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6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15260.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IPC: G01S13/10 , G01S13/58 , G01S13/66 , G01S7/00 , H04B17/382 , H04B17/391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程序产品,其中首先预估下一时刻目标的状态,包括目标所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之后基于下一时刻目标状态的预估值,以目标估计协方差和误码率作为衡量指标,对雷达端运行轨迹以及一体化信号发射波形进行联合优化,得到下一时刻的发射方案,包括雷达端的轨迹位置、波形的调频率和符号持续时间。本发明雷达通信一体化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中未能挖掘一体化波形对目标跟踪性能优化的问题,在提升跟踪性能的同时,还兼顾了通信的信息传输需求,实现了雷达与通信的动态平衡,使两者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实现性能最优,适用于智能交通、车联网、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1586.9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S7/02 , G01S7/00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GSFM信号的水下探通导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属于雷达与信号处理以及水下航行器集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GSFM信号通过调整参数(调制参数α和ρ)产生大量占据同一频带且彼此正交的波形,以此为基础引入Costas序列对参数进行映射,形成即具有GSFM信号特点同时又具有Costas序列自相关性好互相关性差特点的变体信号。本发明波形在面向水下集群环境时能够同时实现目标探测以及集群各节点间互相通信,提高了集群各节点之间相互识别能力,且具有较好的探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31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59805.0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在一些实现中,一种非地面网络(NTN)平台可以朝向地球发送射频(RF)信号,RF信号包括具有多个符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多个符号包括JCS符号和一个或多个非JCS符号,其中:RF信号入射在地球的定义覆盖区的区域上,并且JCS符号的循环前缀(CP)的持续时间是覆盖区的宽度的函数。所述NTN平台可以在NTN平台处接收JCS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反射。
-
公开(公告)号:CN119546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53478.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段卫民 , A·马诺拉克斯 , M·S·K·阿布德加法尔 , H·李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系统、装置、过程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过程的示例包括接收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在一些情况下,该反射信号可包括跟踪参考信号(TRS)资源和雷达参考信号(RS)资源。在一些情况下,该反射信号可包括侧链路(SL)单边带(SSB)资源和SL雷达RS资源。该过程还包括基于该反射信号来确定针对该目标的多普勒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7076.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外差技术的雷达干扰自解耦通信方法,包括建立基于里德堡外差技术探测电场的理论模型,得到接收机处探测光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接收机处探测光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通信与雷达发射机共同作用下里德堡外差接收机处探测光信号的理论模型,得到通信调制符号与接收机处探测光光强的对应关系;建立网络‑检测器复合自适应解耦模型,并根据监测的雷达信号功率自动切换解耦模式进行雷达信号解耦。本发明保证在不同功率的雷达干扰的情况下实现通信信号的精准解调,且解调结果不受信道状态估计精度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80049741.6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Inventor: S·塔吉扎德·莫特拉格 , A·R·阿里 , V·南吉亚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种方面涉及支持无线电感测的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例如,实施方案提供无线电感测节点的配置,包含定义用于无线电感测的所关注对象及/或场景的先验已知特征的信息元素。另外,描述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程序,包含CSI域转换CSI域简化。实施方案还包含在定义CSI域的配置区内引入条件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及参考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测量,作为无线电感测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93344.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数据综合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专有接口实时获取雷达视频信号、触发信号、正北信号、方位信号;将雷达视频信号送入ADC模块进行AD采样转换;将AD采样的数据通过FPGA处理器进行信号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内置PC板的CPU模块进行综合数据处理;对综合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并通过以太网实时输出。采用本技术方案,是利用长期且连续稳定工作的集成设备进行雷达数据处理,具备部署方便、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特点,从而满足在无人值守或恶劣环境中架设可靠性且集成化程度高的设备要求,以及便于雷达安装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37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80095721.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站点(110),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100),尤其是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中的另一个站点(120)执行超宽带(UWB)测距过程。站点(110)包括通信接口(113),被配置为向所述另一个站点(120)发送分段UWB链路边距探测分组和分段UWB测距分组。此外,站点(110)包括处理电路(111),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另一个站点(120)的响应于所述分段UWB链路边距探测分组的反馈和/或基于从所述另一个站点(120)接收的另一个分段UWB链路边距探测分组,来选择分段UWB测距分组的分段的持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137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80095589.0
申请日:2022-05-02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接收器(602、902)用于:接收(1301)极化电磁辐射、发射器(601、901)的方位的指示以及所述发射器的极化配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具有已知方位和极化配置;根据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极化配置、所述发射器的所述极化配置、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方位和所述发射器的所述方位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极化电磁辐射变换(1302)到参考坐标系以形成变换后的信号;向处理器(501、551)发送(1303)所述参考坐标系、所述发射器的所述方位、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方位、所述发射器的所述极化配置和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极化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指示以及所述变换后的信号,以推断所述极化电磁辐射的路径的信息。这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实现极化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9096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3407.1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B13/00 , H04W4/02 , H04W4/30 , G01S5/02 , G01S7/00 , G01S7/41 , G01S11/06 , G01S13/76 , G01S13/82 , G01S13/87 , H04L67/52 , B60R25/20 , G07C9/00 , H04W48/04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利用无线设备来检测设备之间的屏障并且对这些屏障进行分类的技术。一种用于生成地图构建信息的示例方法包括:基于与跟一个或多个无线节点交换的多个射频信号相关联的测量信息来检测一个或多个屏障,其中该测量信息包括往返时间测量和接收信号强度测量;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往返时间测量和该接收信号强度测量来确定该一个或多个屏障中的每个屏障的位置和材料组成;以及基于该一个或多个屏障中的每个屏障的该位置和该材料组成来生成地图构建信息。一种由用户装备执行的用于授权设备到设备请求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从无线节点接收请求;使用第一定位技术来确定到该无线节点的第一间距测量;使用不同于该第一定位技术的第二定位技术来确定到该无线节点的第二间距测量;以及基于该第一间距测量和该第二间距测量来允许或拒绝该请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