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乏燃料衰变热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2129.2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乏燃料衰变热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及其应用,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金属集热器,金属集热器内插设多根燃料棒;金属集热器周向的四个面紧贴有热电转换器件,热电转换器件连接散热器,散热器、热电转换器件、金属集热器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绝热塞,散热器上连接有组件卡扣;其应用为:将多个电池通过卡扣联结形成一组乏燃料电池组件阵列,置于核电厂乏燃料电池中,多个乏燃料电池组件通过导线并联或串联构成特定功率和电压的电源,供核电厂能动安全设备应急使用。该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充分利用核反应堆乏燃料释放的衰变热,采用静态热电转换的方式将其部分转换为电能,一旦安装完成,无需维护,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一种中子能谱测量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3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1265.5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中子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子能谱测量装置。一种中子能谱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件以及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用于测量目标反应堆的中子通量信息;每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包括探头、传输线缆和连接套筒;传输线缆与探头连接,连接套筒包覆于探头与传输线缆的连接处;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与固定件连接,且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探头相互平行。该中子能谱测量装置包括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和固定件;其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由探头、连接套筒和传输线缆组装形成;该中子能谱测量装置使用寿命长,且装置系统结构简单,可耐堆内高温高压,较小的尺寸可适应于堆内的复杂条件,便于使用和生产制造。

    高通量试验堆辐照靶件及辐照镅生产252Cf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9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27780.5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通量试验堆辐照靶件及辐照镅生产252Cf的方法,所述辐照靶件是一种用于高通量试验堆辐照镅生产252Cf的靶件;所述辐照靶件的结构为中空环状棒束形式结构,所述辐照靶件沿靶件径向方向从里往外依次为管状的中心孔道、第一包壳层、第一冷却水隙层、第二包壳层、基体层、第三包壳层、第二冷却水隙层和第四包壳层。本发明具体需根据不同辐照周期内252Cf的需求,合理选择靶件中的镅氧化物总装量,并通过对镅氧化物在靶件材料中的含量、靶材高度、中子能谱和中子注量率等因素的合理设计,获得最佳的252Cf生产效率。本发明方法辐照生产效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且填补国内并无252Cf的生产方法的空白。

    非能动排出燃料球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高温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1013684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423837.X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排出燃料球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高温堆堆芯,所述堆芯包括若干燃料球和导管;所述若干燃料球布置于堆芯活性区内,堆芯活性区内还填充有熔盐冷却剂;所述导管的轴向一端与堆芯活性区连通、轴向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熔盐热胀冷缩原理排出燃料球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先进高温堆堆芯,通过事故工况下,熔盐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引起堆芯压力升高,非能动打开单向减压阀,排出堆芯冷却剂和燃料球,减少堆芯燃料装量的方式,降低堆芯反应性,维持长期停堆,保障堆芯安全性。

    一种基于MOX燃料组件的反应堆首循环无源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3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435.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X燃料组件的反应堆首循环无源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堆装料开始后,先将MOX燃料组件按一定顺序,装入到堆芯外围靠近堆外高灵敏度探测器位置;步骤2:堆芯燃料组件装料顺序按斜对角蛇形方式依次装入;步骤3:对于MOX燃料组件装载在堆芯内区的堆芯方案,将步骤1中装入在高灵敏度探测器附近的MOX燃料组件的堆芯位置A08、R08、H01、H15移至堆芯方案中MOX燃料组件的位置为堆芯位置C08、N08、H03、H13,然后在步骤1中靠近高灵敏度探测器附近在位置装入堆芯方案中确定的燃料组件。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首循环堆芯装载MOX燃料组件和布置堆外高灵敏度探测器,可实现首循环反应堆无盲区无源启动。

    一种热管传热式核电池及其应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080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8516.8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传热式核电池及其应用,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放射性热源,放射性热源外部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屏蔽层,放射性热源上连接有高温热管,高温热管穿过保温层和屏蔽层连接热电器件,热电器件上连接低温热管,低温热管上连接散热器。该热管传热式核电池将热电器件布置在屏蔽层外,避免了器件受到放射性辐照损伤;同时利用热管优异的导热性能,将放射性热源的热量直接传导到热电器件上,提高了热源热量利用率,并在热电器件两端建立较大温差,提高了核电池整体热电转换效率;此外,利用热管在一定范围内长度和端部尺寸可调节、形状可弯折等特点,解决了核电池部件布置局限的问题,使得放射性热源、热电器件、散热器等部件的位置布置以及结构设计更加灵活。

    一种反应堆精细中子通量分布探测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65044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521261.7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精细中子通量分布探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基底、发射体、绝缘体、收集体以及信号传输组件,电路板基底用于搭载发射体,发射体包括多个用于响应中子的发射体金属片,发射体金属片阵列排布在电路板基底上,电路板基底上设置有与发射体金属片数量对应的预留电路,将发射体金属片与信号传输组件信号输入端连接,绝缘体为聚酰亚胺绝缘层,包覆于电路板基底的外部,为搭载发射体金属片的电路板基底和收集体作绝缘,收集体为不锈钢外壳,设置在聚酰亚胺绝缘层外,并与其固定连。具有尺寸小、排布规则的特点,能够探测反应堆狭小空间的中子通量分布,并具有配套的电子学系统用于响应信号处理、输出及显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