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5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0817756.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该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包括有加热装置、机油滴加装置、油滴计数器、机油回收装置以及油烟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准确地量化试验中的机油滴加量,从而能够定量地对不同机油生成积碳的多少进行对比;其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得出机油生成积碳时的加热温度;并能调节试验中机油在铝箔上的流动速度;通过该试验台进行测试的再现性较好,该试验台还能够对试验中产生的油烟进行有效处理,更加环保。

    一种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

    公开(公告)号:CN113187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497899.2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涉及内燃机活塞技术领域。该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设计以内冷腔体及通过过渡通道连通的内冷环腔为主体的冷却结构,实现对活塞顶面位置温度场、最上方的活塞环槽位置温度场、活塞销孔承压位置温度场的调节;内冷腔体位于活塞销孔的上方,内冷腔体可以发生轻微弹性形变,降低活塞销孔的刚度,提高活塞销与活塞销孔之间的适应性;内冷腔体可以有效吸收活塞高速往复运动中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活塞销与活塞销孔间的噪声;开设内冷腔体可以减轻活塞的重量,实现活塞的轻量化设计;机油从出油通道的另一端流向活塞销孔的位置,可以增强活塞销与活塞销孔、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轴瓦之间的润滑效果。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整体铝活塞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3096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417333.4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整体铝活塞组件,涉及内燃机活塞技术领域。该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整体铝活塞组件,包括铝活塞本体、连杆和活塞销。本发明的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整体铝活塞组件,机油经连杆油道、活塞销油道连续向铝活塞本体供油,然后通过机油在整体铝活塞内冷油腔内的振荡,可以连续不断的对整体铝活塞本体进行冷却,换热效率高,冷却可靠性高,冷却效果好,可明显降低活塞的热负荷,提高活塞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此外,机油可以实现对活塞销孔、活塞销、连杆小头轴瓦的强制润滑,增强配合间隙的润滑效果,降低活塞销孔、活塞销及连杆小头轴瓦的失效风险。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1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77317.9

    申请日:2022-05-04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上救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螺旋桨以及转舵机构、密闭舱体以及位于密闭舱体内的升降机构、旋转平台、机械臂、机械臂抬升机构、机械臂旋转驱动机构、救生平板、抓取机构以及心肺复苏按压机构等。旋转平台设置于升降机构上,机械臂安装于旋转平台上,机械臂与救生平板相连,抓取机构安装于救生平板上。本发明利用机械臂、机械臂抬升机构、机械臂旋转驱动机构及抓取机构等,利于将溺水人员固定在救生平板上并将其带回密闭舱体内,然后由心肺复苏按压机构对溺水人员施救。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在溺水人员得到救援后的第一时间展开救治,提高了救生成功率。

    一种船舶底面自动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5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6643.9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底面自动修复方法,涉及海洋装备制造工艺技术领域。该船舶底面自动修复方法,应用轮船船体修复机器人,可以对轮船的船体局部损坏进行修复作业,先将运载平台吸附于船体,使驱动滚轮沿着船体移动至待修复区域位置,通过粗打磨机构对船体待修复区域的附着物进行清除,再利用精修机构的机械手择一连接超声波探伤器、破除修整单元、焊接单元和喷漆单元,利用超声波探伤器探测船体待修复区域内部存在缺陷的位置,利用破除修整单元对船体存在缺陷的位置进行切割、击打及打磨作业,利用传送臂将料仓内的船体材料输送至工作仓内,利用焊接单元将船体材料焊接至船体,利用喷漆单元对作业区域进行喷漆作业。

    一种新型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

    公开(公告)号:CN113187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7899.2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涉及内燃机活塞技术领域。该新型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设计以内冷腔体及通过过渡通道连通的内冷环腔为主体的冷却结构,实现对活塞顶面位置温度场、最上方的活塞环槽位置温度场、活塞销孔承压位置温度场的调节;内冷腔体位于活塞销孔的上方,内冷腔体可以发生轻微弹性形变,降低活塞销孔的刚度,提高活塞销与活塞销孔之间的适应性;内冷腔体可以有效吸收活塞高速往复运动中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活塞销与活塞销孔间的噪声;开设内冷腔体可以减轻活塞的重量,实现活塞的轻量化设计;机油从出油通道的另一端流向活塞销孔的位置,可以增强活塞销与活塞销孔、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轴瓦之间的润滑效果。

    海底管道焊接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7080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588305.1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nventor: 张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其采用的装置包括外壳、行走机构、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焊缝清洗机构、微波烘干机构、焊接机构、敲打机构、焊后打磨机构和喷涂机构,以上各个机构按照次序布置于外壳的某一圆周方向上。所述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包括对管道的附着物清理、焊缝清洗、微波烘干、焊接、敲打去应力以及焊后打磨和喷涂等操作。由于本发明方法是针对海底管道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的焊接方法,因此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海底管道焊接作业,能够实现海底管道焊接的连续作业,提高海底管道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一种射线探伤机器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5064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247871.8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线探伤机器人,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其中,行走机构用于实现射线探伤机器人前进、后退或转弯动作,升降机构用于实现X射线探伤机的升降运动,而旋转机构用于实现X射线探伤机的水平旋转和竖直翻滚运动。本发明将调整射线发射机位置等重劳动内容由其自身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发明进行射线探伤检测时,检测人员只需要在操作室内操作,不需要进入射线探伤室内,不需要人工、调整射线发射机位置检测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伴随着检测效率的提高,会加快整个加工生产的效率,减少因为检测效率低而造成的误工现象。此外,本发明能够减少辐射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海底管道焊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708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88305.1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nventor: 张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其采用的装置包括外壳、行走机构、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焊缝清洗机构、微波烘干机构、焊接机构、敲打机构、焊后打磨机构和喷涂机构,以上各个机构按照次序布置于外壳的某一圆周方向上。所述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包括对管道的附着物清理、焊缝清洗、微波烘干、焊接、敲打去应力以及焊后打磨和喷涂等操作。由于本发明方法是针对海底管道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的焊接方法,因此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海底管道焊接作业,能够实现海底管道焊接的连续作业,提高海底管道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一种电磁加热式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3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810008489.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滨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磁加热式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包括电源、电磁加热装置、发动机冷却水供给系统、监控PC机以及待试验的发动机,特征在于:待试验的发动机保留有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缸套,发动机缸套中设置有对其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头,发动机冷却水供给系统给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发动机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包括:a).设备连接;b).加热实验;c).上限温度检测;d).冷却实验;e).下限温度检测;f).判断循环次数。本发明的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利用电磁加热来模拟以往燃油所引发的缸套、缸盖发热,无需消耗燃油,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