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1770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900.3

    申请日:2005-09-27

    Inventor: 中村洋一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其中通过以扇形折叠的方式重复地折叠条形金属板以形成具有大量扁平流道的芯主体(5);利用一对梳状构件(6)的各梳齿在芯主体的两端挡住各个流道;以及在机壳的侧面设置流体的进口/出口;其中,流体可以在各个流道中均匀地流动。一对集流管部(31)设置在筒状机壳(9)的两端部,进口/出口(11)通过一对小箱部(28)设置在机壳(9)的一侧的两端部处,在第一流体(10)的进口侧的小箱部(28)中,导流板(30)布置在芯主体(5)与进口/出口(11)之间以偏移向用于第一流体(10)的出口。第一流体(10)在小箱部(28)中流动同时旁通导流板(30)并从与出口的相对侧上的边缘进入第一流道(3)的端部。

    换热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1769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803.4

    申请日:2005-09-27

    Inventor: 中村洋一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其具有更少的部件以使装配更为容易,并且在每个部件上具有更少的连接部分以增加钎焊可靠性。带状金属板反复折叠成锯齿形以构造芯部主体(5),从而沿厚度方向形成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第一流路(3)的每个相对端部由一对梳状构件(6)的每个梳齿(6b)封闭,翅片(7)放置在第一流路(4)中,从而形成芯部(8)。管状壳体(9)安装在芯部主体(5)的外周上。壳体(9)由槽状构件(9a)和盖构件(9b)构造而成,所述槽状构件覆盖芯部主体(5)外周的三面,并且所述盖构件封闭槽状构件(9a)的开口。在芯部主体(5)中,带状金属板反复折叠的起始端和终止端两者位于折叠一侧上的端部边缘处,并且在终止端和起始端处,形成有配合边缘部分(15),其折叠成C形的正方形横截面,从而与槽状构件(9a)的厚度相配合。槽状构件(9a)开口的端部边缘安装到配合边缘部分(15)上,并且它们钎焊并固定在一起。

    热交换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055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80028141.3

    申请日:2005-07-20

    Inventor: 中村洋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外壳的热交换器,其中外壳的接头和中心部分(5)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没有间隙地钎焊和固定。与外壳体(1)接触的部分段头板(3)的上面边缘部分(8)的两个端部处形成为直角,上盖(2)被装配以便沿着它的整个长度上与头板(3)的上面边缘接触。

    热交换器用扁平管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9893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1487.6

    申请日:2004-07-02

    Inventor: 伊神多加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91 F28F2275/04 Y10T29/49391

    Abstract: 一种内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隔板、截面近似B形或类似形状的扁平管,在其外表面上涂有金属焊料。在组成隔板的折叠部分(4)的顶部(5),形成很多狭缝(6),为了提供焊接性能和扁平管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均令人满意的条件,狭缝(6)使得金属焊料可以进入到折叠部分(4)的顶部(5),其中狭缝(6)的长度“c”为2mm到15mm;相邻狭缝(6)的边缘之间的距离“e”为3mm到10mm;并且“e/c”大于等于0.6。

    带环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1425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380103286.6

    申请日:2003-10-02

    Abstract: 提供由一片金属板一体形成带环风扇的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造的风扇,使金属板塑性加工成浅锅形,以使周缘形成圆筒状的环部(1)。接着在其锅形的底部中心形成毂部(2),并且各自的叶片部(3)的半径方向前端缘的一部分和环部(1)的缘的一部分作为接续部(4)保留,切断其他部分,使放射状多个叶片部(3)翘起形成。

    热交换器的安装结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4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61305.1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的凸缘(2)与壳体(3)形成金属接触(12)的安装结构中,防止流体从流路孔(6)的孔缘部向外部漏出。在热交换器的凸缘(2)的流路孔(6)的孔缘部形成凸台阶面(8),凸台阶面(8)与金属接触(12)的面相比向壳体(3)侧突出。由此,凸缘(2)强力地压接于壳体(3)而防止流体从流路孔(6)的孔缘漏出。

    热交换器的罐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6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680028243.3

    申请日:2016-05-25

    Inventor: 高濑正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的罐构造及其制造方法。提供如下的罐构造,将在芯体(3)的两端具有小罐(4)的单元(5)在芯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当经由集管罐(8)朝单元(5)的管(2)供给油时,即便油的流速分布在各管(2)中不同,整体上的热交换量也变高。将单元(5)的小罐(4)的各开口(7)的位置以在小罐(4)的轴线方向上相互不同的方式配置。

    层叠型散热器的芯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9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3364.X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在通过在板上冲裁多个相互平行的狭缝、在它们之间配置细长的纵肋并层叠该板而得到的层叠型散热器的芯中,根据各板的厚度、狭缝的间距、横肋的相互关系,发现热交换性能最高的散热器的条件。在层叠型散热器的芯中,各板(4)的厚度T为0.8mm~1.6mm,在与横肋(3)正交的横截面中,交错配置各横肋(3),制冷剂沿着层叠方向曲折通过层叠的板(4)的各横肋(3)之间且向纵肋(2)的延伸方向流通,其中在将各板(4)的厚度设为T、将在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上对置的横肋(3)之间的间距设为P、将横肋(3)的流通方向上的长度设为B、将交错相邻的横肋(3)之间的流通方向上的距离设为A时,满足下述式子。P/T=3.0~6.0,且A/P=0.15~0.37,其中P=2A+2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