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式无人机
    1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72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14275.3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9)、第一涵道(1)、第二涵道(2)、第三涵道(3)、第四涵道(4)、前起落架以及后起落架;所述第一涵道(1)与所述机身主体(9)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涵道(2)与所述机身主体(9)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三涵道(3)与所述机身主体(9)的第三侧连接;所述第四涵道(4)与所述机身主体(9)的第四侧连接;所述前起落架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9)的头部下方,所述后起落架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9)的尾部下方;所述第一涵道(1)、所述第二涵道(2)、所述第三涵道(3)和所述第四涵道(4)的内部均设置有桨叶以及带动所述桨叶转动的发动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人机飞行灵活、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续航时间长。

    一种基于机电的无人机影像数据实时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397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52436.8

    申请日:2016-12-14

    Inventor: 周华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机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机电的无人机影像数据实时处理系统,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顶部设置有前翼,所述机身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固定翼,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后翼,所述机身的外壁底部设置有两组尾翼,所述机身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流光相机,所述流光相机的底部设置有主涵道,所述主涵道的内腔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动力输出端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仪,所述流光相机电性输出连接信号发射子系统,所述信号发射子系统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该飞行装置为涵道式固定翼油电混合动力的飞行装置,保证了飞行装置飞行续航时间更长,并且对地面进行长时间拍摄并实时的进行图像处理。

    一种共轴对转双旋翼涵道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2074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32624.8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20 B64C27/10 B64C27/14 B64C220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对转双旋翼涵道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由载荷舱、涵道机匣、导流舵、对转驱动电机和两对转转子组成;载荷舱位于涵道机匣的上方,涵道机匣采用空腔环形结构并将对转转子叶片包覆产生额外的前缘吸力,提高飞行器升力的同时降低了飞行器功率需求。安装架固定在涵道机匣内壁下端,导流舵与安装架连接,对转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上部,两对转转子分别与对转驱动电机输出轴固连,起落架嵌入在涵道机匣外侧壁下部。共轴对转双旋翼自身抵消了自旋力矩,有利于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控制。采用对转转子降低了每级转子叶片的气动载荷,有利于减少气动损失,同时对转转子叶片降低旋流损失,大大提高了气动效率,增加续航时间。

    环形航空器
    1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6554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880012725.5

    申请日:2008-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62 B64C39/024 B64C2201/028 B64C2201/162

    Abstract: 一种具有机翼—机身的航空器,机翼—机身限定机翼—机身轴线,当沿着机翼—机身轴线观看时,机翼—机身显现为大致的环形,环形体的内部限定两端敞开的导管。设置推进系统,其包括一对或多对推进装置,每对推进装置包括第一推进装置和第二推进装置,第一推进装置安装在机翼—机身上并定位在包括机翼—机身轴线的平面的第一侧上,第二推进装置安装在机翼—机身上并定位在包括机翼—机身轴线的平面的第二侧上。第一推进装置的推力方向可独立于第二推进装置的推力方向进行调整,并且/或者第一推进装置推力的大小可独立于第二推进装置推力大小进行调整。在某些实施例中,当从第一视角观看时,所述机翼—机身显现向前的扫掠,而当从垂直于第一视角的第二视角位置观看时,所述机翼—机身显现向后的扫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