一个之上。邻近的介质部沿其连接边缘部相互连接,并且单孔通过一组相互邻近的介质部的连接边缘部之间的薄板进行限定。

    一种球形介电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及龙伯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11463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27192.2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介电材料,其特点在于是一球体结构,该球体结构包括内芯、导电层和发泡材料层;所述内芯做成为球体状,且内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电层布设于内芯的表面,该导电层覆盖内芯外表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内芯的外表面积的一半;所述发泡材料层的外表面为球面状结构,该发泡材料层的内表面包裹所述导电层外表面及所述内芯表面上没有被导电层覆盖的部分。本球形介电材料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强度高、加工方便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介电材料的生产方法,该球形介电材料的生产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生产出重量轻、容易控制介电特性的介电材料等特点。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龙伯透镜。

    基于交叉偶极子反射面天线的一维光子晶体极化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581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102734.5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中一种天线发射信号的偏振补偿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通过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补偿由于反射面散射所造成的极化偏差;通过转移矩阵的方法计算入射场、透射场系数;利用支撑杆、旋转杆等机械装置放置光子晶体结构板;调整输入激励比,得到可用的最大波束宽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简单增加补偿光子晶体板补偿由于反射面散射所造成的极化偏差,并增大发射天线的波束宽度,降低接收端对准需求,从而降低接收设备的实现复杂度。本发明的方法对于天线的远场增益尚有略微提高。

    具有可转变的磁性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428017A

    公开(公告)日:2003-07-02

    申请号:CN01809121.0

    申请日:2001-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0013 H01Q15/00 H01Q15/002 H01Q15/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变的磁性的结构(40)包括:一个电容元件(44)的阵列,其中每一个电容元件(44)包括一个低电阻导电路径并且是这样的,即在一个预定的频带内的电磁辐射(12)的磁分量(H)能够产生围绕所述路径流动并且穿过所述相关的元件(44)的电流(j)。分别选择所述元件(44)的尺寸和它们的间隔(a)以便能够响应于所接收的电磁辐射(12)来提供预定磁导率(μ)。每一个电容元件(44)包括多个堆叠的平面部分(42),每一个平面部分(42)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电绝缘的同心的螺旋导电元件或者轨迹(46、48)。在所述轨迹之间具有一种介电常数可转变的材料,诸如钛酸锶钡(BST)。通过在导电轨迹之间施加直流电势来转变该结构的磁性。

    包括通信设备、双反射器天线和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天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96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80095392.7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双反射器天线;梯度折射率透镜(gradient‑index lens,GRIN透镜)。所述通信设备用于向所述GRIN透镜发射主平面电磁波,其中所述GRIN透镜用于将所述发射的主平面电磁波变换为辐射的高斯光束。所述双反射器天线用于将所述辐射的高斯光束变换为次平面电磁波,并将所述次平面电磁波发射到所述天线系统的外部。所述通信设备用于通过改变所述发射的主平面电磁波的传播方向来改变所述发射的次平面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红外射频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96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1157075.2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红外射频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掺杂层和二氧化硅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肖特基接触的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欧姆接触的欧姆电极,以及位于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超表面光学天线层是由多个彼此间隔的金属层组成的阵列结构,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为宽度为0.5~5mm具有周期性纳尖结构的金属纳尖阵列,第二金属层为宽度为5~100mm的金属阵列,由周期性排列的微米基元构成;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对入射的红外、射频S、C或X波段的信号具有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完成响应速度较快的信号探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